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画理论博大精深,涉及包括笔墨在内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构图上较为程式化。此书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吸收西洋画的构图观念和成就,在重新审视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的关系中,努力把中国花鸟画构图的一些基本原则、规律性知识和作画意图介绍给大家。60个题目一题多画,紧扣题意展开分析,旨在图文对照释读,希望读者在轻松翻阅中得到启示和帮助,以此拓宽读者思维和想象空间。此类专题性的讨论,或许能帮助读者解决一些实际的困惑。
《梅花喜神谱》,分别描绘蓓蕾、小蕊、大蕊、欲开、大开、烂漫、欲谢、就实等梅花的种种形态。每图多一枝一蕊,形象鲜明而富有变化;图左边题诗四句,图上部根据花的情态标以寓意性画。
二、本系列丛书中,针对个别重要题材,按照技法不同分为两册,如《梅花》与《墨梅》等,依照传统方式为之命名,前者指工笔画梅后者指写意画梅。其余题材,则将工笔与写意归于一册,笼统以题材命名。 三、本系列丛书除《基础导论》外,其余分为「基础画法」、「技法精讲」、「名作临摹二二部分。「基础画法」以历代画谱为据对该题材基础画法进行解析:「技法精讲」选取五至六幅历代经典作品进行临摹讲解;「名作临摹」提供历代名画整体或局部的高清图版,以时代排序。 四、本书选用的历代画谱包括《芥子园画传》、《梅花喜神谱》、《冶梅竹谱》、《顾氏画谱》、《梦幻昼画学简明》、《希堂画谱分类大观》、《张子祥课徒稿》、《罗浮幻质》等。 五、本书所涉及画家生卒年,以徐邦达编《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人民美术出
赏花作诗,吟诗作画,以花入画,囊尽风雅花入锦。 梅、兰、竹、菊很早便被古代文人称为花中“四君子”,成为数百年来中国画反反复复表现的对象。除此“四君子”,牡丹与荷花也常常是花鸟、小品画的常见题材。这些花卉植株的形象,早已成为承载古代文人雅士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趣味的一种艺术符号,于水墨清花间传达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风度与韵味。 本套“丹青锦囊”系列是以专题的形式收录中国绘画史上那些堪称代表性佳作的花卉小品,以梅、兰、竹、菊、荷花、牡丹分成六册,这些历代名作风格多样,线条流畅、生动,笔精墨 妙,反映了中国历代书画名家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独特个性,供有志于了解或研习这类国画经典的读者欣赏品鉴或揣摩临习。对当代花鸟画创作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典范和详实的资料。 在观赏、临习这些画作时,
《实用中国画手册(梅兰竹菊篇)》重点讲解国画中梅兰竹菊的基本绘画方法,主要是针对国画入门初学者,通过写意表现的手法,分析梅兰竹菊的基本形态(花瓣、茎叶)的绘画方法,并配合文字作详实的表述与分析,结合范图,图文并茂。横开本便于读者临摹,实用性较强。
传统中国画理论博大精深,涉及包括笔墨在内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构图上较为程式化。此书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吸收西洋画的构图观念和成就,在重新审视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的关系中,努力把中国花鸟画构图的一些基本原则、规律性知识和作画意图介绍给大家。60个题目一题多画,紧扣题意展开分析,旨在图文对照释读,希望读者在轻松翻阅中得到启示和帮助,以此拓宽读者思维和想象空间。此类专题性的讨论,或许能帮助读者解决一些实际的困惑。
为了更好地呈现本书手稿的特点,我们将本书做了独具匠心的安排:前面一部分是手稿原件影印,是不可多得的一手材料,从中可以看出本书为求最易懂地阐释竹子的画法,对教程反复修改的痕迹;后面一部分是我们根据手稿整理后的内容,条理更加清晰明确,方便读者阅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