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颐人先生是上海书画篆刻家中卓有成就的一位,多年来潜心书画篆刻,佳作迭出。吴先生还勤于笔耕,已出版著作二十余种。 《篆刻五十讲(增订本)》是吴先生的处女作,初版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后数次改版,累计印数超过十余万册。 《篆刻五十讲(增订本)》前26讲介绍印史,后24讲品析大家,收录示范古印千余方,由习作试刀到独立创作,以雅洁的行文、层层剥笋的手法,引导初学者步入艺术堂奥。兼具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资料性,是公认的刻印引路好书之一。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写心经》是河南美术出版社为书法爱好者精心打造的系列丛书之一,共20册,精选了历代书法名家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頫、弘一法师等所书或集字而成的《心经》书法,每本均有彩色整图展示,便于欣赏,内文放大呈现,便于临摹。该丛书八开印刷,每本定价24元,是书法家、书法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参考用书之一。
曹有刚编著的《王羲之兰亭序(全彩色放大本技法解析及全帖)》分为四个单元。 在“单元《兰亭序》基本点画的变化”中,解析了点、横、竖、撇、捺、钩、折、挑八种基本点画的变化。 在“第二单元《兰亭序》偏旁部首的变化”中,解析了《兰亭序》中偏旁部首的变化。本单元列举的偏旁部首与现代汉语中的偏旁部首有所不同。 在“第三单元《兰亭序》结字的变化”中,从轻重有度、笔画连带、点画省减、疏密得当、参差错位、体势欹侧、避就揖让、行草杂糅、态势自然、同中求异十个角度对《兰亭序》结字的变化进行了解析。 在“第四单元原帖赏读”中包括《兰亭序》全帖及释文;全帖均为精选善本,并进行了放大。
选取小学生课标要求的单词,做专项书写训练,适合识记单词专项训练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虽是年龄的,在兄弟中却也是最有天资的,再加上他勤奋刻苦,因此少便富盛名,连王羲之也曾叹到:此儿后当富有大名。而王献之也未负众望,成为与其父齐名的大书法家,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被称为“天下小楷”的《洛神赋十三行帖》,笔力劲足,墨彩飞扬,尤具大家风范。而他的行草也不甘示弱。张怀瓘曾评价他的行草说:挺然秀处,务于简易,情弛神纵。《历代书法经典放大系列:王献之中秋帖》也是王献之的名作之一,又称《十二月帖》,细观此书法,笔力雄健,挥运之际,情弛神纵,一气呵成,米蒂对此书帖十分钦佩,他在他的《书史》中曾评价《历代书法经典放大系列:王献之中秋帖》说:大令《十二书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帖也。如此
赵孟烦,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昴,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浙江湖州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信佛,与夫人管道异同为中峰明本和尚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篆籀分隶真草书俱佳,且以真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 《昆山州淮云院记》为赵孟頫代表作之一。此帖是赵书成熟时期的楷书代表作。书法风格以“唐楷”为主,同时也吸收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某些成分。变扁阔厚重为清朗疏宕,在笔法的运用上也更为圆润精致,富有弹性。中国的楷书艺术,在唐代达到鼎盛后,逐渐失去在书坛的主流位置,直到赵孟烦出现后,楷书才得以复兴和延续。这是赵氏
本套丛书力求保持原墓志铭文的风貌,采用分块裁切的方法安排版面,以便于学习,而不以文通句顺的方式编排,希望能得到专家和读者们的认可。 《墓志书法精选(第4册 姚玉粲墓志 费康远墓志)》为社里新开发的本版书,出版为尚未面世的艺术价值和品相极高的墓志拓片,第四册是元叔墓志和和君墓志,风格质朴大方,楷隶之间,味道精妙。荣宝斋出版社是中国名文化企业荣宝斋创办的出版机构。其宗旨奉行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西域出土:晋代墨迹的书法史研究》由日本著名书法史家西川宁1960年发表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这是一部以学者渊博学识和书家敏锐洞察力结合的艺术史研究著作。 20世纪初,中国西域发现了大量晋代简牍与残纸。从书法史研究角度看,这批实物资料的学术意义十分重大。由这些资料可论证并回答“钟、王”所处时代的书法史中的一些问题。 《西域出土:晋代墨迹的书法史研究》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为资料介绍;第二部分为资料的整理与编年;第三部分为关于样式(风格)论的研究,以实证方法分别阐述书法表现的形式和意义,并作了样式论的综合考察;第四部分从书法史的角度对这些资料加以阐释,论证了西域出土书迹与同时代的钟繇、陆机、王羲之等的书风之关系。 《西域出土:晋代墨迹的书法史研究》中的“样式论”的分析,显系受到了西
《精编赵孟頫书法字典》所收录字体为历代传世字迹,为保存字迹原貌,一般不做修饰处理。出于对版面齐整的追求,各字体均适当做缩放和调整。所收字体,尽量以流传广者为主,难免有遗珠之憾,敬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吴茂长小楷书国学经典:心相篇》讲述的是吴茂长小楷书国学经典——心相篇,中华古典名著宝库涉及领域之广、内容之丰富、种类之繁多,远非我们所能面面俱到地兼收并蓄,所以我们收集的作品主要以流传久远并被当代社会及文学史广泛认可的佳作名著为主,意在使能为当代读者所接受理解。
这套书精选了11篇文章,英汉对照,以唯美的语言主要从青春、志向、成功、快乐等多个角度表达了人们对待人生各种问题的积极态度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