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名家碑帖近距离临摹卡·汉 礼器碑
    •   ( 229 条评论 )
    • 胡乐 /2025-02-20/ 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 《礼器碑》的线条质感,与东汉时期的其他隶书碑刻有着一定的差异。它属于平正端庄、俊挺宽博一路。碑文中有的字笔画细如发丝,铁画银钩,坚挺有力;有的粗如刷帚,却又韵格灵动,不显呆板。尽管线条起伏变化,但通篇看来显得很有力度。《礼器碑》结字上下紧凑,左右开张,犹如大鹏展翅,翩翩有凌云之势。碑中几乎每一字都有一笔夸张重按的笔画,古人俗称为 波磔 。《礼器碑》将笔画的粗细、方圆,笔势的动静、向背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清超遒劲,庄重典雅,高古且充满逸趣,可谓集汉隶老成持重之大成。学习隶书,最宜以此碑入手。

    • ¥36.4 ¥72.8 折扣:5折
    • 鲜于璜碑(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第十集)
    •   ( 4350 条评论 )
    • 孙宝文 编 /2018-03-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一九七三年五月,在天津武清兵高村出土一通汉碑。此碑便是著名的《鲜于璜碑》,又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其碑呈圭形,高二百四十二厘米,宽八十三厘米。碑阳、碑阴两面刻字,碑阳十六行、行三十五字,碑阴十五行,行二十五字。通碑字迹清晰,是建国立以来发现的较完整汉碑,现藏于天津博物馆。有方家评说: 此碑字体结构谨严、浑朴苍劲,含蓄沉着。 可以说,它的出土,又为当今书坛提供了一件新的难得的汉隶范本。近年来,此碑虽曾出版过几种版本,但未见其放大印本。为此,编者谨将此碑放大推出,供广大读者欣赏、临习。

    • ¥30 ¥60 折扣:5折
    • 名家碑帖近距离临摹卡·汉 乙瑛碑
    •   ( 255 条评论 )
    • 胡乐 /2025-02-20/ 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 《乙瑛碑》是汉隶最兴盛时期的典型作品。从风格形态来说,《乙瑛碑》具有宗庙之美。从技法角度看,《乙瑛碑》用笔方圆兼备,结字匀适调和,章法规矩合度。其用笔不像《张迁碑》那样多方笔,也不像《曹全碑》那样多圆笔,而是多切锋方笔入纸,顿笔圆转出锋,刚柔相济。平画表现最为明显。《乙瑛碑》与《礼器碑》《史晨碑》并称 孔庙三碑 ,历为书家所重。自欧阳修《集古录》以降,迭经著录,对后世影响很大。 本册为单字修复放大配上米字格 原帖,米字格便于临摹时精准定位各个笔画之间的间架结构,快速掌握字的结构特点。原帖方便读者读帖、背帖。

    • ¥36.4 ¥72.8 折扣:5折
    • 颜真卿书大唐中兴颂(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第十集)
    •   ( 360 条评论 )
    • 孙宝文 编 /2022-06-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在湖南祁阳县,有一条浯溪,汇入湘江唐代大历六年,溪边一处悬崖镌刻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的大字摩崖 《大唐中兴颂》。其字自左而右,计二十一行,满行二十,字径四寸余,为颜真卿六十三岁书写的精品佳作。这一高宽均逾四米的摩崖因元结的古雅雄文和颜真卿的大字杰作,及其不错的地理位置,亦被后人誉为 三绝碑 。宋代书法名家黄庭坚诗云: 大字无过《瘞鹤铭》,晚有名崖《中兴颂》。 此颂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中华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永寿宫藏有一册宋拓《中兴颂》。此本为八十三对幅,每幅两字,幅高二十九点四厘米,横十五点六厘米。一九四三年,故宫博物院曾珂罗版印行此册,现已鲜见。编者谨将此册重新拼接推出,其字迹接近原大,供读者欣赏、临习。

    • ¥49 ¥98 折扣:5折
    • 经典碑帖放大本——智永真书千字文
    •   ( 1817 条评论 )
    • 孙宝文 /2020-01-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智永,山阴永欣寺僧,名法极,人称 永禅师 ,陈、隋间著名书家,东晋王羲之七世孙。他初从萧子云学书,后继承祖法,精勤书艺,相传曾书写 真草千字文 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其传世 真草千字文 有墨迹本与刻本两种,刻本虽然 颇极精工,无复遗恨 ,但与墨迹本相比,锋芒等特点上要含混许多。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真书有王義之《乐毅论》《黄庭经》的意味,笔意精熟、气骨清健、圆劲古雅、柔中带刚,结构疏密有致、虚实相生,严整中有活泼之态;草书则字字独立,丰美匀适,没有太大的收放、起伏,也没有明显的墨色变化,显得平静、安稳,结构也相对平正,疏密没有太大的夸张,用笔精熟、委婉,字的内部线条流动感强,用笔以曲、圆为主调,有章草笔意。此帖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继承并总结了 二王 真草两体的结体、草法,从

