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印三百品/篆刻小丛书,编者: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浙江人美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编者: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 原价 ¥32.00 出版社 浙江人美 出版时间 2016-04-01
《正反篆刻字典》,主要供初学篆刻者使用,仅收古玺、汉印及明清以来篆刻家之印影,及收常用汉字三千左右、正反字印影二万枚左右。双色印刷,正字为黑色,反字红色。本字典分32开和64开两种版本出版,可供读者选用。
李纯博,字辰涛。一九六四年六月生于北京,回族。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理事,北京海峡雨岸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央电视台戏曲和音乐频道节目部副主任。曾担任一九九九年、二○○一年、二○○二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第二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总导演;一九九七年、一九九八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二○○五年-二○○八年怀仁堂“新年京剧晚会”电视总导演等。 四岁习字,师从郑彦伟、萧劳、徐之谦、欧阳中石、刘炳森诸先生,一九七八年获北京市青少年书法比赛特等奖第一名;一九八○年-一九八二年连获三届北京市书法比赛一等奖;一九九○年获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二等奖;一
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著的《汉印三百品》收录了汉印三百品,汉印布局方正平直,无板滞、乖缪、纤巧的习气,历来为篆刻家所重。这本书以本社资深编辑为主要编纂力量,参考了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针对工作特征专门编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汉印指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文字的点画比秦篆简略、明快、热烈,结构近于现代楷书,形体变秦篆的长形与汉隶的扁形,多呈方形。其中汉“将军印”和“满白文”,布局方正平直,无板滞、乖缪、纤巧的习气,历来为篆刻家所重。
“敬其上”语出战国时期的古玺,是著者表达对西泠印社以及印社前贤的朝拜与敬仰。此次捐赠的作品共计55件,其中书法22件,《敬其上:孙家潭捐赠作品展作品集》中包括扇面、斗方及古印或砚铭拓片题跋等形式;捐赠的篆刻作品有26方,内容形式多样。书法篆刻作品大约为近年所创作。在捐赠的物品中还有7套线装书,因有的书在传递过程中有情节,著者记录了一下过程,以小故事形式附在书后。 孙家潭,1948年10月生于天津。别署:庆堂、大风堂、真水园主人。早年从师蓝云、杨鲁安先生,后得孙其峰先生指教。现为西泠印社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中国书协会员、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天津印社社长,热爱古玺印、古砚收藏。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入选国际、重要书展并获奖。新世纪始涉及紫砂壶刻铭,六十岁后收藏古砚百方并刻
侍少华先生急全国广大刻字爱好者之急,继《中国书刻艺术》、《中国现代刻字研究》两部专著出版后,又完成了第三部《中国刻字艺术五十讲》。 三部专著的出版,犹如空谷足音,既填补了一项空白,又将中国的刻字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国,侍少华先生筚路蓝缕之作,霜鬓开山之功,实不可没。 《中国刻字艺术五十讲》是在前两种著述的基础上,调整体例,以一种发散思维的方式,从多角度的观域,以生动的移境换步式叙述去阐释现代刻字艺术,并以通晓易懂的语言传授刻字要诀,这很适合青少年求知、好奇、遐想的阅读心理。五十讲从书法、篆刻、美术、音乐以及工艺美术等姐妹艺术同书刻艺术的内在关联,到凿刻工具、材料与技法的详细描述,从现代构成理念对创作的影响,到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方法与步骤,再到刻字市场的探讨都作了层次分明的
《篆法辨诀》乃癸丑年(一七九三)石印刊本之复印本。行文以七言成句,间句有解,缀字成句,义取赅博。句侧纯就许书小篆剖析形似,义取详明。微有不同者,则以文字之义以训诂而明。篆文之下写以楷书,取说解大小二徐诸家精义详笺之。即未学篆者亦可开卷了然,汹初学之指南也。它是元代应在撰写的篆书辨识记忆的歌诀,清代承守丹依据《说文解字注》《康熙字典》等字书对此歌诀进行讲解注释,沈立新先生对承守丹的注释进行句读和校订。书中篆体和楷体相对应,旁列注文,注解详细便于阅读理解。
《篆刻基础八讲/朵云名家艺术讲堂》编著者顾振乐。 间推移到元代,大书画家赵孟烦开始自制私印和闲章将其钤盖在书画作品上,这样一次对印章使用范围的突破,就把篆刻艺术推向了大发展的潮头。到了明代,文彭发现浙江石料用以刻印,使潮头转变成滚滚洪流,于是,篆刻艺术发展为多个流派,艺术水平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清代的“西泠八家”是中国印学史上的另一个高潮,对篆刻艺术的发展影响巨大。 从秦汉到明清,篆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其过程是相当漫长的,本书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对各个时代和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都作了介绍,做到文字详实,作品丰富,基本上可满足读者学习参考的要求。
刘铁城(了痕)为中国书协会员,篆刻作品直追秦汉,古朴自然。金石味道浓厚,写意性强。《荣宝斋印谱当代系列:了痕篆刻选》收录了作者近期创作的书法篆刻精品。收录的篆刻作品形式多样,清新自然,耐人寻味。此书为荣宝斋出版社系列书,深受广大书法篆刻爱好者的喜爱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