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史历来存在着行戾之间的分野,到了明代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文人画家所提出的“南北宗论”更是将这种区分推极点,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各有自己的艺术标准与追求,然而千余年来能够令二者共同仰慕追摩的则非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莫属。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出身于一个仕宦家庭。史书中关于顾恺之的记载颇为丰富,多关于他超然的言行和非凡的才情。顾恺之以才绝、痴绝、画绝被时人称为“三绝”,他的各种事迹在历代画论、传记、笔记小说等文本中被反复描述甚至演绎,此处不再赘述。相比于六朝时期一些以狂狷著称的名士,顾恺之并无惊世骇俗之举,然而他能够在严酷无情的门阀倾轧中屡屡化险为夷,则充分显示了他痴黯各半的大智慧。而能体现顾恺之“画绝”的例子莫过于他创作维摩诘像
原本是一位年轻初中教师的让娜·达冈,刚刚获得了读博资格!她还在为能进入学术研究的小小世界而沉醉,压根没料到自己闯进了一片怎样艰深的丛林…… 在这片丛林中,导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又深谙如何躲避焦躁等待其过目自己论文的博士生,而那位博士部的秘书,则在审核材料方面用尽了所有拖沓的本领;在这里,博士生既要在让人昏昏欲睡的学术研讨会上极力吸引大牛的注意,还得在学生爆棚的阶梯教室里拿着低廉的薪水教课。这些都是让娜要面对的,她试图在这些复杂情况下寻找自己的位置。然而,不管是家人,还是那个对读博一点儿也不理解的男友,都让她感到绝望。因此,这篇博士论文最终并未完成,且成了她挥之不去的执念…… 《念书,还是工作?这是一个问题》这部图像小说以成长小说的形式、用绝妙的幽默手法描绘了当今博士生
《陈洪绶版画/古刻新韵》以古代经典刻本为底本,予以影印出版。旨在反映中国古代的版画艺术水平和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全书图文并茂,既具可读性,又具可观性,对了解版画史、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陈洪绶版画/古刻新韵》汇编了陈洪绶版画数种。以明清刊本为底本。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别署仓石、苍石、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浙江安吉县人。晚清书画大家,尤善治印,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的绘画题材宽泛,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是他的花鸟画。吴昌硕绘画深受徐渭、“八大”、“扬州八怪”及赵之谦等历代大家的影响,同时也得益于任伯年的指点,结合了对书法和篆刻两门艺术的领悟,形成了独特的吴氏绘画艺术风格。吴昌硕的篆刻初习浙派,后经对古泥封和汉瓦当的深入研究,得以开悟,以石鼓文入印,注重书写感,形成雄浑豪迈、古厚渊穆的面貌。中国画历来讲求以书法的笔法入画,元代赵松雪就曾说过“石如飞白,木如籀”。在这方面吴昌硕更是一位身体力行者,他的画多以篆书和草书的笔法为之,笔墨酣畅,古拙朴厚,苍茫雄奇
《历代名家册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高清图版,集中展示了历代名家的山水、花鸟、人物册页作品,本图书为“历代名家册页”系列之《沈周书画册》,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历代名家册页”丛书的作者是由历代名家册页丛书编委会组成的,由全国著名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及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编审等人员组成,包括韩亚明、吴大红、杨瑾楠、金纳、姚依群、黄秋桃、翁志丹等人员。 本图书是历代名家册页丛书中的一册,精选了明代画家沈周的经典书画作品,以高清的形式供读者临摹鉴赏,将稀有的中国历代绘画资源为大众所共享。
《现当代名家画范:王绍华写意牡丹》特邀花鸟画家王绍华先生介绍牡丹花五种颜色的写意画法,以例举范图步骤演示说明笔墨色彩调配解析,同时配有多种形式构图的作品欣赏图,《现当代名家画范:王绍华写意牡丹》供喜画牡丹的读者作案头参考资料用书。
本画册精选髡残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经典山水册页38幅,全方位展现髡残绘画作品布置繁复,苍浑茂密的艺术特色。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艺术大家,大写意的一代宗师,他一生苦难,由王孙为遗民、落发为僧再佯狂还俗。八大山人的画是满怀悲悯与禅意的,苦难的境遇到了八大山人的笔下,就变成了激越的清响。八大之所以称为八大,是磨难之后的圆融。作为大写意画家,册页能体现八大山人的艺术水准,其笔下的花鸟鱼虫、山石草木形象夸张,笔墨凝炼沉静,作品用笔直率而不入疏狂,用墨灿烂而不落臃胀,构图奇特,禅意幽然,艺术价值高。
《当代中国画名家亲鉴精品真迹:范扬卷》收录了范扬老师近年来创作的绘画作品150幅,包括《济州岛海边火山礁岩》、《停车坐看富士山》、《静心吃茶》、《高台寺》、《合川卧佛》等。除作品外,还收录了当代绘画名家范迪、安金玲等人对他绘画风格的评论文章,以便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