    • ¥35.2 ¥88 折扣:4折
    • 颜真卿书法字帖大全
    •   ( 1081 条评论 )
    • 张恒国 等 编著 /2022-09-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颜真卿书法字帖大全》是一本颜体书帖合集。主要收集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重要的行、楷书名帖,为大家集中展示了颜体书法的大面貌,便于喜欢颜体的书家对颜体书法的临摹与研究。读者可以从时间发展,看到颜真卿书体的学与变,直观感受颜真卿书法的形成、发展以及艺术魅力。本书将颜真卿的字帖分为楷书与行书两个大部分,分别理出了颜真卿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碑帖,并对每一个碑帖都进行了简单扼要的介绍,让读者能够明了其创作背景与基本特点,方便大家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本书非常适合学习与研究颜真卿书法的广大读者作为学习研究资料使用。

    • ¥35.1 ¥78 折扣:4.5折
    • 孙过庭书谱-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   ( 5928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5-06-01/ 中华书局
    • 孙过庭工文辞,擅草书,师法二王,宋代米芾以为“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书谱》,孙过庭撰并书于垂拱三年(687),历来被誉为“词翰双绝”: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理论著作,也是后人学习草书之*范本。本书所刊纸本墨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38 ¥52 折扣:7.3折
    • 张猛龙碑(选字本)(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第七集)
    •   ( 1324 条评论 )
    • 孙宝文 编 /2021-03-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孙宝文编*的《张猛龙碑(选字本)》为 彩色放大本中国*名碑帖 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张猛龙碑》,北魏正光三年刻立,现在山东曲阜孔庙。碑额为楷书大字 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 。碑阳楷书二十四行,满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二行。此碑结体严谨,笔画斩钉截铁,字法险峻。本书节选《张猛龙碑》,选取曾经孙退谷、伊秉绶等人收藏过的拓本为底本,并从朱翼安藏本、王瓘藏本、崇烈称为 天下**精本 、狄平子批注本等四种拓本中,逐一选字,择优补入,为区别于其他版本,编者谨将本书称之为 选字本 。

    • ¥34 ¥68 折扣:5折
    • 衡方碑(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第十二集)
    •   ( 657 条评论 )
    • 孙宝文 编 /2021-07-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本书为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之一,收录清代孙星衍藏明拓本《衡方碑》,并参校整拓,供读者鉴赏、临习。 《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东汉建宁元年(168)刻立,原在山东汶上县,清雍正年间因水患陷落,后邑人重建,现存于泰安岱庙。碑高二百七十五厘米,碑宽一百零八厘米,碑阳二十三行,行三十六字,碑额隶书 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 十个大字。

    • ¥34 ¥68 折扣:5折
    • 经典碑帖放大本——集字圣教序
    •   ( 1132 条评论 )
    • 孙宝文 /2020-03-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唐代玄奘取经归来,便开始翻译经文。唐太宗亲为作序,太子李治为其作记。后来,长安弘福寺僧人怀仁从唐太宗内府所藏王羲之行书遗墨中集字,将太宗序、太子记以及太宗答、太子笺答、玄奘所译《心经》等五种集出。唐高宗咸亨三年由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刻,将其共刻一石而立,史称《圣教序》。此碑将唐太宗、玄奘、王羲之这三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联系在了一起,故又名 三绝碑 。此碑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因怀仁功力精凿,又是谨慎从事,终能各尽其势,充分完好地展示了王羲之书法独特的超然之美,是艺术上的一次再创造。这件珍迹风格一致、结构匀称,犹如王羲之一气呵成、亲手所书,尤其是将王羲之的书法浑然天成地荟萃在一起,更显弥足珍贵。此碑也因此成为中国历代书法爱好者*重要的教科书之一,被誉为 千古

    • ¥48.6 ¥108 折扣:4.5折
    • 金文篆法入门一一说文部首540字
    •   ( 295 条评论 )
    •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22-09-30/ 福建美术出版社
    • 本书是依据 说文部首 而编的简明金文字典,可供篆刻爱好者在初学金文时查阅、临习。既是字典,也是字帖。 《说文解字》是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是以小篆为研究对象的,由东汉许慎整理完成。许慎把汉字按字义分类归纳成540部,每部选一个字统领各目大义类,这一字即为 部首 。这540个部首是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是构成汉字的字根。自许慎创建以来,一直是研究、学习汉字的入门。本书以 说文部首 541字为内容在众多金文中选取该字为 本字 ,配以 今字 注音 释义 及 本字变体 从此部诸字 等元素,供欲学金文篆法者入门使用。

