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琴在目前的音乐学习市场中是一门热门的乐器,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本书曲目数量多,将歌曲分类清晰,可以让电子琴爱好者很容易找到自己喜爱的歌曲;每首曲目的音色详细标注和和弦的标注,让读者能很容易的配出好听的伴奏,简谱阅读更加轻松容易,让读者爱不释手。
第1至12首是为初学者而作的12首小前奏曲。其中第1、4、5、8、9、10、11首发现于巴赫指导他儿子学习用的《为W.F.巴赫编写的钢琴小曲集》,剩下的5首则来自于巴赫的朋友、巴赫*热忱的崇拜者凯尔纳的手抄本。这12首小前奏曲*早由F.K.格里彭克尔收集并出版,曲目顺序按照调性同名大小调级进上行的规律来排列。 第13至18首是为初学者作为的六首小前奏曲,来自于福克尔的版本。其曲目顺序为巴赫本人所编排,分别为C大调、c小调、d小调、D大调、E大调、e小调。 第19首c小调二部小赋格曲,由凯尔纳作了一些重要的修改。这首赋格是否为巴赫本人创作还存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他人所创作的小提琴二重奏。 第20首C大调三声部赋格曲,大约为1732年创作于克森。以福克尔藏本为原稿印制。 第21首C大调三声部赋格曲,根据《为W.F.巴赫编写的钢琴小曲集》的手稿印制。 第22
齐柏林飞艇 的(四个符号)是摇滚乐历*大的悖论,深奥却轰动,风靡却玄学。这张专辑不再与任何事物产生联系,除了它自身:一件有形的辟邪物,会把你带入它构建的世界和环境之中。我们临时扔给它几个蹩脚的名字 《齐柏林飞艇IV》《无名》《神秘符号》《ZoSo》《四种符号》。如果用接近洛夫克拉夫特作品的语境来解释,这张专辑是没有名字的,它自外而来,填满了吗哪。 (四个符号)不仅仅是摇滚乐的*之作,同时也是某种魔法和话题性十足的娱乐产品。神秘主义学者埃里克 戴维斯如抽丝剥茧般剥开8首经典歌曲的每一层,揭示其中神秘而黑暗的根源。
回望迷人的70年代中期 在这一时间点上,大卫 鲍伊、布莱恩 伊诺或者 发电站 乐队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流行和摇滚乐的样式类型。某种程度上,这是要将实验性的欧洲式敏感,注入一个基本被美国文化塑造了概念的媒体当中。自从1960年代早期涌现出波普艺术革新者,殿堂艺术和通俗艺术就开始不停地互相倾轧互相渗透。不过,如果说60年代是艺术带上波普审美在贫民窟信步闲逛,那么70年代则是反过来了。波普学艺术。而鲍伊的专辑《低》标志着这场进程的至高点:它的现代派疏离感,它的表现主义,它对节奏布鲁斯、电子合成、极简主义和过程驱动技术的折中融汇,还有它对叙事的怀疑。 本书作者雨果 威尔肯听到这张专辑是在15岁。15岁是一个人躲进卧室的年纪,而《低》当中5首有配词的歌
乐评人时不时将 地下丝绒 作为有史以来极具影响力的摇滚团体。甚至那些公认不喜欢这个团体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对现代摇滚无可比拟的影响。任何关于现在正在播放的摇滚的调查,都倾向于将他们放在第二或第三位。然而,电台的 很好100专辑 统计中,地下丝绒的地位常常显著下降,甚至消失。 地下丝绒 生前 几乎被所有电台(及媒体)禁播,直至今日,仍然在主流电台鲜有露面。反差如此鲜明,形成了一个悖论:一个对摇滚音乐和音乐人造成深远影响的乐队,其作品却被主流渠道故意屏蔽了。简而言之,在1967年 爱之夏 的那一年,主流渠道不知如何应对这样的音乐。加之评论界的冷漠和公众的敌意,使得挣扎中的 地下丝绒 在商业上毫无回报。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几乎没有乐队在无法获
乔治 丹德洛特(Georges Dandelot, 1895-1975)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曾在巴黎音乐学院随保尔 杜卡斯、樊尚 丹第等学习音乐课程,1919年在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教授钢琴,1942年在巴黎音乐学院教授和声,并出版多本视唱练耳与和声教程。这套节奏训练教程原由五册组成,中文版合并出版,按照从启蒙到进阶的顺序编排。册从基础知识开始,通过训练一些简单的节奏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地基。第二册是混合节奏阶段,这个部分结束后可以直接练习第五册内容。第三册可以让钢琴学习者在 双手协调 的问题上得到一定改善,对双手的节奏不同步、不容易演奏的情况特别有帮助。第四册则训练非常规节奏,比如一拍子、五拍子和七拍子等各种类型节奏。
《简谱儿歌钢琴伴奏入门曲集》非常适合幼儿师范、高校音乐类师范生以及幼教与小学教师们使用,共收集了经典、流行传唱度高的120首儿童歌曲。 曲谱均为简谱,每首曲子都配备了公式化伴奏,按照规律化的学习顺序对左右手起奏音、级数进行标记,可作为幼师、小学音乐教师的课堂实践、面试弹唱与考证即兴伴奏的曲集。书中附赠动态乐谱导读视频,以简单的方式,为初学者与巩固基础者使用与实践。
