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草书技法详解——孙过庭《书谱》释
    •   ( 634 条评论 )
    • 黄峰 /2020-12-01/ 重庆出版社
    • 《草书技法详解 孙过庭 书谱 释》 是一本草书技法书,以孙过庭的《书谱》为例,将书谱中的笔法、结构进行分析介绍,适用于书法入门读者和书法爱好者。书稿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是对书法的工具和材料作介绍,对笔墨纸砚的选择、特点展开对比讲解,因针对初学者,他们接触书法往往会迷茫,熟悉工具的使用场景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二部分提出了草书临习中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结构、笔法、空间、线条,并分章节对其进行了一一讲解。第三部分则对草书创作当中一些要点展开介绍,对条幅、中堂、对联、斗方、扇面、条屏等多种形式的草书创作种类有详细地分析介绍。

    • ¥9.9 ¥19.8 折扣:5折
    •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修订本)
    •   ( 1366 条评论 )
    • 刘小晴 /2020-07-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初版于1991年,2002年再版,累计印量达数万册,广受读者欢迎。此次修订出版,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今读者的需要。修订本大体上保持原版面貌,除改正原版中的一些文字讹误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查检文献版本,标明选文出处;(二)删去个别完全重复的段落;(三)改换个别例图。 孔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纂辑文献遗产,选评历代文章,以见一家之言,是中国传统著述的重要方式之一,书法研究也不例外。从唐代张彦远纂辑《法书要录》开始,至清康熙年间官方组织编纂《佩文斋书画谱》为止,荟萃前贤书论,分类编次,以成著述的,在书学史上层见迭出。有代表性的,如北宋朱长文的《墨池编》 蒐辑甚博 , 间附己说,亦极典雅 ;清代冯武的《书法正传》,专为楷书而作,前人语焉不详之处, 细加补

    • ¥54 ¥108 折扣:5折
    • 从创作到临摹(修订本)(沃兴华书法论著集)
    •   ( 1357 条评论 )
    • 沃兴华 著 /2020-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对一个学书者而言,经历了大量以肖似为尚的临摹之后,便已具备了一定的传统功底和创作能力。这时,学习的重点应当从手的提高转移到心的升华,着力于建立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意义追求;进而,根据这种价值判断和意义追求,在名家书法、民间书法乃至古往今来的一切文字遗存中,去寻找、去发现,去阐释、去表现,使临摹行为在创作需要的指引下,从一种求知活动变为培养、发展和实现自我的工夫。这样的学习方法即 从创作到临摹 。 从临摹到创作,然后再从创作到临摹,是沃兴华先生归纳的学习书法的两个阶段,它们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而这本集子,正好完整反映了从创作到临摹的探索过程。 此次重版,作者对原书做了大量修订,一方面替换了百分之九十的临摹作品,另一方面增加《临摹漫谈》一文,全面介绍作者的临摹经历、临摹

    • ¥29 ¥58 折扣:5折
    • 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古隶二
    •   ( 408 条评论 )
    • 湖南省博物馆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1-02-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简帛书法大系: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 古隶》系马王堆汉墓帛书精选之书法字帖。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马王堆乡。马王堆汉墓于1972年 1974年先后进行过3次考古发掘,发现三座西汉古墓。其中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墓葬共计出土包括一具保存完好女尸、棺椁、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中草药等在内的文物3000余件,是新中国成立后*为重要的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马王堆汉墓帛书共计50多种,10多万字,字体大致可分为篆隶、古隶、汉隶三种,特点是用笔沉着、遒健,给人以含蕴、圆厚之感。章法独具特色,既不同于简书,也不同于石刻,纵有行、横无格,长度非常自由,有强烈的

    • ¥40 ¥80 折扣:5折
    • 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篆隶
    •   ( 357 条评论 )
    • 湖南省博物馆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1-01-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简帛书法大系: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 篆隶》系马王堆汉墓帛书精选之书法字帖。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马王堆乡。马王堆汉墓于1972年 1974年先后进行过3次考古发掘,发现三座西汉古墓。其中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墓葬共计出土包括一具保存完好女尸、棺椁、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中草药等在内的文物3000余件,是新中国成立后*为重要的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马王堆汉墓帛书共计50多种,10多万字,字体大致可分为篆隶、古隶、汉隶三种,特点是用笔沉着、遒健,给人以含蕴、圆厚之感。章法独具特色,既不同于简书,也不同于石刻,纵有行、横无格,长度非常自由。有强烈的

