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辑录了章祖安有关书法的多篇代表性文章,涉及书法、古汉语、古文字等诸多领域。章祖安兼擅书法理论、教学与创作,对传统哲学和古典文学的深入学习也造就了他深刻的思辨能力和雅正的审美眼光。本书收录的文章《书理》《模糊·虚无·无限》《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元气·学养·手艺》《清、厚、奇、古》《书法美简述》《书境说》等,充分展现了他在以犀利的思维和冷峻的目光思考着传统书法的内在真谛,实践着传统书法的表现方法在现代的运用,是其人格、学养、艺术品味、书写技巧的完美体现,对后学延续书坛传统并推陈出新极富启发意义。
《白蕉给你讲书法》收录了近代帖学大家、学王杰出代表白蕉为书法初学者所编写的书论精华,涵盖选帖、执笔、工具、运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讲解了书法学习的理论、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对书法入门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蒙学教材,因语言精炼,句式整齐,上口易读而深受后人推崇。其三三成句,留下了很多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全文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开篇,借用了孟子的 人性善 和孔子的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的主张,从而说明后天的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随后,从人伦纲常、忠孝仁义,到五谷六畜、四书六经;从国运兴衰、朝代更替,到励志劝学、鞭策警醒,凝炼了几千年的文化常识和理论思想。本字帖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内文的反复摹写,并附有对应的文意解读,既有利于学习者诵记原文,也有助于加深理解。希望您能在领略中国古典文学之美的同时,练出一手漂亮的硬笔楷书。
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费新我先生专为书法爱好者们写的一本普及读物。内容包括《习字十法》、《学书十要》、《常识七知》三章二十七篇。从执笔、运笔、选帖、临帖 到各种书体的特点、写法、书作款式等都有简明实用的阐述,并绘有示意图。书中还附有从甲骨文到清末名家的各种碑帖精品一百四十余幅。文字深入浅出,内容图文并茂,一读便能融会贯通。在时下的学习书法类图书中,由当代书法大家总结几十年的经验来为书法爱好者们写的普及读物仅此一种。亟宜人手一册,将是有志于学习中国书法的爱好者们攀登艺术高峰的绝好阶梯。
《书法学习》是邓散木先生对南宋姜夔所著《续书谱》一书的图解,是书法学习的入门图书,也是提高书法艺术修养的导游手册。 邓先生因循《续书谱》的内容次序,对楷、行、草等各种书体的渊源、各个时代不同的风格特点等配以名家名迹进行解读;对运笔的方法、字形的结构酌附原迹或画出图例;在注释中疏解典故成说、书法术语等。他还指出书法要有神采,须得有崇高的品德。
“湖山艺丛”是一套现当代艺术大家谈思想和理论的丛书。这些艺术家不但在实践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勤于在学理层面深入探索,其思考多涉及各艺术门类的根本问题,所谈所论极富洞见。此次推出《近三百年的书学》《论书随笔》《学习书法的十三个问题》《文化与书法》四本,各册篇幅不长,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堪称书法领域的“大家小书”。《近三百年的书学》是近现代书坛巨擘沙孟海先生的重要学术作品,主要从帖学、碑学、篆书、隶书、颜字五个方面,对明季崇祯元年(1628)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这三百年来的中国书法发展进行了梳理,做出了前瞻性、纲领性的阐述。附录部分是沙孟海先生关于书法史重点问题、学书经历和体会、书法专业教学的论述。本书是了解中国书法史,尤其是理解晚明以来书法发展脉络的重要文献,具有重要的学
《怎样写瘦金体.笔法篇》由邱金生编著
