《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代表,拥有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作,更是属于全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可以说《红楼梦》是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经典。在清同治到光绪年间,画家孙温耗尽毕生心血绘成 《全本红楼梦》 绢本工笔彩绘,其篇幅宏伟,每幅尺寸约为纵43.3厘米,横76.5厘米,全部画幅共描绘了3700多个人物,布景巧妙,秀丽婉约,以独特的视角将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各种人物、活动、故事用连贯绘画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一幅幅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的画面,充分体现了原作精神,其情节之详尽、笔法之工细、篇幅之宏大,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为中外读者了解和研究《红楼梦》以及清代社
年画是春节时人们除旧布新、趋吉避邪的木刻版画,其精美的绘画雕刻亦极具欣赏价值。年画种类繁多,其中戏出年画内容zui为丰富,它借着角色、情节和绘画将传统文化传承不绝,可说是zui有学问的年画。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叫 齣 (简化字为 出 ),故戏曲题材的年画叫作戏出年画。本书收录了江苏、安徽、福建、四川、山西、河南、陕西、天津、河北、山东十省市zui为精美的戏出年画,全面展现了各地绘画风格、曲目及表演特色。在体例上,本书以 说戏 说图 细部欣赏 三种文字层次,深入戏出年画的精髓,表现出中国民间文化博大的内涵。
《素描的艺术》分为大师素描肖像与大师速写人物2卷,全书精选了15世纪到20世纪600年间西方美术史中具有学术意义和艺术影响的素描作品1500余幅,通过高精度、高质量的原作扫描图像资料,加之深入浅出的文字分析与赏鉴,全面展示了西方600年间素描艺术的发展历程、流派风格与大师们各自不同的技法特征。其中许多作品是国内*次出版。将这么多具有造型美感、研究价值和史学意义的素描作品编辑出版乃是全国首例。
民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造型世界,实实在在与广大平民共存了数千年,并自始至终沿着自己的规律去进行创造,发展成一深厚而丰富的艺术体系。正是这些典籍不载、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在很大范围内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元气和凝聚力。 自 1986 年至 1989 年,杨先让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组建者之一,率领考察队 1 4 次深入黄河流域,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风格、民间艺人、节庆习俗等,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 8 省(区)。在走访中,考察队积累了近千张图片资料,并整理出二十多万字的文本,汇集成《黄河十四走》一书。书中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
本书精选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依据中国传统纹样的发展脉络,按类别分类;针对每一幅纹样进行图案形态和设计方法分析,重点解析造型方法、构图方法、色彩设计方法,帮助图案设计者、装饰艺术爱好者了解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设计原理、美学特征,从而运用到自己的艺术设计中。
中国纹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和审美。这些纹样大多具有吉祥的寓意,凝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整理、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吉祥纹样,它们分别来自传统服饰、陶瓷、织绣、珐琅器、绘画、民间艺术等领域。作者将每一种纹样都进行了重新设计与绘制,并放大了纹样的局部,详细讲解其来源与含义,旨在通过本书,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纹样的魅力所在,以及它们是如何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美学符号的。 本书适合传统文化爱好者、美术从业者及设计师等阅读和参考。作者希望能以本书激发大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情,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由王扶林导演,欧阳奋强、陈晓旭、邓婕、张莉等主演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被誉为 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 不可逾越的荧屏经典 。87版电视剧《红楼梦》成重播剧经典,常年盘踞重播剧首位,豆瓣评分高达9.6,常年位居电视剧评分榜榜首。这部剧承载着亿万电视观众的集体记忆,也记录着上百位演职人员人生ZUI美的青春时光。 这是一本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剧照画册,精选当年的精美剧照200余幅,集结成册,近80%的图片由红楼梦摄影师李耀宗du家提供,第1次面世。画册分为:《红楼梦》经典回眸(场景剧照)、红楼梦中人(单人剧照):宝黛钗凤、十二钗、群钗、其他人、红楼梦拍摄花絮。画册中的图片搭配孙温所绘全景红楼梦插图,使《红楼梦》人物都能有一个完美的呈现。
