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传世墨迹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王铎是明末清初狂放书风的收尾者。王铎狂放书风对赵孟頫以来 温柔敦厚"的吴门书派审美体系构成了极大冲击,直接影响了清代书法的审美。本字典将王铎书法作品结集,以字头为单位编排,注明所选字迹出处,并附有拼音索引、笔画索引,方便检索。入选书迹均采自各大博物馆馆藏标准件作品,因此是真伪甄别、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书法爱好者查检字体的实用工具书和行草书临摹创作的范本。
文徵明(1470 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行书小楷。其书风温润秀劲,温文儒雅,是吴门书派的开创者。其书法研习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传世墨迹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行书有《南窗记》《诗稿五种》《西苑诗》等。本字典将文徵明书法作品结集,以字头为单位编排,注明所选字迹出处,并附有拼音索引、笔画索引,方便检索。入选书迹均采自各大博物馆馆藏标准件作品,因此是真伪甄别、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书法爱好者查检字体的实用工具书和行草书临摹创作的范本。
《宋拓集王羲之圣教序碑:刘正宗本》由西安碑林博物馆编
《行书集王圣教序五种》是我社“条称体”系列图书又一新增品种。该系列已出图书有:《小楷洛神赋十三行五种》《楷书九成宫醴泉铭三种》《小楷灵飞经五种》《小楷乐毅论五种》《小楷孝女曹娥碑五种》《小楷黄庭经五种》《大字麻姑山仙坛记三种》《篆书说文解字部首四种》《篆书千字文五种》,等等,目前已出14种。本书选用了《集王圣教序》的五种经典版本:崇禹舲藏本、朱卧庵本、赵孟临本、董其昌临本、查声山临本,书后附有释文点校,历代集评,利于读者识读和学习。本书延续了“条称体”系列的经典特色:高清原迹,排比条陈,一本抵多本,方便读者比对、研习和书法实践,让学书者在细节中精进。
本书是《中国砚文化》系列图书中的本,是把砚和相关活动上升到艺术理论高度的一种尝试,是传统砚文化的继续和深入。本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章节的内容:一、砚雕的历史、古代砚雕的流派及传承和发展;二、砚的基础知识,包括砚的构造、经典的砚式和传统砚式的主要要求;三、砚的制作,制作的前期准备、工艺流程以及如何包装;四、砚雕的艺术构成,艺术砚的设计与制作、不同类型的艺术砚的处理手法;五、相关砚雕的图片赏析。《砚雕》例证丰富,文字通俗,图片精美,全面介绍了砚雕历史、砚雕知识与砚雕技艺,兼具知识性与实用性,对砚雕工作者、砚台爱好、收藏与研究者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丛书之一。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本书收《薛绍彭墨迹选》,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薛绍彭杂书卷,计有其杂书四帖。其一为《雪顶山诗帖》,其二是《上清连年帖》,其三《左绵帖》,其四《通泉帖》。此卷纵二十六点一厘米,横三百零三点五厘米。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有薛绍彭书《元章召饭帖》,纵二十八厘米,横三十八点四厘米;《昨日帖》,纵二十六点九厘米,横二十九点五厘米;《伯充太尉帖》纵二十三点六厘米,横二十九点七厘米;《危涂帖》,纵三十一点八厘米,横六十点一厘米;《诗帖》,纵二十七点三厘米,横计六十二点七厘米。此外,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件薛绍彭书《大年帖》,纵二十五点
