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摆满异域物品的珍奇收藏室、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女》、罗马广场上的埃及方尖碑到好莱坞的格劳曼中国剧院,世间异域风情的例子不胜枚举。异域风情的形成及其产物与西方文化和艺术如此密不可分,以至我们常常忽略了它为何存在,又为何持续风靡。 本书充分审视了几个世纪以来,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世界对异域文明的邃远迷恋。艺术史学者朱迪 松德不仅对异域风情纷繁迥异的形式进行了全面展示,更意在探究它们是以何种方式进入西方艺术设计、服饰潮流、文学等审美范畴的,又是如何与商业和本土文化进一步融合的。作者以极为丰富的绘画、雕塑、室内和建筑设计等视觉材料,串联起欧洲文明探索并构建异域风情的重要进程,揭示了瑰丽的异域事物如何在欧洲繁盛,进而广泛滋养了西方文化和艺术想象。
《书与画》创刊于1982年7月,是以普及书画知识、发掘书画人才、传授书画技法、研讨书画理论为主旨的中国书画专业类通俗性刊物,偏重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播与普及,是国内创刊历史久、影响大的书画专业杂志之一。
本书为华人艺术家赵无极先生1985年5月在浙江美术学院绘画讲习班的教学笔记实录,主要包括赵无极讲授绘画的理论、技法、理念等,还有他边讲边改学员画的具体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师的艺术素养。书中还收有赵无极对当时学员班成员及中国画家的影响,体现了赵无极艺学的传承和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评论说:“他当年的教学指导给‘在场’的油画学子带来恩惠,使得他们茅塞顿开,悟到艺术的精髓,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年代里,那是一份特别‘解渴’的启益。尽管过去了三十年漫长时光,但他的许多教学主张和艺术见解仍然没有过时,仍然在发挥着指点迷津的作用。”
由中国民协承担,冯骥才先生担任总顾问、总主编的《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该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子项目,也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本书系《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的重要出版成果。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昌都卷》全面记录、展示了昌都地区唐卡文化的传承历史与现状。其系统梳理了昌都唐卡的历史源流、画派特征,还对该地区唐卡反映的图像学象征意义和文化功能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对昌都唐卡独特的材料、工具、绘制工艺,当代多元的传承形式、传承谱系、画师传略,交换与流通情况,相关的绘画理论等都做了详细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