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大字典》收录3000多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作为字头,收录上起晋朝下至清末的历代书法家行书书例33000余个。 字头后附列相应的汉语拼音、繁体字、异体字以及简要释义。字头下汇集该字的名家行书书例,书例下方依次标注朝代、作者及出处。 全书采取横式排列,正文前有部首检字表,方便读者检索查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字典按照《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检字法编纂,所收草字以汉晋简牍为主,酌收部分帛书和残纸。 本字典所收草字主要从原影印本中选取。为保证所选草字清晰易识,有少量选取摹写本。由于草字原迹字形较小,不便读者鉴赏和学习,所以本字典所收草字的字形在保持原迹风貌的前提下,作了适当的放大处理。 本字典所选草字,笔法上基本上以钩环盘纡的使转之法为主,字法则是与传世的章草 结构比较接近,以便读者把握草书流变的历史。本字典草字大致按时间顺序排列,在各草字之下皆注明其出处。本字典共收字头一千五百多个,例字合计一万有余。
名碑名帖·完全大观--2-··怀仁集王书圣教序 2
西泠印社印谱藏珍图书依托西泠印社大量的社藏印谱,选择优代表性的人物,遴选他们印中精品,分册出版,为广大篆刻爱好者提供学习篆刻艺术的优良范本。西泠印社编的《西泠后四家印谱(精)/西泠印社印谱藏珍系列丛书》西泠四家印谱包括陈豫钟,陈鸿寿,赵之谦,钱松四位浙派篆刻大家的作品,共计400于方。陈豫钟工书法,喜收藏,通小学,金石学家,篆刻师法丁敬,秦汉。讲究虚实,在繁简中得平衡。陈鸿寿篆刻追秦汉,旁涉丁敬,黄易等人。浑厚扑老,古拙中有神采,赵之琛篆刻师法陈豫钟,又取换衣‘奚冈’陈鸿寿之长。钱松,通金石,工书法,篆刻切中带削,及富金石韵味。
《篆艺字典》是一本汇集甲骨、钟鼎、石鼓、竹简、瓦当以及明清以来书法篆刻中*艺术价值的篆字的字典。作者侯德昌以书家眼光,从审美角度,亲自摹写,收入汉字1310个,篆字13592个,并精心设计了300多枚印章,让人在欣赏古文字结构美的同时,又可以见其学、见其才、见其志、见其人, 成教化、助人伦 。 199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以手稿形式约定出版,定名为《篆书艺术》,成书出版后,得到张仃、黄苗子、许麟庐等老一辈书画家的高度评价,受到了读者欢迎,连续再版三次。2003年2月,河南美术出版社以《篆艺通典》再次出版。此次人民美术出版社再次以《篆艺字典》出版,清新明快的设计风格,让这本古文字艺术的工具书更焕发出新的生机,更适合新时代的审美需求。相信它对书法家、装饰艺术家,书法爱好者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启发作用。对我国书法
《李阳冰谦卦碑》由艺美联主编
本书为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王铎傅山行草书字典》,《王铎 傅山行草书字典》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编撰,集王铎、傅山二人的行书、草书字范,是一部内容详实的书法工具书。 “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囊括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从“二王”至明清各家,搜罗各朝*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行草书,以字典的形式汇编成册,方便读者查阅。本套丛书不仅包含历朝经典书家,还汇聚了书家各个时期的经典书迹。 王铎( 1592-1652 ),明代书法家,字觉斯,号嵩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传世墨迹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傅山( 1607-1684 ),明书法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山西太原人。书学赵孟頫、董其昌,刚健有力。王铎、傅山对草书发展独树一
本书是"历代名家尺牍精粹"丛书中的一种。本书是明代文人屠隆的尺牍合集,从《屠隆集》收录的尺牍中选择部分文学性、可读性较强的,予以详尽注释,并对尺牍的内容进行串讲,点评考证背景,交代人物关系,分析内容,使读者在无障碍阅读的基础上对每篇尺牍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并感受屠隆尺牍的语言文字之美,从而对屠隆其人及其作品有一定的认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而且位居“宋四家”之首。苏轼“尚意”的书法审美观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自然洒脱的书法风格,对当时和后世的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书在吴让之篆刻作品基础上编辑整理而成,共收录吴让之篆刻作品字例五千八百四十六个,附吴让之篆刻作品一千四百零四方。本书篆刻字例下附有编号,以对应书后附录的篆刻作品,明确所收字例在原印中的具体位置,方便读者查检。本书的检索方式参照《新华字典》,采用拼音检索及笔画检索两种方式,供不同习惯的读者查阅。
流沙河先生乃蜀中大才,集现代诗人、老派文人、旧学通家于一身。老先生在成都某茶楼讲《诗经》、说《庄子》、解汉字的场面一度火爆,俨然网红。 其实,最能体现流沙河先生才华与学养的是他的绝活手书楹联。他的书法,弱美典丽,瘦劲挺拔,俊朗风流,潇洒出尘;他的楹联,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古今搭配,雅俗共赏,出人意表又合情合理,上下映照则妙趣横生。 流沙河先生夫人吴茂华女史把先生创作的几百幅手书楹联做了甄选,并按“读痛快书”“观灿烂星”“做蝴蝶梦”“哭笑成诗”“好古敏求”分成五辑,并增附录,遂成此书。其中不少楹联附有《拙联丛话》,乃先生对楹联的解读,篇幅短巧且涉笔成趣,引人入胜。 忙碌而焦躁的当今国人有空闲览,或有澡雪精神、安顿身心之功效。
