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艺术领域,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克劳德 莫奈,依然十分耀眼。可是,作为一个艺术流派的代表,他的现实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借钱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书信中更是屡有提及,读来令人心酸。但是,他坚持追求自己梦想的信念,潦倒中从未放弃的那份坚持,都在*终成功的喜悦中得到了诠释。能承受多少苦难与失意,就值得多少荣誉与赞美。 《莫奈手稿》收录了莫奈的200多封私人信件,以及几乎全部的画作,以时间顺序精心编排,完整地记录了他悲伤、失意、高兴、绝望、振作的一生,展现了这位印象主义之王的真实内心。
如果去博物馆只能带一本书,那么就带这一本。《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典雅易懂,极尽绚丽,用情感而非技术来解读世界名作,能深切感受到作品里细微的情绪色彩,是一本品鉴美术作品的入门之作。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感受到艺术之美,有人通过这本书欣赏世界,有人通过这本书寻找本心。 傅雷先生站在中西文化之间,以他极富个人情趣的艺术领悟,没有断裂和沟痕地一以贯之,授人以美慧而无虚浮之心。每一名作得以与哲学、文学、音乐、历史以及社会、政治、经济融会贯通,以这个高度分析作品,讲得引人人胜。在图片完整的基础上,结合傅雷讲解顺序,并增添“附录-名画列表”,便于读者在阅读时进行画作信息的索引。并在本书最后做了一个图解拉页,内容全面且有趣。
传统的纸雕艺术,即在把纸剪成镂空之后,又与折纸融为一体的立体感艺术。1925 年,在包豪斯建筑与应用艺术学院,约瑟夫 阿伯斯将纸雕引入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从 此,它便以新的面貌存在于人们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拼装沙发、服装雕饰、舞台布景、 玩具模型 本书以500幅高清实拍图,呈现了当今全球代表性的250部纸雕作品。作者汇集 了工艺品、书籍、家具、建筑设计等领域的100位艺术家,深度解析了30种纸雕典型样 式和制作过程,探讨了 纸雕 这一艺术形式为当今设计师带来的灵感和挑战,以及在 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在时间洪流中沉淀百年的植物与工艺之书新艺术大师莫里斯·皮亚尔-韦纳伊创作集植物装饰艺术之大成陶瓷、墙纸、梭织布、首饰工艺与金银细工……细数15种装饰工艺的传统面目鸢尾、百合、蒲公英、常春藤和雪花莲……唤醒70种植物形态的大师手绘在200多幅装饰设计案例中,见证植物从形态到纹饰的蜕变,领会装饰艺术家的通才与返璞归真百年前,工业运动已经兴起,但世界远没有现在流转得那么快。一位秉持着“手工”与“自然”信念的艺术家,在老师的工作室里苦学多年、也独立创作多年后,决定为手工艺撰写一本书,为以自然为归属的装饰艺术撰写一本总结性的著作。他希望有人能够记住在工业之前手工艺的面目,更希望他们一代一代之间传承的、对家与自然的信念在加速演变的世界中仍能为人的生活带来宁静和滋养。他行走在乡间、在庭院,细细描摹自
艺术其实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小顾聊绘画·壹》续作,带你零压力了解艺术家! 《小顾聊绘画·贰》中顾爷继续以艺术爱好者的身份,鲜活有趣接地气地带领读者游览7位著名艺术家的人生长廊,寻找大师作品中的“烟火气”。 传奇人物丢勒,叛逆分子库尔贝,谜男子弗美尔,金色画家克利姆特,怪才少年席勒,万人迷马奈,还有被“男神”们包围的女子莫里索。 一本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的艺术故事集,一场酣畅淋漓的艺术“脱口秀”,让你分分钟爱上艺术!
明中期的正德前后,艺术市场急需一种摒弃粗野而雅俗共赏的、文静细腻的画风。苏州一带出现了适应这一发展要求的画家群,共同致力于明代新画风的探寻。他们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中坚力量,带动了很多文人画家包括职业画家的创作,终形成一个新的画派,史称“吴门画派”。本书收录了多位吴门画派画家的近百幅精美画作。
《小顾聊绘画·叁》是顾爷“小顾聊绘画”系列,时隔十年重磅新作。在这本书中,顾爷精选8位画家,继续以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带领读者领略西方绘画艺术的魅力。与前作相比,这本书选择的画家更为多样:有保罗·高更这样的后印象派大师,也有离经叛道的街头艺术家班克西;有擅长画“鬼”的荷兰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也有擅长绘画、雕塑、冶金的多面手——本韦努托·切利尼;有终身未娶,委身艺术的约翰·辛格·萨金特,也有艺术先锋图卢兹·劳特雷克,以及被称为20世纪了不起的女人之一弗里达·卡洛……艺术不止一面,画家不止一种,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解密西方艺术,欣赏别样的人生风景。
这是一部题画小品的书法作品集,是作者为自己的画所作的题款。书法是作者本行,质朴厚重,气息高古,自然能见出多年来积淀的功力,而这些题画诗与题画语或抒性灵,或论艺术,或品山水,三言两语、五字四句就把画图激活,引升人气,心留天趣,要言不烦,点到为止,独出机杼。比如题电话:“传遍千言万语,没有一句话是自己的。”题自行车:“偏爱直脊蹬永久,不喜弯腰爬皇冠。”又如“闹市多是过客,山中才养神仙”,“面壁隐人少,名家大师多。”此类对世相的观察,没有较劲使力,只是世事洞明之后的超脱,任意翻开一页,都能有所领会
