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维码视频教学:全新吴玉生视频讲解,书法教学即扫即看,重点难点突破,哪里不会扫哪里。 二、完备的练字形式:描红、摹影、临写相结合,弥补单一练字形式的不足; 三、丰富的内容:共有标准教程(讲解48个笔画 83个偏旁 40种结构)、诗词美文(包含诗经、唐诗、宋词、元明清诗词、诗歌、散文共76篇)、常用字范(5500字)、30天练字计划本(与教程同步使用)、特制透明临摹纸80张 四、逐字分解笔顺:彻底解决行楷不会连笔的问题; 五、图文结合、立足实用:新手练字常见问题一网打尽,没有废话,只有干货。 《行楷一本通》分为《标准教程》、《诗词美文》、《常用字范》、《特制临摹本》、《30天练字计划本》五个分册 《行楷一本通》特点是立足练字实际,图文结合,解决新手练字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例如笔尖选多
邓石如(一七四三 一八○五),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 《白氏草堂记》为邓石如六十二岁时所书,是其篆书代表作。该作气势恢宏,跌宕奇特,气息雍容大度,自然而不失雅致。结体俊美严谨,收放自如。用笔恣肆苍涩,圆浑凝重。朴厚沉雄,风神直追秦汉。此屏高约二百厘米,现藏日本。
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法家都曾经书写过《千字文》,如隋朝的智永、唐朝的欧阳询、怀素、元朝的赵孟頫等。他们的作品都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展现了《千字文》的韵律和美感。而随着近些年楚简的不断发掘,楚简资料不断丰富,从文字学的角度上,存在了可以出版《楚简集字千字文》的先觉条件。通过以文字学的组合方式来进行对部分 楚简 文字创造,在通过对楚简文字的书写使得其书法风格一致,既能丰富楚简文字学方面的资料,也使得书法爱好者具备了一个新的学习范本。?
《峄山碑》是刊刻于秦代的摩崖石刻,其用笔单纯齐一,藏锋逆入,圆起圆收,转角处都呈弧形,无外拓之笔;结字对称均衡,又强调在对称中求变化;章法秩序井然,具有节奏韵律感。 此书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总体分为四个版块。前三个版块用峄山碑分别集了通用联、禅联三种对联,后两版块详细的解读了峄山碑中横、竖、撇、捺、折等笔画特征的用笔方法,以及集字方法和对联小知识。对联小知识里详细的介绍了什么叫对联、对联的起源、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张贴等知识点。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法师在印度求法十七年后,携佛经657部回到长安。三年后,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所译经文撰写序文,即《大唐三藏圣教序》。时为太子的李治受命作《述三藏圣记》一篇。玄奘收到《序》、《记》后,分别给李世民、李治写了谢表和谢启,李世民、李治又各作了答谢启。这四篇文字,与玄奘所译《心经》,构成《集王羲之圣教序》的完整内容。 《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立于长安大慈恩寺,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胜于自运 , 逸少真迹,咸萃其中 。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此碑是后人学习行书和王字的佳范本之一。本书所刊为宋拓本,现藏于日本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 扬州大明寺,唐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即在此传经授戒,该寺因以名闻天下。大明寺东侧晴空阁北院东廊壁嵌邓石如篆书《心经》碑刻,乃国内篆书之宝。此碑书刻精湛,章法雄浑茂密。此碑邓石如躬亲监刻,可谓其*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