《中原彩陶文化西传哈密研究》由《中原彩陶文化西传哈密研究》编辑委员会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而且位居“宋四家”之首。苏轼“尚意”的书法审美观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自然洒脱的书法风格,对当时和后世的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书为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文徵明行草书字典》,《文徵明行草书字典》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主编,集文徵明行书、草书字范,是一部内容详实的书法工具书。 本书为“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该系列囊括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从“二王”至明清各家,搜罗各朝*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行草书,以字典的形式汇编成册。不仅包含历朝经典书家,还汇聚了书家各个时期的经典书迹,方便读者查阅。 文徵明书法研习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传世墨迹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行书有《南窗记》、《诗稿五种》、《西苑诗》等。 本书为作者在多年工作实践中搜集完成的文徴明书法作品整理成字典,以字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传统法式,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其中,收录汉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书法,包括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不《中书帖》等。
“了如指掌书法”系列教材由高效入门、高效训练、高效创作三个阶段组成。编写思路是让人有次第的系统学习书法。从笔法、结构、章法、文字学启蒙,到碑帖文章内容与整体书写技法的综合训练,再到成语、对联、诗词集字创作。虽平凡,却暗藏文化大脉,循序渐进地把书法置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训练当中。不再孤立地一笔一画呆练,体会书法与文化相关,字与文情词义相发,人与古哲幽思相会,渐至笔墨润泽,德艺俱美之境。 龚鹏程、赵安悱主编的《了如指掌书法高效训练(柳体)》是对柳体楷书原碑帖进行临摹教学,以锤炼书法技巧。
本书为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祝允明陈淳行草书字典》,《祝允明 陈淳行草书字典》有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编撰,集祝允明、陈淳二人的行书、草书字范,是一部内容详实的书法工具书。 “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囊括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从“二王”至明清各家,搜罗各朝*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行草书,以字典的形式汇编成册,方便读者查阅。本套丛书不仅包含历朝经典书家,还汇聚了书家各个时期的经典书迹。 祝允明( 1460-1527 ),字希哲,号枝山,工书法,狂草颇受世人赞誉,传世作品有“六体书诗赋卷”、“古诗十九首”等。陈淳( 1483-1544 ),字道复,后以字行,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书画从文徵明,用笔谨严,点划凝厉,萧散闲逸。 本书为作者在多年搜集完成的祝允明、陈淳书法作品集。以字头为单位编排,
本书为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宋四家行草书字典》,《宋四家行草书字典》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主编,集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的行书、草书字范,是一部内容详实的书法工具书。 “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囊括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从“二王”至明清各家,搜罗各朝*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行草书,以字典的形式汇编成册,方便读者查阅。本套丛书不仅包含历朝经典书家,还汇聚了书家各个时期的经典书迹。 蔡襄( 1012-1067 ),字君谟,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等。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传世墨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等。黄庭坚( 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人。擅文章、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