    • ¥44 ¥88 折扣:5折
    • 文徵明小楷(一)(中华碑帖精粹)
    •   ( 1395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9-05-01/ 中华书局
    • 文徵明书法以小楷成就*高。明代王世贞称 待招(文徵明)以小楷名海内 ,清代朱和羹也认为 明楷以文衡山为** 。文徵明是继王羲之、赵孟頫之后第三座小楷高峰。其小楷早年取法智永、赵孟頫、欧阳询,后深入晋唐,专以钟繇、二王为法。文氏小楷清秀超逸,温纯精绝,深受各年龄阶段书法爱好者的青睐。 本书收录文徵明小楷作品如下: 《草堂十志》,册页,纵二十三点二厘米,横二十八点四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醉翁亭记》,纸本立轴,纵五十三点五厘米,横二十八点六厘米。 《盘谷叙》,纸本手卷,高十三点五厘米,横四十八点五厘米,今藏天津博物馆。 《归去来兮辞》,册页,高十三点七厘米,横十六点一厘米,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太上老君常清静经、老子列传》,册页,高二十九点九厘米,横十一厘米,今藏天津博物馆。 《太上老君

    • ¥33.2 ¥46 折扣:7.2折
    •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   ( 1691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20-03-01/ 中华书局
    • 颜真卿(七○九 七八四),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唐玄宗开元间举进士。曾任平原太守,世称 颜平原 。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平叛后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又称 颜鲁公 。其书师承褚遂良、张旭,正书开张雄伟,行书遒劲舒和,以圆转浑厚的笔致代替了方折劲巧的人笔法,以平稳厚重的结构代替欹侧秀美的二王书体,自成一家,称为 颜体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对后世影响*的书法家。 《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唐大六年(七七一)四月刻立于江西抚州南城县,颜真卿撰并书。碑文摘录了《神仙传》中关于麻姑的传说,叙述了麻姑山仙坛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其他的神迹传闻以及麻姑山中修行者的道行。此碑据传毁于雷火,原碑拓本不存,然元、明时皆有翻刻。本书所刊为明翻

    • ¥34.6 ¥48 折扣:7.2折
    • 董其昌临集字圣教序(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第十一集)
    •   ( 616 条评论 )
    • 孙宝文 编 /2020-03-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董其昌临集字圣教序》为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系列丛书之一。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董其昌临集字圣教序》收《董其昌临集字圣教序》,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书画家。书法从颜真卿入手,后改学虞世南,又转学钟繇、王羲之,并参以李邕、徐浩、杨凝式等笔意,自谓于率易中得秀色,其分行布白,疏宕秀逸,甚具特色。民国时期,上海艺苑珍赏社曾出版《明董文敏临圣教序真迹》一书,这件墨迹是其卒年仲春之作。有方家评说他, 直至暮年,仍与古贤周游,但他只是取其外在形式,重点在继承其内在精神。 此作可谓妙在能合,神在

    • ¥30 ¥60 折扣:5折
    •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原石·拓片·程志宏临本·赵世骏临本)
    •   ( 2389 条评论 )
    • 程志宏 /2017-10-25/ 河南美术出版社
    •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系列图书是河南美术出版社在新时期将书法与新媒体结合的全新尝试。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原石 拓片 程志宏临本 赵世骏临本) 对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进行逐行逐字讲解和分析,并配合技法进行演示,生动形象,较以往出版过的图书更具使用性和学习性。该书所选《雁塔圣教序》碑石原照及拓片,摹勒精工,字口清晰,资料极为难得。另外两临本为清赵世骏临本和程志宏临本,利用丰富资料比对观察,可使读者更为全面的学习和了解《雁塔圣教序》。 每页都 配有二维码,通过扫二维码可以看到程志宏老师对此行范字精彩的临摹和讲解视频。 《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的代表作,也可说是晚年留下的杰作,粗细有致,瘦劲秀润,极富丰神,摩勒之精,为有唐各碑之冠,是适合初学者及书法爱好者和书法专业人士的*范本。

