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三册,收录海外所藏敦煌文书中最具书法艺术价值的十件作品。第一册含六件墨迹,以唐人临本居多,兼顾唐至五代时期写本,取法王羲之、智永等名家;第二册含三件拓本,为唐太宗、欧阳询等名家书写,且均为传世孤本;第三册为柳公权书《金刚经》拓本。作品书体覆盖楷、行、草诸体,时代跨度自唐初至五代后梁,展现了唐五代书法的多样化风貌。
书法是抽象的艺术吗? 书信的收藏与传播,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怎样的独特意义? 生活在以硬笔字和美术字为主体的文字环境中,频繁地受到这些视觉刺激,我们的视觉系统中是否会留下记忆的痕迹?这种痕迹是否会影响我们的审美趣味? 本书精选了书法史学者白谦慎教授发表于不同时期的论文22篇。其中收录了他40多年前发表且不时被援引的处女作《也论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以及考察仔细、探讨深入的《1886年吴大澂在吉林的文化艺术活动》等。增订版重新梳理内容体例,修订讹误,删去5篇文章,新增收入8篇文章,占全书近三分之一篇幅。 从中国现存蕞古老的书信简牍到王羲之的《行穰帖》,从对联到篆刻,从八大山人、傅山到吴大澂,本书既涉及明末清初、晚清、20世纪书法研究,还探讨了书法研究方法与海外书法研究情况;既关注个体书法作品与书
《方寸万象:新见中国古代玺印封泥陶文集粹》 ,由古文字学家、一级教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 刘钊 ,古玺印收藏家、西泠印社副秘书长、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 许雄志 共同主编,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石继承 协编。 两位主编以 真、精、新 为标准,特邀国内藏品方向各有特色的15位知名玺印藏家,精选最具玺印 各时代风格代表性 、最有 崭新研究意义 、覆盖中国古代 玺印 2000 年面貌 的153件经典标准器!以 数百倍至千倍 的放大倍率全新拍摄,力求揭示真实、原始、专业、高清的 未曾看清 和 未曾看见 的古代 玺印、封泥、陶文 !
晋唐五代宋元古书画是中国无比灿烂的古文明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审美,是一个民族的眼光、智慧,不可等闲视之。无论是哪个国家、民族, 如果在审美上先行一步,就会在文化上占得先机。世界文明的历史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作为中国悠悠千载的优秀古书画,是国之瑰宝,是大国实力,其意义和影响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估的。本书收录具有代表的晋唐五代宋元山水、书法作品,将审美引入古书画的鉴定过程,主张应认真看画,看懂画,从审美的角度和方法揭示作品的内在性、艺术性和独特性。本书以具体作品的列举来说明审美至鉴定的统一过程,是古书画爱好者的鉴定实操荐读图书。
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恬静,朴拙圆满,浑若天成, 独具一格。此书是弘一法师代表性书法精品之一,骨格清朗,笔划凝练疏阔,清淡自如,一气呵成。本书以线装形式,高清影印出版,以飨书法爱好研究者,具有珍藏价值。
本书首次以金文发展脉络,汇编10余家国内重量级博物馆藏,完整梳理了良渚到汉代3000年从刻画符号到鋳、凿金文的发展衍变,全面展示了23件商代到汉代的器物铭文,如铭文堪称西周标准字体的代表器物 史墙盘;目前已知最大的商周时期青铜簋 ?簋;铭文篇幅最长的青铜簋 兴簋;首次出版的楚怀王时期的鄂君启金节等。全面梳理5000年金文演变、研究、考据、书写的过程,近1800字铭文高清细节,逾3000字青铜铭文完整呈现,铭文笔画形态和鋳凿、凿刻等各方面细节得到充分展现,是一部脉络清晰的高清金文书法图录。 此外书中还梳理了自清代青铜器大量出土以来,金石学家对大盂鼎、大克鼎、散氏盘等青铜重器全形拓和铭文拓本,并结合晚清以来著名书家对金文的临摹、创作等图像信息,以金文的角度梳理中国文字的演变之路,让读者了解金文这一中国汉字体