“湖山艺丛”是一套现当代艺术大家谈思想和理论的丛书。这些艺术家不但在实践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勤于在学理层面深入探索,其思考多涉及各艺术门类的根本问题,所谈所论极富洞见,篇幅不长,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堪称艺术领域的“大家小书”。《书法的形式与创作》是当代著名书法家胡抗美先生从自身书法实践出发,对“什么是书法艺术”和“怎样学习书法”这两个根本性问题的探索,极具思想性。作者认为,在书法摆脱实用性价值的今天,我们在进行书法问题的思考和研讨时,要站在书法艺术本体的立场,即书法是一种艺术,书法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的艺术属性。在学习书法时,要多读书,提高自身修养;要立德,提高人品;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临摹创作中要多读、多临、多写、多看。
《菜根谭》是一部清言小品集,以明代常见的格言体写就。一般认为作者是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文人。此书是一部教诲世人 去妄存真 行止在我 的人生智慧书。作者在书中糅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以儒家的中庸、释家的出世、道家的无为融入个人感悟。同时又极具思辨色彩,将福与祸、苦与乐、善与恶、贵与贱、理与欲,这些看似枯燥的涉及人生知行方面的辩证关系,阐述得生动鲜活,理趣盎然,读之让人颇为受益。全书格言之间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本字帖以修身、处世、明志为主题选取相应内容,并辅以大意说明,便于读者在练习硬笔楷书的同时,领悟其中的人生智慧。
王福庵(一八八〇-一九六〇),原名寿祺,字维季,后更名禔,号福庵(福厂),晚年号持墨翁、持墨老人、持默老人等。王福庵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工篆刻,精二篆,好文学。早岁成名,二十五岁时即与叶为铭、丁辅之、吴隐等在西湖孤山创立西泠印社。 王福庵毕生精研篆艺,且精于训诂,其篆书秀劲蕴藉,浑厚古朴,论者称道:“所作玉箸,悉用《说文》正字,每一字之结篆安排皆视字形而定,如治印然,或垂或收,参差错落,寓动于静,孕奇于正,实开玉箸新境界”。现藏于西泠印社的王福庵所书《说文部目》,以标准小篆书体写成,端庄工整,温润婉畅,是篆书初学者的上佳范本。
为了传承中华文化,配合中、小学开设的书法课程,特编写本套毛笔书法入门规范教程,这本书为其中之一。 对于广大学习书法的同学来说,入门时如何尽快掌握方法,少走弯路是大家都很好关注的问题,学习书法就是要从规矩入手,先认识和了解什么是书法的特点,什么是必要的规则,什么是合理的方法,只有掌握了规则与方法,才能为以后提高书法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偏旁部首是字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汉字的总体而言,绝大部分都有偏旁部首,而且其形体形态基本是固定的,《行书偏旁部首二百法》是《行书间架结构二百法》的姊妹篇。 《毛笔书法入门规范教程系列——行书偏旁部首二百法》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简单明了的图形,美观规范的字例,比较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诠释了楷书偏旁部首在书写中的处理方法。与同类书籍相比,本教
《学书有法:沈尹默讲书法》由沈尹默
《中国古代法书选:墓志铭集》包括:《元桢墓志》,《张玄墓志》,《美人董氏墓志》。《元桢墓志》简介: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是属于北魏中期的典型碑刻。=26年夏出土于洛阳城北高沟村东南,后经于右任先生收藏并移存西安碑林至今。其笔画茂实刚劲,结体紧峻,意态恣肆,气势雄奇。《张玄墓志》简介:《张玄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又称穴张黑女墓志移。北魏著名刻石之一,刻于北魏普泰元年(537年)十月。出土地不详。原石已侠。何绍基在题跋中由衷赞曰:化篆分人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目前原拓本今藏上海博物馆。穴张玄墓志移即为孤本,其余拓本只能是重刻本,均未体现原拓神采。今人眼福,可从精印印刷口叩中得睹拓本全貌。《美人董氏墓志》简介:全称穴美人董氏
碑在曲阜孔庙同文门东,高18山厘,宽80厘,无额。碑两面刊刻,碑阳东向为前碑 碑阴西向为后碑。前碑刊穴鲁相史晨祀孔子秦铭》,凡17行,行36字。后碑刊穴史晨飨孔子庙碑移,凡14行,行36字。前碑为东汉建宁二年(169年》3月刻。后碑为东汉建宁元年《168年》4月刻。 穴史晨碑移笔画圆秀典雅,严谨敦厚。布局统一和谐,井然有序;结字方正,波磔分明;书体秀丽匀称。前碑拓本之*旧者有何子贞藏残三十六字本,后归历史博物馆;另有陈叔通藏明拓秋字本,今归故宫博物院。后碑旧拓则以张伯英藏本、罗振玉藏残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