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明确“绘画构图”中含混不清的概念,从视觉的形式原理出发,阐述形象思维活动的规律,由表及里进行剖析。并大量例举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运用解析文字,深入浅出,艺理相通,逻辑相贯,起到启发思路、整理画面的诱导作用。为从事绘画、设计、书法、摄影等视觉艺术领域活动的学习者,提供一个构图方法的参考读物。
《20世纪“长安画派”及其影响研究》是2013中国文联部级课题研究成果,内容是一部关于“长安画派”的综合性研究。“长安画派”是在反映新时代、新生活、促使中国画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的背景下形成的一个具有超地缘特色的绘画流派,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但由于多种原因,对“长安画派”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它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局限性,而真正对“长安画派”系统的综合性研究还是一个空白,这与“长安画派”在绘画史上真正所起到的作用是不相称的。《20世纪“长安画派”及其影响研究》正是针对这一现实,采取综合、分析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长安画派”研究的现状;“长安画派”的产生与发展;“长安画派”主要代表画家与艺术作品;“长安画派”绘画思想与艺术主张;“长安画派”的贡献与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研究,
乔治·伯里曼,加拿大裔美国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教授解剖和绘图的教师。伯里曼在纽约大学艺术学院讲授解剖学大约有45年,其著作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感受和顺畅的表达方式,诠释了描绘人体的美妙,展现了人体在空间运动中的美感。伯里曼以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展示了人体在运动中的变化,把复杂的人体造型简约化理解为基本立方体的组合,用写实和立体造型的方法,表现了空间中三维变化的形体。 《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为伯里曼教学的集大成作品,教材内容分为人体、头部、躯干、上肢、下肢、手部六部分,读者可根据需要,进行描摹练习。本书另配有重新编辑制作的3D模型图,可对比不同部位的结构;并附有大师素描作品,供读者学习时欣赏。
由马明宸所著的《画范传灯--近现代传统中国画的风格转型/北京画院学术丛书》一书共计选取22位具有代表性的近现代中国画大家作为研究对象,以个案研究为形式,以艺术家的艺术风格转变为重心,以中国画由传统形态向近现代的转型为基础,进行了细致讨论。通过总论和分章概述对每个画种的风格演变进行了梳理,艺术家囊括了海派、京派、长安画派等流派。
《中国画法研究》是范曾的新作,基于其60年的绘画实践和理论耕耘,这是他第一次系统疏理和升华中国绘画理论,高度概括了中国画学的形上境界和形下处境。范曾认为中国画的根本立于中国文化,道家之大义,佛学之深旨,莫不浑然一体,融会贯通。天人合一是中国画的精神根本,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外在表现,所以中国画法必须从形而上学开端,闻道而后勤学,方有所成。 本书图文相辉映,作者精心挑选了三十余幅自己的代表性画作,同时又从故宫博物院所藏国宝级绘画作品中精选出33幅,包括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展子虔《游春图》,徐渭《墨葡萄》等,作为本书的插图。整本书图文并茂,图片质量极高,印刷精美,收藏价值很高。 书末附录范曾的书学理论名篇《书道法自然》,集中体现了范曾先生在书学领域的系统思考和*感悟。
每一个课程都介绍了相关艺术家独特的创作风格。 开放性的课程设置可以让读者反复实践,期待各种不同的效果。 本书适合全家人一起阅读,也可以作为美术老师的培训教材。 本书中的课程在学校、培训机构中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探索及尝试,极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不同的读者通过同一节课的学习会创作出不同的作品,那么,请跟着本书中详细的步骤图,一起创造属于你的美术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