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法区分杰作和垃圾?让波德莱尔来教你吧!你在画作中没见过海鲜?狄德罗会冒着风险带你去瞅一眼!印象派让你感觉到腻歪?左拉会借你一双慧眼!卡特琳 莫里斯凭借超高的艺术积累和天马行空的画风,带领读者穿越一座幽默的艺术馆,在这座艺术馆里,画家和作家之间找到了联结,八卦被充分挖掘,高冷的艺术评论和文学变得前所未有的亲切!
当我们看一幅画时,看到的是什么? 是美好的色彩与形象、画家的八卦逸闻,还是画面元素的隐喻、历史大势的映照?虽然我们可能已经熟悉许多名作的模样,读到过学者们条分缕析的解读,但一幅杰作究竟好在哪里,一位画家因何青史留名,却未必找到了答案。 还有一种看画的角度,聚焦于绘画本身,那就是画家的角度。当画家来到一幅画的面前,他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平面、一个成品,他具备作为同行的心有灵犀,他会看到隐藏在画布上的秘密,理解一幅画是如何产生的。 本书作者身兼画家和学者两重身份。作为专业的艺术史学者,他对于绘画的历史和理论体系有清晰的把握,揭示出权力的运转、社会的变迁如何影响着艺术的进程;作为自年少便执画笔,并曾游历欧洲诸多艺术馆的画家,他能以创作者的身份代入作者本人的视角,提供直面原作的感受与判断。
世界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亲笔自传。撼动人心的自我剖白,天才艺术家的救赎之路。 1929年出生于传统日本旧式家庭,10岁开始创作,28岁前往美国独自闯荡,先在纽约立足,然后蜚声国际。本书坦诚叙述了她的成长经历、艺术理念、罗曼史、精神疾病史,豪不避讳地袒露自己的爱恨、偏见、执念、私欲,展现了其充满传奇、强烈而鲜明的一生。 我在母亲的子宫里便已绝望,是艺术救了我!
《封神演义》想象力奇特,世界观宏大,神仙故事深入民心,也给后人留下了极大的再创作空间。本书是段磊(午夜猴子)创作的《封神演义》人物形象艺术设定集,他花费三年时间构思并绘制了七十幅精彩画作,分为圣、神仙、凡人、异人、妖怪五个篇章,使《封神演义》中惊世异能的姜子牙、道术精奇的杨戬、敢做敢为的哪吒、鸟嘴鹰翼的雷震子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本书的艺术作品融合了多种艺术风格:现代感的人物构型、中国传统水墨笔法、民族泼墨泼彩和岩彩的大胆用色。这些丰富的元素使得他的作品既有水墨的流动,泼彩的墨色淋漓、奔放浓郁,又兼具岩彩的斑斓深沉,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神、人、妖共同参与的东方神话史诗,在方寸间的勾勒涂抹中徐徐展开。 《封神》,堪称一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封神演义》通俗绘本,具有
齐白石一生学过的书画篆刻家有沈周、唐寅、徐渭、八大山人、石涛、金农、郑板桥、黄慎、李鱓、高凤翰、罗聘、赵之谦、孟觐乙、周少白、吴昌硕等。这些名家的作品及其艺术风格成为齐白石艺术的重要渊源。在取法前人的基础上,齐白石通过比较、吸收、变法和创造,获得了个人鲜明的艺术风格。 本书从齐白石与清代名家的关系这个新的学术视角入手,深入剖析齐白石书、画、篆刻艺术与清代艺术家及作品的渊源。全书图文并茂,解读各大博物馆藏齐白石书画印上百件,以及齐白石日记、画稿、手札等文献,集学术性、艺术性、可读性、典藏性于一体。
莱昂 巴蒂斯塔 阿尔伯蒂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人文主义学者,他的《论绘画》总结了透视法并系统讲解其应用方法,是对西方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艺术原典。本版《论绘画:阿尔伯蒂绘画三书》基于对此书数个拉丁语和托斯卡纳语版本的长期研究,以拉丁语终稿为底本,文字更加准确;并配有研究性导论和大量注释,讲解文化背景和专有名词;另附专门绘制的110组插图,将关键知识点视觉化,使普通读者更易理解。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依次介绍了西方从公元前3000年到现代的著名画作。以这些名画为焦点,介绍了这些名画中的故事、这些名画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画家的成长经历。除了名画的剖析,本书在各小节还介绍了画家的其他典型代表作以及各种风格绘画的技法要点。本书内容丰富而有趣,是一本关于西方美术赏析的佳作,语言深入浅出,适合给孩子讲解,对孩子起到美育的作用。
本书以20世纪两位伟大的艺术家马蒂斯与毕加索各自的人生故事和艺术创作为主线,讲述了二人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趣经历,探索了他们对艺术、女性和死亡截然不同但又彼此联系的观点。全书以20世纪风云变幻的时代为背景,全面展现了两位艺术家的人生沉浮,尤其是二人间亦敌亦友的奇妙关系。
本书收录了贵州省博物馆曾由省文教厅拨交、徐悲鸿先生好友杨德淳先生的后人捐售、以及从北京荣宝斋购买等多种渠道收藏的50件徐悲鸿先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作品。那时的中国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徐悲鸿种种难以言说的情绪都从画作中逸散,画风沉厚充实。 徐悲鸿先生的人物画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并与时代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能把西洋的画理和技法,与中国传统的白描、彩墨人物画互相结合起来,开创了千余年来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散发出东方艺术的新色彩。他用泼墨写意的手法,塑造的千姿百态的马,或昂然伫立,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或四蹄生风,给人以豪放力量、精神焕发和勇往直前的强烈感受。 书中还收录了馆藏的徐悲鸿画稿,这在国内的博物馆中很难找到,通过这些画稿,可以反映出他创作中的心中历程。现在
龚贤此图画法取自董源、巨然,用墨浓重淋漓,突出表现了江南湿润多雨的夏令景色,具有“元气淋漓幛犹湿”的气势。图中错落有致的茅屋、弯曲隐现的石径以及潺潺流动的瀑布均为恬静肃穆的山林增添了几分活力。
本系列仅遴选中国美术**的艺术大师——他们是华夏文明耀眼的明生,千百年来,他们已经征服了亿万艺术爱好者! 本系列收录大师名家*代表性标杆式的杰作——每一件都是精美绝伦、美不胜收,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艺术史上的里程碑;为您带来美的视觉盛宴!
