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套针对7至12岁青少年打造的原创中国艺术史图书,聚焦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经典内容,以几千年中华艺术史为时间轴,取不同朝代的艺术精粹,按科学系统的艺术史脉络,由点及面地为小读者展现了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佳作。本书分为5册,每册含10篇生动有趣的艺术史故事,传达出泱泱大中华文明独特的艺术人文价值: 第一册《先秦重器》:聚焦中国原始与先秦社会的艺术作品,从憨态可掬的河姆渡猪纹陶钵到巧夺天工的曾侯乙编钟,带领小读者们了解原始先民的点滴积累,观赏商周青铜的国之重器。 第二册《秦汉大观,魏晋奇珍》:从神秘壮观的秦始皇兵马俑、流芳千古的《女史箴图》到充满奇幻色彩的敦煌莫高窟九色鹿壁画,带领小读者们体验骊山之下的奇珍胜景,观赏光彩依稀的壁画佛像。 第三册《隋唐盛世,五代谍影》:从春意盎然的《游春图
胡洪庆、李季莲主编的《高昌艺术研究(精)》为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项目"中国古代民族艺术研究系列"之一。高昌是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的古称,按时代顺序曾经是姑师--车师王国、高昌郡、高昌国、唐西州、回鹘高昌国的所在地,至今尚保存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柳中故城等和柏孜克里克、吐峪沟、台藏塔等历史遗迹。由于地处中亚,从很早开始就受到西亚的波斯文明,欧洲的希腊、罗马文明,南亚的印度文明的熏陶,使其文化呈现出多重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混合型的西域文化特征。自汉代开通丝绸之路后,华夏文明也随之进入,使西域文化更加丰富璀璨,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汇聚之地,中亚艺术的诞生之所在。本书按照绘画、雕塑、建筑、戏剧、音乐、舞蹈、服饰、书法、工艺美术各专题进行了分类研究,叙述全面
全书分9章,选取卷轴画、书法、壁画、雕塑、金银器、家具、陶瓷等不同门类、不同地域*代表性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中国古代艺术史背后的好故事以及中国古代不同社会阶层的多样面貌与习惯。
《敦煌初见时》精选收录了敦煌壁画复原艺术专家史敦宇和其父母、一代敦煌学者和艺术家史苇湘、欧阳琳所作的112幅壁画复原图作品。两代敦煌人潜心研究的复原临摹是在现状临摹的基础上,经过多角度考证复原壁画脱落部分和初始色彩,力图剥去岁月的侵蚀和尘埃,重现古壁画完成之初的精美面貌。 书中所录作品涵盖敦煌壁画中具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六大主题:故事画、经变画、乐舞飞天、世俗生活、供养人图、敦煌遗画 (特别收录藏经洞中被西方列强盗走、如今流失海外的画作复原图19幅)。每幅作品均配以文字解说画中的故事、文化内涵、艺术精髓和复原重点,让读者深度领略敦煌艺术的华美生动和博大精深。 史敦宇出生在敦煌,自幼跟随父母和先辈师们进出洞窟学习临摹,一生与敦煌结下不解之缘。她五十多年来专注于壁画复原工作,以父辈面壁临
《中国生态扶贫战略研究》共包括四个篇章,各个篇章讲述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篇中国贫困与生态系统现状;第二篇中国生态系统和贫困的决策转变以及驱动力转变;第三篇生态系统变化和导致贫困的直接驱动因素;第四篇宁夏个案研究。
《中国纹样》出版于1867年,是英国当时先锋建筑家与设计师欧文?琼斯根据历史上的TheSouthKensingtonmuseum/南肯辛顿博物馆(现为VictoriaandAlbertMuseum/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部分中国收藏品和部分其他中国古董图案绘制而成,共收图版百幅。此次推出中文版《中国纹样》,将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将书中的所有图片还原印刷,令读者可以欣赏到欧文最初所选作品的精美样态。后半部分则由本社选择近30余幅书中的精美纹样,以素色线描的方式呈现于读者眼前,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填色,勾勒,形成各色各样的彩色纹样。其中还有一篇欧文?琼斯关于中国纹饰的研究文章,以及有关每幅图版的解说。
本书为研究20世纪美术史学史的一本学术专著。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百年,也是中国美术史学由传统走向现代,进而逐渐走向丰富和多元的百年。百年中中国美术史学究竟在史观、史料和叙述模式方面相继发生哪些重要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认识和评价百年中国美术史学各家各派的治学成绩及路向?这些都是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史必须回答的问题。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或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或随时风转移,或囿于家派观念,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评价一直摇摆不定,难以达成共识。本书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以学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将史学观念的变革与美术史写作实践结合,从美术史学学术史、史学体制及知识形态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考察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的进程与实绩。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精)》 24节气·72物候·96件手绘故宫文物·384种中国传统色打捞华夏失落的色彩文化从大量传统典籍中寻觅、考据颜色由来,再以故宫文物的色彩逐一对应,这是一部
中国口技艺术是民间传统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在民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经过2300多年口技艺人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中国口技得以发展和弘扬。中国口技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已经走向世界舞台,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成为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相互交往的桥梁,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经过30多年苦心调研写作,终将口技这门古老的艺术完整的展现出来,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学记载,还附加了自己几十年积累总结的宝贵表演经验,使本书成为集文化欣赏与理论教学之大成的口技艺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