    • ¥40 ¥80 折扣:5折
    • 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
    •   ( 961 条评论 )
    • (美)韩文彬 著, 王磊,霍司佳 译 /2024-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主张在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中,对中国摩崖文字开展综合研究。《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将摩崖文字纳入先秦至现代两千余年的书作发展史,详细讨论了东汉到盛唐的四组摩崖案例 汉中石门石刻、山东郑道昭题刻、山东北朝刻经及泰山唐代石刻,对中国文字景观的历史脉络与视觉意义做出极具建设性的观察。 作者既强调书法内部的形式与技术分析,也注意关联书作内涵、尺度、媒介、赞助人、书写者与其政治、文学或宗教等文化语境,重视文字的现场观看与阅读方式,同时对石刻可视性提出谨慎的审思。作者认为,仅通过文字便可改变自然世界,在人群、文字与精神领域之间建构联系的观念牢固地占据着古代中国人的内心,摩崖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在中古走向高峰。

    • ¥99 ¥198 折扣:5折
    • 陈振濂学术著作集·书法美学
    •   ( 1764 条评论 )
    • 陈振濂 /2017-09-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陈振濂著的《书法美学(陈振濂学术著作集)》系统地阐述了书法美学的基本原理、形式法则,并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比较研究,见解独到,引人入胜,能帮助读者对书法美的存在、价值以及书法与生活的关系、所拥有的文化含义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

    • ¥35 ¥70 折扣:5折
    • 中国书法史观
    •   ( 422 条评论 )
    • 卢甫圣 /2021-03-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本书是卢甫圣先生*的书法史著作。不同于其他的同类型作品,本书不做一般意义上的史料铺陈和时间梳理,而是着重从三个维度揭示中国书法的独特价值:一,从语意到语境,即从满足于揭示书法的抽象意义拓展为关注书法发展的语境,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阐发书法发展的规律性问题。二,从视野到视角,即不同于宏观地铺陈、告诉读者能够看到那些人和作品,更注重于揭示观察这些对象的视角与立场,具体的语境和视角将会带来对对象乃至整个书法史不同的解读。三,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通过基于具体语境,带有特定方法与视角的观察,可以捕捉在客观的历史资料背后,不同时期的人基于不同的立场、问题和个人禀赋,所作出的流动、变化的、既体现规律又充满个性的精神性解读。全书分八个章节,十余万字,精选配图三百余张,涉及作品兼顾代表性与偶

    • ¥69 ¥138 折扣:5折
    • 楚简《说文解字》部首
    •   ( 67 条评论 )
    • /2024-10-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楚简 说文解字 部首》由古文字专家、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曹锦炎教授领衔整理,旨在为楚简书法创作、篆刻实践提供优质的参照范本。 全书以《说文解字》540部首顺序编排,收录最新、最丰的代表性楚简部首文字及附属文字2500余个,涵盖14种楚简著作、139种篇目。同时附录部首序次注音表,方便读者释读与查询,是实用性极强、性价比极高的楚简研究、创作实践的工具书。

    • ¥44 ¥88 折扣:5折
    • 认识书法:沃兴华书法艺术讲义
    •   ( 568 条评论 )
    • 沃兴华 /2022-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问题化是阻止惯性思维、促进艺术发展的不二法门,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在这本书中,沃兴华先生尝试着将历史上、现实中关于书法的诸多现象问题化、明晰化,以此启发读者对书法艺术的重新认识与思考,并旨在促进书法艺术研究与创新深入发展。 全书分为四辑:辑,围绕着书法古与今、新与旧、内容与形式、临摹与创作等关系问题展开,直面当代书法创新争论中的核心话题;第二辑,通观书法艺术史上表现形式(形与势)的变化,带领读者重新认识书法风气转变之内因、过程,以及各种技法之奥秘;第三辑,聚焦民间书法这一与名家书法形成互补关系的存在,讨论我们应当如何从中汲取精神,生发出创新的火花;第四辑则为读书心得、书史札记、创作经验、书法评述等的分享。附录 学术交流 ,乃作者与读者、友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书画基本丛书·宣和书谱 宣和画谱
    •   ( 95 条评论 )
    • [宋]佚名 撰;林宗毛 点校;曹旭 审定 /2023-06-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宣和书谱》是宋徽宗宣和年间编纂的宫廷所藏书法作品的大型著录文献,主要收录魏晋至赵宋书家一百九十七人,书帖一千三百四十四幅。《宣和书谱》于书法各体都作叙论,叙述其起源、发展、代表人物等。叙论之后,以世代为序,系以历代书家小传及其代表作品。该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更使得此书在体制上似一部魏晋至赵宋间书家的通史。通过这部 通史 ,魏晋至赵宋间书家的因袭传承、书迹的流播演变、书风的时代迁移,后人都能一览无遗。因此,《宣和书谱》无论是对于研究我国北宋及其以前的书法发展和书帖流传,还是对于研究我国书法专科著录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 《宣和画谱》是宋徽宗宣和年间编纂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大型著录文献,主要收录上自魏晋,下至北宋的画家二百三十一人,绘画六千三百九十六轴。《宣

