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通过丝绸之路使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艺术相碰撞、相交融、相汲取,凝结成人类文化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产生了独一无二的、综合性的艺术群体和新型的文化形态。 本书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从文化比较学、艺术哲学与美学的角度,对敦煌艺术的源流、题材、表现形式和风格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论证;同时对敦煌艺术的分期、发展、演变,以及各时期的艺术风格与时代特征作了详细的分析。书中附有大量的古希腊、古波斯、古印度艺术作品,以及敦煌各时期艺术的经典之作,供读者参阅和比对,以期作出自己正确的思考与判断。
《石鼓书院》共4编,约20万字。 编为“石鼓胜迹”。第二编“书院春秋”,全面详实地阐述石鼓书院的历史地位及影响,那就是衡阳石鼓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古代书院之一,是我国最早具有教学职能的古代书院,是享誉天下的湖湘文化创立和传播的重要阵地,是古衡州地区的 学府。第三编“历代碑刻文献选录”和第四编“书院楹联一览”,刊录历代与石鼓书院有关的文献史料及所能蒐集到的石鼓书院楹联。《石鼓书院》一书史料详实,考究严谨,行文流畅,是一本有学术价值的社科历史普及读物。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与全球经济失衡》认为,随着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全球经济失衡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双边问题,而是一个网络状的多边问题。从“属地”来看,东亚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生产链末端的出口国——中国;从“属权”来看,东亚对美国的顺差来自参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所有经济体。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深度调整阶段,携手推动全球经济再平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全球经济再平衡并非机械的再平衡,而是应该在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加强合作的方式综合解决,否则,失去经济发展的再平衡是毫无意义的。以全球经济再平衡为导向的经济结构调整不仅要求美国,而且要求东亚各经济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内部及彼此之间的全球价值链高效、顺畅联接
《配对交易:最基本的一种对冲套利交易》指出了10个有价值的问题,展望了其研究趋势;构建了4种交易方法,发现有效市场不配对交易;深入研究了两级行业配对交易,通过纯统计配对方法寻找股票和改进交易策略将是研究重点;构建了“WM—FTBD王麦折回首日建仓改进策略”,发现有效建仓策略总体可改进收益,但也承担更多风险,配对交易在发展中国家将有广阔空间;提出了纯统计配对交易目标与价差统计特征关系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制度伦理视角下的现代大学制度研究》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厘清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制度伦理的概念和范畴,阐述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制度伦理历史演变及思想基础。通过对贵州、北京、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现代大学制度伦理进行调查,深入分析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制度伦理困境,借鉴国外现代大学制度的制度伦理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制度伦理构建。
一是外再制造产业发展状况不明,无法为该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与指导;二是缺乏科学系统的再制造产业分析与评价,难以全面认识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区域发展差异,影响产业政策制订;三是再制造产业培育机理与培育模式不清,导致产业发展规模小且速度滞换;四是再制造企业高层管理者难以抉择选用何种废旧机电产品回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