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 系列丛书精选历代公认成就高、影响力大的书法名家代表作,从秦汉篆隶到唐宋楷行,涵盖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名作。选用中国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图书馆等处珍藏的传世善本、早本、孤本碑帖,完整保留序、跋、题签,高清彩印,原色、原大、原貌呈现,极具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随书附赠高校书法专家撰写 书法欣赏与临习指导 ,指引临习门径。 《颜氏家庙碑》,唐建中元年(七八○)七月刻立。颜真卿撰文并楷书,李阳冰篆额。四面刻,前后各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两侧各六行,行五十二字;篆额三行,共六字。额阴刻《宅堂记》,楷书,十行,行九字。碑石原在长安敦化坊颜氏家庙中,宋太平兴国七年(九八二)李准移置府城,重立于文庙中,今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此碑是颜真卿为其
赵朴初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风月同天:赵朴初书法艺术撷英》是上海博物馆为 纪念赵朴初逝世25周年 所编写的精装书法作品集。赵朴初在书法上对晋唐宋明时期书法都作了研究,尤致力于宋代苏东坡及魏晋二王。他的学养和高尚的人品和修养使得他的书法饱满奔放、隽秀浑厚、俊拔清新、雄肆凝重。赵朴初一生勤于翰墨,临池不倦,每日临池,未曾或辍,数年积淀,成就了 赵体 的书法艺术。他的书法以行楷书擅长,脱胎于李北海、苏东坡,字的体势向右上方倾斜,结构严谨,笔力劲健而又有种雍容宽博的气度,隐隐透出一种佛家气象。本书装帧设计精美,印刷品质较高。内容精选了一百余幅亲属捐赠的赵朴初先生珍贵书法手迹,反映了赵朴初先生在佛教方面的工作,以及他的智慧与修养。彰显了他爱党爱国、弘法利民的博大胸怀。其中
该系列丛书全面展示了我国摩崖石刻书法的精彩面貌,书中所呈现的石刻书法作品,属于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的书法字体,可谓兼容了篆、隶、魏碑等数种书风。它们以碑刻形式,用直观语言为读者展现了南北朝及隋代生动多变的书法艺术风貌。石刻经字大如斗,历来被称为 大字鼻祖 榜书之宗 。这些石刻大字作品将大字应有的气势和小字具有的周到很恰当地表现出来,是原貌再现的版本。同时作者从书法美学角度对作品的艺术风格加以解析,使本书成为书法研究者和爱好者临习与研究的参考。
该系列丛书全面展示了我国摩崖石刻书法的精彩面貌,书中所呈现的石刻书法作品,属于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的书法字体,可谓兼容了篆、隶、魏碑等数种书风。它们以碑刻形式,用直观语言为读者展现了南北朝及隋代生动多变的书法艺术风貌。石刻经字大如斗,历来被称为 大字鼻祖 榜书之宗 。这些石刻大字作品将大字应有的气势和小字具有的周到很恰当地表现出来,是原貌再现的版本。同时作者从书法美学角度对作品的艺术风格加以解析,使本书成为书法研究者和爱好者临习与研究的参考。
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恬静,朴拙圆满,浑若天成, 独具一格。此书是弘一法师代表性书法精品之一,骨格清朗,笔划凝练疏阔,清淡自如,一气呵成。本书以线装形式,高清影印出版,以飨书法爱好研究者,具有珍藏价值。
《历代名家书法珍品》丛书共32册,精选历代书法名家精品,如王羲之《兰亭序》、《十七帖》,孙过庭《书谱》、草书《千字文》等代表作。采用大8开,高清全彩影印,锁线装订,*限度地发挥图书的鉴赏功能。
本书收录的唐程夫人塔铭三种,唐文明元年(六八四)十月五日刻。楷书,十五行,行十五字,撰书人不详。石斜断为二,佚石上大角,开成 行存 ,末行存十三字的斜角残石。石旧在陕西西安,今佚,另有翻刻数种。此铭书法深得王羲之、王献之精髓,又具褚遂良书法风范,与唐代《王居士砖塔铭》异曲同工。本书图版选用过云楼旧藏唐程夫人塔铭三种合册,三种分别为原拓剪裱,原拓整纸与翻刻剪裱,三种合册中有一件整纸本。唐程夫人塔铭存世本就不多,此件塔铭原石整拓未剪裱本,是现今发现的 套,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米芾,又称米南宫,书法史上 宋四家 之一。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 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米芾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收藏宏富,涉猎甚广。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深,成就以行书为。此帖为米芾的天衣禅师碑初稿墨迹本,资料珍贵,由汉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上海大学出版社编写出版。可供书法专业人士及书法爱好者学习参考,有利于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