    • ¥79 ¥158 折扣:5折
    • 中国书法散论(熊秉明文艺三书)
    •   ( 69 条评论 )
    • 熊秉明 著 /2024-05-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收录除《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之外熊秉明先生关于书法的精彩文章,集中阐释了其关于中国书法的观点,分为书道 书艺、作家 作品两部分,书道 书艺部分从宏观层面探讨书法与人、书法的重要性等,作家 作品部分对书法作品、书法家进行精彩点评,如颜真卿、张旭、王羲之等的书法特点以及《兰亭序》《古诗四帖》等作品的独特魅力。

    • ¥31 ¥62 折扣:5折
    • 历代名家尺牍精粹 王铎尺牍
    •   ( 1204 条评论 )
    • 薛元明 /2017-06-30/ 河南美术出版社
    • 《王铎尺牍》为历代名家尺牍精粹中的一本,收录了王铎的部分代表性作品,并附释文及综述文章、后人评论。我们精选底本,并充分利用现代高度发展的印刷技术,精心校核,原色印刷,这更有益于临习者更准确地体会与欣赏,以获得学习的门径。 本书适合不同层次的书家、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本书装帧典雅,印刷精美,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 ¥18 ¥36 折扣:5折
    • 怎样临帖:外二种(书法初学者的入门之书)
    •   ( 4642 条评论 )
    • 邓散木 著 /2020-05-01/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本书包括《怎样临帖》《书法百问》《欧阳结体三十六法诠释》,为邓散木撰写的书法入门之书。《怎样临帖》从执笔、运笔、摹与临、读帖、时间的安排、临帖应注意的问题、选帖与换帖、各家的特征和写法、书写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碑帖简介等十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临帖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详略得当,切中肯綮。《书法百问》由邓散木生前列就提纲,其女邓国治从其著作中摘选相关文字补文而成,全书罗列了100个书法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做了详细的解答,涵盖范围全面,问题具有针对性,是一部较好的书法入门读物。《欧阳结体三十六法诠释》是对《欧阳结体三十六法》中总结的 排叠 避就 顶戴 穿插 向背 等三十六条汉字书写结构的规律和法则的注释,并插配了相关的图释,诠释详细,图释精准,对学习书法者研习字体结构大有帮

    • ¥14.4 ¥28.8 折扣:5折
    • 形势衍——书法创作论之二(沃兴华书法论著集)
    •   ( 1330 条评论 )
    • 沃兴华 著 /2019-0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论述了书法构成中的三个层次,即点画中的形和势,结体中的笔势和体势,章法中的时间节奏和空间造形,并以历史的眼光,分析了米芾、徐渭、董其昌、王铎书法作品中对笔势与体势相统一的探索和表现,以及作者本人在书法临摹与创作中对时间节奏与空间造形的追求。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作者认为书法创作的方法就是在笔法基础上的形势变化。

    • ¥26 ¥52 折扣:5折
    • 订正六书通
    •   ( 25 条评论 )
    • (明)闵齐伋 辑 ,(清) 毕弘述 篆订 /2024-12-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订正六书通》,原名《六书通》,明末闵齐伋撰,后经毕弘述撰定付梓印行,因以 订正 冠诸原书前,易名《订正六书通》,大致仿《金石韵府》之例,以《洪武正韵》部分,编次《说文》,而以篆文别体之字类从于下,是一本保存字体、研究汉字字体演变及书法篆刻的工具书,是古文字研究和书法学习的重要资料。此书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字的不同形体,尤其是此书引用的古器物和秦汉印章,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古体字,能够为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订正六书通》行世后,毕弘述之孙毕星海在嘉庆年间又广收博采,成《六书通摭遗》,补充了前代字书﹑器物以及当时人的研究成果,成为《订正六书通》的有益补充,使《六书通》得以完璧。本书包括《六书通》和《六书通摭遗》。我社曾于1981年以清光绪六年(1878年)刻本为底本影印出版,此后

    • ¥84 ¥168 折扣:5折
    • 论斗方创作——书法创作论之三(沃兴华书法论著集)
    •   ( 813 条评论 )
    • 沃兴华 著 /2019-0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自足于自身创作实践,分析了斗方作为受展示空间变化而产生的新颖幅式,章法的表现性是创作的重点。具体到图式斗方,作者以先章法、次结体、*后点画的次序,以及分析和比较图式斗方与文本式斗方创作的整体/局部、开放/内敛等方法的差异,对图式斗方的创作过程进行了探讨。此外,作者还论述了自身对于书法内容与文字内容相统一的 书文合一的图式斗方 的创作探索。