创意曲 是指一种结构自由、运用复调手法写成的小曲。与赋格曲相比更加灵活、自由,常使用模仿、模进、卡农、复对位、缩减主题、主题动机部分音型分解展开、多种材料重叠使用、原型与倒影呼应等发展手法。《巴赫创意曲》由15首二部创意曲和15首三部创意曲组成,是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程之一,也是训练钢琴演奏中复调思维能力和复调弹奏能力好的教材。由于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的一些独特性,如装饰性、即兴性等等,导致在诠释巴赫创意曲时,出现了不同的乐谱版本。然而如何恰当地理解与演奏巴赫的创意曲,始终是教学中的难题。因此选择正确的学习版本,对于掌握巴赫或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次修订在程度上忠实于作曲家的原意,使学琴者能够更加直接 、全面地了解巴赫创意曲的风格特点。
中国音乐的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史中,音乐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民族乐器众多,而且各具特色,从古至今,留传了许多经典之作,一直深受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欣赏与喜爱。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朋友能在我国的音乐长河中徜徉,随意披沙揀金。
本书选取了古今中外著名音乐家的那些已为人知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呈现给大家,相信对大家学习音乐史、了解音乐大师、进一步理解一些名作会有很大帮助的。音乐家的奋斗精神、他们的不懈努力、他们的执着追求,甚至他们身上的一些佚闻趣事,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也会帮助我们对这些音乐大师们的进一步了解。
这是一本关于德奥音乐史的书,在历史的维度下,这些音乐既不 严肃 也不 古典 。我们在书中关注伟大的音乐家们,他们像一个个神?o供我们膜拜,但其实也十分平凡。他们组成的历史有真实的一面,也有被构建的一面。他们的作品是不朽的,然而这些不朽不但出发于个人在大时代中不得不然的沉浮,也建立在后世不同环境下人们的投射。一个音乐家死去了,他的艺术遗产不得不被百年后的另一个艺术家诠释,而当这位百年后的艺术家死去,又继续被另一群艺术家用或者精辟,又或曲解的方式回望。在整个漫长的过程中,*能把握话语权的,正是德奥地区的艺术家,以及学者们 本书依照历史顺序,以德奥音乐家为中心,分别介绍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柏辽兹、瓦格纳、勃拉姆斯、施特劳斯、马勒、德彪西、勋伯格等众多音乐巨匠的人生经历、作品风
本书稿共分为18篇,从五四运动开始,到实现中国梦结束,收录了29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红歌合唱曲谱,并简单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令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内涵和所要表达的意境,将爱国爱党情怀自然代入,用艺术形式唱出时代赞歌。书稿不但是红歌合唱工具书,同时是对光辉党史以音乐形式进行的梳理记录。
汤姆 韦茨在《剑鱼长号》中彻底颠覆了自己并重塑了音乐图景。但颠覆与重塑并非凭空出世,在汤姆以往专辑中都是有迹可循的。你应该把这张专辑当作他音乐生涯的一个支点、当作三部曲中的一部分来听。汤姆的语言风格是隐喻的、幽默的、虚构的。他有编织隐喻的天赋,这种隐喻出自童谣、杂耍艺人的街头吆喝、布鲁斯音乐的修辞、密西西比式的自夸。想要进入《剑鱼长号》,你得放纵自我,去延展真实、去编造、去即兴创作、去扭曲,去搬弄是非。 大卫 斯梅耙梳了有关《剑鱼长号》的方方面面,力图以一种汤姆 韦茨式的语言 甚至包括了天马行空般的呓语 讲述这张专辑的创作缘起、曲调架构、歌词隐喻。很难想象有比澄清《剑鱼长号》这张专辑更怪异的事情了:《剑鱼长号》扭曲了讲述
《橄榄古典音乐》系列丛书,是指向性古典音乐MOOK,以古典乐普及为核心,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切入和展开,无论你有没有古典音乐背景,都能轻松欣赏古典音乐之美!每一期MOOK聚焦一个主题,如音乐会观赏指南、音乐家小传、乐器选购指南等等,深入浅出,为乐迷提供前沿、时尚、有趣和立体的古典音乐资讯与知识。 音乐会观赏指南 《橄榄古典音乐MOOK》第二期,主题为“音乐会观赏指南”,详细介绍9大音乐会类型、10个有趣的音乐会话题、10首热门音乐会曲目,还有音乐会礼仪ABC、购票指南,让陌生的听众从此爱上古典音乐会! 特辑·音乐会面面观 陈萨、韩斌、李峥、李政华、林达、钱世锦、任小珑、沈洋、沈媛、陶辛、吴淑婷、杨宁、张佳林等众多古典音乐人和乐评人联合撰稿,介绍了交响乐、歌剧、室内乐、独奏会、芭蕾、音乐剧、古乐、民乐、合
音乐爱好者杂志为期刊,每月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