《破邪论序》,传虞世南撰并书,其书用笔刚柔相济,结体变化丰富,整体予人以端静肃穆而不失自然灵动之感,在书法目前占有重要地位。本书汇集了《破邪论序》六种,分别为越州石氏本、金农观款本、张廷济跋本、项元汴藏本、《停云馆法帖》摹刻本以及传王宠临本。
《龙门二十品.上》由艺美联主编
《金文书法大系》是上海书画出版社历时十年,对目前已知公私藏金文原拓进行全面普查、整理,以原色、原大高清图像、高清印刷技术呈现金文的千姿百态。第一辑首先推出一九四九年前出土青铜器的铭文拓本共计 752 件,按照金文时期发展及风格艺术多样性,分为商晚期、西周早期、西周中期、西周晚期、春秋战国各一册。收录有陈介祺、吴大澂、端方等晚清金石名家所藏珍稀拓本,又有晚清周希丁、近代马子云等传拓名家手拓本,也有如毛公鼎、曶鼎、秦公簋等稀见、首见拓本。每册还将精选少量青铜器铭文实物图像与拓本对照置于册前,二者互为参照,可直观感受金文的独特韵味与笔画之美。该书集资料性、鉴赏性、实用性于一体,是古文字研究者、书法临习者案头推荐,是金文书法在当代传承与弘扬的又一力作。
《中国碑帖名品:邓石如书法名品》是《中国碑帖名品》丛书之一,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编。精选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著名碑帖影印出版,分篆书、隶书、真书、草书四册。《中国碑帖名品:邓石如书法名品》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法帖。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临摹。
《北宋 米芾行书二十五种》由[北宋]米芾书
将历代名碑名帖通过软件技术做成字库,集成春联、喜联、寿联等吉祥对联,配合了扫描二维码就能收看视频教学的读物,每个对联教学旁,均可扫码,可迅速链接视频,播放书写示范及笔法讲解。本书根据碑帖固有的法度,优选原碑帖中相关笔画和部首进行严谨的组拼,力求还原碑帖的本来面目,使其完全灵活地运用到书法创作中。
肩水金关汉简包括了大量的出入关文书和军事屯戍的记载,还有大量涉及当时西北边地政治、经济、文化 交通、民族、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两汉西部边疆的靠前手资料。从书法艺术上讲,简牍文字跨越数百年,其中包含的各类书体如小篆、古隶、八分、隶草、章草、今草等等,既是我们观摩欣赏的书法艺术珍品,又是书法爱好者临摹传承的范本,还是研究汉字演变和书法史的实物资料。本社选编了《肩水金关汉简书法》四册,精选可供临写的包含各类书体的肩水金关汉简约三百支,作为“简帛书法大系“的一种,希望对简牍书法爱好者鉴赏临摹有所裨益。
“原作坊·中国书法”是湖山书画编撰的一套特色字帖。此套字帖专门收录古代书法目前的行草书名作,并以经折装的形式再现字帖原作大小,让人如临馆藏书法实物,方便读者欣赏行草书作品的整体章法、气息,也对研究工作大有裨益。此套字帖印刷清晰、价格实惠、装帧新颖,出版以来获得了许多读者好评。《米芾吴江舟中诗》米芾撰并书。该卷为纸本墨迹,纵31.3厘米,横559.8厘米。凡四十四行。现藏于美国梅多鲍利坦美术馆。此卷为米芾自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述在吴江江上逆风行舟,雇请许多船工来牵拉。因为太吃力,船工“百金尚嫌贱”,后来添了工钱,终于“一曳如风车”,但船工们“叫啖如临战”,可见与大自然搏战的艰辛。此卷笔调清新朴雅,劲健洒脱,看似随意自然,实则内含法度。
玉门关汉简是玉门关遗址(亦称“小方盘城”)及周边烽隧发掘出土的汉晋简牍729枚,内容涉及玉门关位置、出入关制度、中原与西域关系、西北边防制度、丝路交通等,可弥补过去敦煌出土汉简的诸多内容,对玉门关址的探索以及两汉玉门关功能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玉门关汉简时间跨度长,书体多样,内容丰富,我们精选了其中书法优美、保存完好的简牍约一百五十支,可作为书法爱好者临习使用。第一册为精选玉门关汉简。本书包括有原大简、放大简,附有释文,装帧考究,厚薄适当,价格平实,图版精美,是临习和研究汉简书法的不错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