    • ¥24 ¥48 折扣:5折
    • 书法技法与观念十讲
    •   ( 982 条评论 )
    • 洪厚甜 /2020-09-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本丛书旨在通过当代实力派书家的现身说法,帮助读者解决书法创作中的技法问题和观念问题。当代书法在技法方面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当代很多实力派书家都作了很多探索,也都有各自的 独门绝技 ,我们约请他们来分享自己数十年来探索而得的 绝技 ,以期有益于读者诸君。考虑到不是每一位有志于书法的年轻学书者都有机会当面向名家请教,我们选取了书法学习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 讲坛 的形式将名家的私人课堂分享给大家,为读者讲解书法实践中技法及观念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语言生动活泼,并力求深入浅出,是针对中、高级书法读者的参考图书。 《书法技法与观念十讲》是根据洪厚甜先生的讲课稿整理而成,分为 学书的理念和境界 楷书学习概述 楷书学习概述 当代书法漫谈 认识魏碑 书法章法解析 书法的内在精神 学书的思维与眼界 如何提升

    • ¥39 ¥78 折扣:5折
    • 简帛书法大系·肩水金关汉简书法(合集)
    •   ( 192 条评论 )
    • 张德芳 王立翔 /2020-06-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肩水金关为汉代烽塞关城,是当时进出河西、南北交通的咽喉。肩水金关出土汉简包括大量出入关文书和军事屯戍的记载,还有大量涉及当时西北边地政治、经济、文化 交通、民族、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两汉西部边疆的*手资料。 从书法艺术上讲,简牍文字跨越数百年,其中包含的各类书体如小篆、古隶、八分、隶草、章草、今草等等,既是我们观摩欣赏的书法艺术珍品,又是书法爱好者临摹传承的范本,还是研究汉字演变和书法史的实物资料。本书为《肩水金关汉简书法(合集)》,精选可供临写的包含各类书体的肩水金关汉简约三百支,作为 简帛书法大系 的一种。

    • ¥140 ¥280 折扣:5折
    • 庞中华三字经·楷书
    •   ( 103 条评论 )
    • 庞中华 /2018-03-01/ 时代文艺出版社
    •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蒙学教材,因语言精炼,句式整齐,上口易读而深受后人推崇。其三三成句,留下了很多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全文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开篇,借用了孟子的 人性善 和孔子的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的主张,从而说明后天的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随后,从人伦纲常、忠孝仁义,到五谷六畜、四书六经;从国运兴衰、朝代更替,到励志劝学、鞭策警醒,凝炼了几千年的文化常识和理论思想。本字帖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内文的反复摹写,并附有对应的文意解读,既有利于学习者诵记原文,也有助于加深理解。希望您能在领略中国古典文学之美的同时,练出一手漂亮的硬笔楷书。

    • ¥8.3 ¥15 折扣:5.5折
    • 书谱
    •   ( 1681 条评论 )
    • (唐)孙过庭著 /2013-1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博雅经典:书谱》重在论文,以阐述《博雅经典:书谱》奥赜为旨,对孙氏书法艺术成就不作过多分析,书中所附《书谱》原文妙迹俱在,无须再置一喙,仅于书中讨论有关行笔 迟速 以及 兼通 精熟 等问题时,适当引用《博雅经典:书谱》墨迹以阐释孙氏相关理论。 孙过庭编著的《书谱/博雅经典》是书法史上罕见的书文并茂的作品,在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两个方面都为后世立下标杆。《书谱/博雅经典》对这一经典著作进行注解、翻译,并配以相关图片,孙过庭《书谱》墨本亦附每节后。《书谱/博雅经典》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9 ¥18 折扣:5折
    • 赵孟頫闲居考(艺术史:事实与视角系列,重建许多被传记删削省略的赵孟頫生平)
    •   ( 890 条评论 )
    • 赵华 /2020-12-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艺术史的研究著作。研究以赵孟頫三次闲居为主要线索,分别为告罪闲居、告病闲居和告老闲居。其中告罪、告病都是《行状》等传记所回避的,也是历来研究所缺乏的内容,对了解赵孟頫思想发展、转变极有意义。本书分为3章6节,引用作品274件次,图片130幅,quan景呈现了赵孟頫闲居的生活片段,基本算是一部 半传 。本书更多地使用了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证据和方法,重建了很大一部分被传记删削省略的赵孟頫生平,又使用了风格分析、印鉴分期、称谓分期等新的研究方法,对于赵孟頫作品重鉴和考年有重要意义。

    • ¥38 ¥76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