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本系列书从欧体楷书的笔法笔画、偏旁部首、字体结构及作品章法这4个方面向读者展开了具体详尽的讲解,将原碑原贴高清还原,与作者教学的示范字体做比较,分别提炼出笔法笔画、偏旁部首、字体结构及作品章法这4个部分的书写要点和难点,而且每部分都独立成册讲解更细致,可供不同的读者选择,并配置了与文字同步的二维码示范视频,使之成为一种立体化的书法教学载体。
颜真卿(709-784),字清臣,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 颜平原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 颜体 楷书,对后世影响极大。本字典将颜真卿书法作品结集,以字头为单位编排,注明所选字迹出处,并附有拼音索引、笔画索引,方便检索。入选书迹均采自各大博物馆馆藏拓本作品,因此是版本甄别、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书法爱好者查检字体的实用工具书和行草书临摹创作的范本。
《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本书以《曹全碑》为蓝本,介绍了隶书的笔法笔画、偏旁部首、字体结构及作品章法这4个方面,向读者展开了具体详尽的讲解,将原碑原贴高清还原,与作者教学的示范字体做比较,分别提炼出笔法笔画、偏旁部首、字体结构及作品章法这4个部分的书写要点和难点,而且每部分都独立成册讲解更细致,可供不同的读者选择,并配置了与文字同步的二维码示范视频,使之成为一种立体化的书法教学载体。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封鲁郡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李希烈叛乱,被害。世称 颜鲁公 。工文词,尤善书法。楷书雄浑,人称 颜体 ,其行草作品《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争座位帖》称为 颜书三稿 ,以纸本和刻本形式保留至今。 三稿 的创作背景均不相同,也体现在境遇下颜真卿的书写状态。 本书为我社碑帖名品的又一全新主题 全本实临解密系列。此系列的第四本为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争座位帖》实临解密,作者翁志飞作为中青年书家代表具有较高的临摹创作能力,全书通过一比一实临与原帖比对出版,共计115条,每条后均附有临摹的视频,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以达到实物图书配合视频教学的目的。 本书由前言、单字解析、实临对照、临摹范本四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通过文章梳理颜真卿生
启功先生早年曾拜吴镜汀为师,临习大量古人画作,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构图严谨,手法生动,色彩鲜明,韵味悠长,尤其擅长山水竹石,极富传统文人画的意趣。启功先生的画作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便得到社会的认可,他的画法大量汲取了宋元书画大师的风格,同时又渗透了古代皇室的宫廷画法,对中国文人画的继承和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竹石图是启功先生擅长绘画的题材,本书着重介绍启功先生画竹的技巧和画法,用大量篇幅展示中国画竹的技巧、规矩和方法,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书画知识有很大裨益。
《石门颂》(全称为《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后世简称《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由当时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书佐王戎书丹刻于石门内壁西侧的一方摩崖石刻,是隶书书法作品。现藏于汉中博物馆。 《石门颂》歌颂了东汉顺帝时的司隶校尉杨孟文 数上奏请 修复褒斜道的事迹。整块摩崖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题额高54厘米。《石门颂》多用圆笔,逆锋起笔回锋收笔,线条沉着劲道,结字舒展放纵,体势瘦劲,飘逸自然。 《石门颂》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与洛阳的《郙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并称为 汉三颂 。
本书集学习、实践和艺术鉴赏于一体,无论是画法教学部分,还是历代绘画作品欣赏部分,乃至画作书法题跋及文字的解读等等,在文化传统气息上均取得高度的一致。 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陈玉圃先生是当代文人画家的典范,其作品笔墨韵致和意境经营都承接历代文人画传统,又不乏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儒雅格调。书中收集陈玉圃先生的写意牡丹画法、写生步骤图及新作近百幅,陈先生在书中对历代牡丹名作的点评尤为精彩,每有发人深省之语,颇值得学习者深思、玩味。 本书还配有作者完整创作视频,购买本书后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学习。它是我社*本配有作画视频的图书。
中华历代书法书法传世经典精选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篇,根据传统书法艺术的特点,按书体形式分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九册,以及经典篇章《千字文》《金刚经》《心经》等七册,收录书法作品数量可观,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书迹清晰,并配以简体释文,便于书法爱好者欣赏和临摹学习。
本套图书共六册,分别是:《楷书教程》《行书教程》《隶书教程》《篆书教程》《草书教程》《篆刻教程》。目前,图书市场上的同类书基本上是纯学术的研究读物,不接地气。本书结合技法教程阐述理论话题,将各种书体讲解透彻。作者为卢中南、叶培贵、赵宏等著名学者,具有权威性。 本书是其中一册之《楷书教程(中国书法教程)》。
本书收录王家葵先生近年来撰写的读碑笔记六十篇。作者以随笔的体裁,对古代碑文及其中提及的事件进行考证和引申,融汇了丰富的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知识,历史文献、图像材料融为一体。精细的考据和大胆的猜想,言出有据的轶闻掌故,犀利风趣的历史评说,作者以其博学与睿见,把读者带进引人入胜的碑文乾坤。 作者王家葵先生长期致力于本草文献研究、道教典籍校勘、书法篆刻品藻、金石书画考鉴,擅长在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抽丝剥茧、层层寻绎,并加以犀利风趣的历史评说。阅读本书不仅能增添对书法史的认识与理解,对开阔书法研究视角、补充书法史料、增进书法与其它学科的融通亦能有所助益。
《张猛龙碑》楷书,北魏刻石。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无撰书人。《张猛龙》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 为正体变态之崇 , 结构精绝,变化无端 。杨守敬评其书: 整炼方折,而碑阴则流宕奇特。《平碑记》云: 书法潇洒古谈,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 《九成宫醴泉铭》是贞观三年(632年)四月刻成的。魏征撰文,欧阳询执笔。用笔强劲,结体整然。既有晋人的风格,也有汉魏之风。结合了多方的长处,写出了独创的字,是达到了楷书的作品,是自古以来学习楷书的范本。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是唐代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 用笔上细如游丝,清劲峻拔,方圆兼备,保留了隶书横向翩迁的作风,行法楷书,流利飞动。粗细有度,婀娜多姿,和谐自然,有美人婵娟,铅华绰约,温婉玉润,美丽多方之称。 《颜勤礼碑》为颜真卿晚年变革创新的佳作精品。它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颜真卿生平喜欢写碑,且碑碑不同,各成特色,《勤礼碑》写于71岁的晚年,笔法纯熟,势韵骨力充沛,是其清雄宽博一路中有代表性的杰作。
吴昌硕的楷书始学唐、颜真卿,后效法钟繇,后参入黄庭坚笔意,风格别致。行草初学李邕后涉及欧阳询和米芾,又参入元明诸家趣味,又以写《石鼓文》为世所称。刚健雄劲,自成一家,晚年以篆隶笔法作狂草,天真烂漫,古朴磅礴。
1979年《马圈湾汉简》的出土,除却其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价值外,对研究书法的演变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一手资料。《马圈湾汉简》可谓汉代隶书中*为恣纵的 变体 ,其中包含了隶书。草隶、草书多种风格的样式,笔锋清晰俊逸,纤毫毕现,为研究临习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本。今选其中精佳者分类编排,放大精印,以为临习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