别人仅仅把我当成具象画家,其实,在我写生的过程中有日记,有电影,它们和绘画一样都是艺术痕迹。艺术是有限制的,在这段被限制的时间内,一切皆为艺术。 2013年我游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画了一批画,每张画都由两块画布组成,中间是一公分的距离,暗示无法愈合的巴以关系。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理想总是有些距离,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用一生的时间去弥补这些距离。索性这本书就叫 一公分 吧。但愿这一公分的距离给我们更多的猜想,更多的努力,充实这短暂的虚幻人生。 刘小东 本书收录刘小东十年来的绘画日记,起于《十八罗汉》,止于《向南飞》,如作者自己所说: 绘画不仅仅是图像,它更是手感留下的痕迹。 日记亦为此类 痕迹 之一种,它记下了金门海边无名酒馆的黑社会,也记下了三峡库区拆迁
拉斐尔(1483 1520),意大利*名画家,也是 文艺复兴后三杰 中*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和恬静的秩序。 燕青撰的《拉斐尔--圣母在人间(明信片)》收录其16幅圣母画像,供读者欣赏。
达利(1904-1989),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他的画从局部看,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细腻的,但从总体上看,它们全然没有视觉逻辑的条理性,因而给人以梦魇之感。精准透视感和摄影般的清晰度则对这种梦幻性作了进一步强化。达利自称这些作品为 手工制作的梦境照相 。观看达利的绘画,你可能会怀疑这是他沉迷于精神药物的结果。然而,达利自己却说: 我不磕药,我就是药。 那么,他的灵感来源于哪里呢?他的第1个灵感来自无意识梦境。他的第二个灵感来源,是他的妻子加拉。比他大9岁的加拉原本是超现实主义诗人保罗 爱吕雅的妻子。1928年,他们一见钟情,达利的父亲得知儿子和有夫之妇来往,便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
纵观齐白石的绘画,无论山水人物,还是花鸟草虫,画家总是将脉脉的人情味和通透豁达的人生观蕴含于画中,有文人画的雅致但并不清高;有市井画的亲切但并不浅俗。他总是能将深沉凝重的情感通过朴实无华的画面加以表露,而这一切画家做得怡然、自然、淡然。看他的画,其真挚强烈的人生感悟与人文关怀总是能以一种“春风拂面,沁人心脾”的方式让你感知。对于齐白石的绘画,任何分门别类的传统界定都是肤浅而狭隘的,它不是院体画、文人画,也不是职业画、民间画,但任何群体都喜欢它,正所谓“雅俗共赏”。也正因此,齐白石将中国画由传统带入了现代的大门。
2005年,达 芬奇的油画《救世主》重现于世,在美国的一家二流拍卖行被人以1175美元购得。辗转于画廊、修复室、博物馆、自由港、拍卖行之后,2017年,《救世主》以4.5亿美元的创纪录价格成交,顶着 男版蒙娜丽莎 世界昂贵画作 后的达 芬奇 等头衔,再次隐匿。 这幅画真的是达 芬奇创作的吗,还是由他和学徒们共同绘制,更甚者,是一幅伪作?消失200多年,这幅如此重要的画去了哪里?过度修复之后,我们还能称其为达 芬奇的作品吗?是谁重金买下了《救世主》?4.5亿美元是物有所值,还是营销天才疯狂的杰作? 这是一个关于寻找深埋之宝和探索艺术真相的冒险故事。从英王查理一世与同时代其他欧洲君主的艺术收藏宝库,到二战后美国中产阶级漂洋过海进行艺术淘宝,再到当今俄罗斯寡头、中东皇室的挥金如土,《救世主》见证了全球艺术收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