他是伦敦东区的穷小子,十六岁辍学后成为萨维尔街的裁缝学徒,继而其名字 亚历山大 麦昆(Alexander McQueen) 便与意大利时装设计师罗密欧 吉利(Romeo Gigli)、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纪梵希和古驰集团紧密相连。天才虽已陨落,其时装设计却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在风起云涌的时尚界独树一帜。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2011年为著名设计师亚历山大 麦昆举办了回顾展,盛况空前。本书是该展览的同名图录,以时尚摄影师瑟尔韦 松德斯伯(S lveSundsb )拍摄的百余幅精美大图展现这位设计师的标志性作品,探寻其中既传统又具颠覆性的精湛工艺,和它们承载的故事、历史与文化。麦昆的时装秀犹如装置艺术与行为艺术,本书亦对其中的叙事结构进行关注。策展人安德鲁 博尔顿携手时尚编辑为本书撰写了富有洞见的文章,并专访麦昆的衣钵传人、现任亚历山大
在中国书法艺术中,隶书是一种承先启后的书体 它让汉字从象形符号演变为抽象线条,让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书法之美 系列第二卷 隶书卷,从汉代、唐代及清代的隶书碑帖法书中精选13件名品,如有 隶中之草 之称的《石门颂》, 汉隶之可师法者 《乙瑛碑》, 守古法而庄重严正 的《荐福寺碑》,具有 庙堂之气 的《虞仲翔祠碑》,等等。并邀请13位书法专家从技法、心法与精神三个层面,一对一讲述《石门颂》的高浑奇逸,《乙瑛碑》的气象雍容,《礼器碑》的清超遒劲 尽现隶书的波磔之美、意韵之美,帮助读者读懂藏在其间的古朴庄重与雄放洒脱并存的中国美学精神,在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中,于一笔一画间,通法、知美、悟道,进而定静生慧、滋养性灵。
全球知名文创公司Mondo保护创意与热情,坚守品调与质感,与姐妹品牌Death Waltz一起,力邀全球艺术家,为知名影视、游戏IP设计独1无2的原声唱片。这本无与伦比的画册精心编选了Mondo有史以来zui震撼、zui受人喜爱的作品。
草书是书法艺术中的写意之尤,是能纵灵抒情的书体。 中国书法之美 系列第五卷 草书卷,从陆机、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张旭、怀素等13位书法大家的草书作品中精选13件神品,无论是高古醇厚的章草、婉约轻快的今草,还是婉若游龙的狂草、动静兼修的行草,皆收录书中,图文并茂,一一展示。并邀请13位书法专家从技法、心法与精神三个层面,尽现草书神品的点画之美、意韵之美及藏在其间的自由写意、浪漫灵动的中国美学精神,在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中,于一笔一画间,通法、知美、悟道。
读过《三体》的人都对刘慈欣塑造的「三体世界」充满好奇,这些用文字描绘的 超越日常视觉体验 的情景到底是什么样子? 末日之战什么样子? 攻无不破的水滴什么样子? 三体人脱水卷曲后什么样子? 三日凌空 的三体世界什么样子? 二向箔 攻击后平面化世界什么样子? 这些场景你都能在这本书里看到。。。 《三体艺术插画集》汇集了 96 位国内外的知名插画大师,可以说,当代一线艺术插画师,基本都被邀请来,为你打造一场科幻视觉盛宴。。。 《三体艺术插画集》共收录111幅作品,每幅拿出来都是收藏级别的艺术作品,足够震撼,出版方给每个插画师极大的创作空间,插画师从自己的角度和风格去诠释三体宇宙,每个艺术家不但是在向《三体》致敬,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向经典艺术作品致敬。。。 《三体艺术插画集》
本书是19世纪末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威廉 莫里斯的自然纹样的合集。书中精选莫里斯与他伙伴们设计的自然界图案纹样,如卷草纹、花卉、果实、鸟类作为主图案纹样78幅,反映出一种恬淡自然的田园风味。本书可供读者欣赏、学习这些纹样的基本形态、配色和布局,也可以将其裁切下来装裱成装饰品,既美观又实用。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盆景艺术始于六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盆景艺术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凭借园艺栽培,融和艺术创作,在一方小盆中塑造自然之美、抒发创作者的情怀、展现深远的意境,有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本书收录明清时代所收盆景艺术图谱100例,实际上是当时传播至欧洲的 外销画 :上半部以鸟类和花卉为题材;下半部以昆虫和果木为题材。今天,从这些盆景艺术外销画中,我们既可欣赏中国盆景艺术之美,感受中西绘画融合之味,也能窥见清代中国人的生活图景。 书中附赠的《画万年花甲》图卷,系由清代画家汪承霈绘制。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命汪氏绘此图。《画万年花甲》全卷共绘二十四种花木盆景,寓意 百花呈瑞,盛世升平 。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向外输出的艺术品 从玉器、丝绸、青花瓷到近几十年来的电影 刺激了西方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幻想,并成为西方源源不断的时尚灵感来源。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2015年举办了 现象级 时尚展览 中国:镜花水月 (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这次展览聚焦于受到中国风影响的西方高级定制时装与成衣,并将它们与中国历史服装、中外艺术品和电影作品一起展出。本书作为该展览的图录,收录了著名摄影师普拉顿(Platon)为展品拍摄的近200幅优美大图,让读者得以品味中国的文化和裁剪符号与西方的时装元素和想象在时尚中的相互作用。本书亦呈现了此次展览艺术总监王家卫、策展人安德鲁 博尔顿等人从时尚、艺术、电影等角度撰写的精彩文章,以及有多件作品参展的著名设计师约翰 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的访谈实录。
FK 查极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