    • ¥40 ¥80 折扣:5折
    • 善本碑帖精华·普及版(08)·颜真卿书颜勤礼碑
    •   ( 191 条评论 )
    • 江吟 主编 /2022-06-16/ 西泠出版社
    •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此碑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在陕西西安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颜勤礼碑》四面刻字,现存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38字,碑侧有5行,每行37字,碑文追述颜氏祖辈功德,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的业绩。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结体端庄大方,宽绰舒展,拙中见巧;气息浑厚雄强,生机郁勃,代表盛唐审美风尚。

    • ¥44.1 ¥98 折扣:4.5折
    • 名家碑帖近距离临摹卡·前后赤壁赋
    •   ( 80 条评论 )
    • 胡乐 /2025-02-20/ 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 赵孟頫(1254 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今属浙江)人,宋末元初著名书画家。宋宗室,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 楷书四大家 ,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前后赤壁赋》二赋全帖共八十一行,其中《赤壁赋》四十六行、《后赤壁赋》三十二行,署款三行,并有苏轼像于帖首。

    • ¥34 ¥68 折扣:5折
    • 黄庭坚书诸上座帖(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第四集)
    •   ( 714 条评论 )
    • 孙宝文 编 /2022-08-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黄庭坚书诸上座帖》为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系列之一。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举进士。其长于诗词,开创了江西诗派。他曾游学苏轼门下,为 苏门四学士 之一。他仕途坎坷,多次遭遇贬谪。 在书法上,他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 宋四家 。其楷、行、草俱佳,尤善草书。自云: 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他汲取众长,力创新奇,形成了前无古人的独特

    • ¥34 ¥68 折扣:5折
    • 中国碑帖名品·王羲之王献之传本墨迹
    •   ( 1884 条评论 )
    •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3-08-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王羲之存世传本墨迹除《兰亭序》唐摹本外,还有本册所选的《快雪时晴帖》《姨母帖》《初月帖》 《寒切帖》《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 《远宦帖》《行穰帖》等法帖。这些法帖虽亦为摹本,但较真切地呈现了王羲之书法的面目。王献之的书法是王羲之书法的延伸和发展,此选其传世墨迹《鸭头丸帖》《廿九日帖》《送梨帖》《中秋帖》《地黄汤帖》《东山松帖》等虽为摹、临本,但犹可见其真面,为书法学习之上佳模板。陆机《平复帖》、王珣《伯远帖》为晋代著名书迹,在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现附王羲之、王献之传世墨迹后出版,以飨读者。

    • ¥36 ¥72 折扣:5折
    • 郙阁颂(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第十二集)
    •   ( 564 条评论 )
    • 孙宝文 编 /2021-07-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本书为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之一,收录 汉三颂 (《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之一的《郙阁颂》,供读者鉴赏、临习。 《郙阁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郙阁颂》。这一摩崖,系东汉建宁五年(172)刻于陕西略阳县析里(又称白崖)。仇靖撰文,仇紼书,为纪念汉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而书刻。刻石高七尺六寸,宽五尺五寸,文十九行,满行二十七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因修筑道路,《郙阁颂》刻石被迁至略阳灵崖寺保护起来。《郙阁颂》字大一寸七分,书风古朴。

    • ¥32 ¥64 折扣:5折
    • 石门颂(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   ( 2234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8-04-01/ 中华书局
    • 《石门颂》,全称《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汉中太守王升撰文,颂扬原司隶校尉杨孟文复修栈道之事。隶书,二十二行,行三十、三十一字不等,汉建和二年(一四八)刻于陕西褒城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现藏汉中博物馆。 此碑历来为世人推崇,或言其 高浑 ,或言其 疏秀 ,或言 纵横劲拔 雄厚奔放 行笔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 ,总之很好地统一了雄浑肃穆与自然秀逸这两种对立的美感,甚为难得,是学习隶书的佳范本之一。

    • ¥40.4 ¥56 折扣:7.2折
    • 赵孟頫书《洛神赋》三种
    •   ( 742 条评论 )
    • 赵孟頫 /2019-06-18/ 西泠出版社
    • 本书内容为元代赵孟頫书写的小楷洛神赋,折页装原大原色出版。《洛神赋》是曹植的一个名篇,在赵孟頫抄写的多个版本中,这幅应该说是*精神、*漂亮的一幅,点画精美、结体端庄,姿媚、秀丽,但又内含骨力,所谓绵里裹铁。这幅作品是他学东晋二王的一个作品,有很强的二王的风格,得二王妍美洒脱之风致,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同时,又呈现自身的追求,像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故诸家题跋如是评述此卷,李倜曰: 大令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惜乎未见其全。此松雪书无一笔不合法,盖以兰亭肥本运腕而出之者,可云买王得羊矣。 高启云: 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肆笔自

    • ¥30.6 ¥68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