由丹纳编著、傅雷精心翻译的艺术史通论——《艺术哲学》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也是带领大家畅游艺术天地的一本导游书。丹纳通晓多国文字,是史学家、评论家,观点犀利独到,偏巧这本《艺术哲学》是丹纳所著的经典文艺理论著作,内容来自于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授课时的讲稿,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丹纳在本书中不仅对美学提出科学见解,还将理论结合欧洲艺术史,讲解了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真所谓是鸿篇巨制。全书不但条分缕析,明白晓畅,而且富有热情,充满形象,色彩富丽,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之弊。《艺术哲学》是帮助人们理解和领会艺术的经典书籍,不管是艺术专业人士,还是业余爱好者,都可以从中获益。
《叶峰艺术论》收入作者历年来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中国油画》《海南师范大学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的艺术专业论文12篇。这些文章对新现实主义、绘画创新、写生与创作的关系、美术教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美术素质教育、俄罗斯列宾美院教学等相关论题,作了深刻和精到的论述。同时书中还收入作者及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艺术家油画、素描精品四十余幅,对论文中的观点及内含起到了更好的拱托作用。
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为经线,回到历史现场,从史前时期的一把燧石手斧开始,围绕地中海这一世界西方美术的血脉初源,带你一路走过神秘的埃及、的希腊、光荣的罗马……直到光辉的印象派,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或做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数千年“美”的往事,娓娓道来。 蒋勋先生用柔美、亲民的文字,借助“西方美术史”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使得我们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美”的观念、材料、技法,省思人类共同的“美”的向往与创造。
《数码绘画的艺术》是一本基于Photoshop这样一款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对初学者进行数码绘画指导的书。本书提供了一套专业,系统的学习数码绘画艺术的方法。这本分步讲解的教程不仅仅是讨论技法,还积极论证了这些技法是如何运用在一个艺术作品中的。业内资深人士尼古拉 亚历山大(NykolaiAleksander)和理查德 蒂尔伯里(Richard Tilbury)在书中分享了他们积累多年的清晰有条理的绘画方式。他们不仅调用Photoshop软件中各类基本工具进行步骤演示,还运用基础艺术理论,包括了一些经典的专题:如何构图,如何讲故事,如何描绘情绪,以及光和色,富有教育性和启发性。《数码绘画的艺术》这本书对初渉数码绘画艺术领域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理想的参考书。
《世界名画家经典:塞尚》由郝振刚著。《世界名画家经典:塞尚》关键词:塞尚、绘画评论、油画、作品集、法国、近代。《世界名画家经典:塞尚》内容简介:埃克斯的银行家之子;沙龙初次受挫;盖尔波瓦咖啡馆的“稀客”;埃斯塔克:走向外光;良师益友毕沙罗;从“印象主义”同归内心的“自然”;另一个维度的客观;与左拉绝交;隐居普罗旺斯;单纯而坚实的肖像等。
《世界名画家经典:劳特累克》内容:对于自己的创作理念,劳特累克曾说:“我致力于创作真实而非理想,或许这是缺点。我并不喜欢丑陋的东西,但我仍饶有兴趣地为它们涂上颜色,或画成圆形,或使之发光……”意大利著名艺术批评史学家文杜里曾评价:“图卢兹一劳特累克无论是在他那抒情的直率性和贵族式的的嘲讽相结合的、似真非真的线条上,或是在他色彩的细心经营上,毕竟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他智慧的游戏,但这却是攀登艺术高峰的游戏。”
本书用随笔化的笔法书写艺术,对画作的美学价值及历史价值进行剖析,引领我们赏析浑厚大气的长卷风景——解读画卷中的深刻隐喻,娓娓道尽一条河流在历史中的故事,以及画卷背后独特的美学和中华文明史。《清明上河图》是中国艺术史绕不开的一张画,可是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去挖掘它的历史文献价值、民俗价值,这张画能够被肉眼看到的部分已经被显微镜反复扫描了无数遍。而郑轶写的,是那张“看不见”的《清明上河图》,层层剥开那些画面上喧嚣浮华,去找到隐藏于其中的那张“地图”——“成为人的艺术”。
《西方美术史》以柔美的笔触将西方艺术的精神精细平易地展现开来:体量惊人的古希腊建筑、优雅精绝的古希腊雕塑、辉煌高妙的文艺复兴、雍容典雅的古典主义、百变奇绚的现代艺术……没有深涩的学院析理,只有一个个鲜活的艺术世界被打开。如果我们会在伟大的杰作面前变得有所感触甚或心潮澎湃的话,那么,我们距离那些创造精灵的迷人境界就已然不远,颇像德国文豪歌德感慨过的那样,“到罗马去,变成另一个人!”在这里,“罗马”就是一条由古代伟大的创造所汇成的艺术长河,沐浴其中,理当洗涤与滋养人的心灵,另一个格调与趣味不俗的人也就可能呼之欲出了。
北宋仁宗驸马王诜博学多才,精书画、善诗词、长鉴赏、富收藏、通琴棋,与文艺精英、政治俊杰、名儒僧道交游密切。在中国艺术史、鉴藏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王诜了“烟江叠嶂”这一画题,它具有典型的隐逸思想,作为“书信式山水画”在知音间传递,起到叙说故事、倾诉情感、交流经验、增进友谊、劝慰鉴戒等多种功能。《烟江叠嶂图》借鉴并融合了诸家风格、图式与母题,冶文人画与院体画于一炉,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化青绿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