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琴童来说,经常演奏流行歌曲也有利于他们提高钢琴弹奏的兴趣,对成人来说,只用几个和弦就可以轻松伴奏好听的歌曲是他们极为需要的。《流行钢琴弹唱100首超精选(五线谱版)》选100首时下流行的热门歌曲以及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曲目包含全面,使用五线谱记谱,在谱面中有和弦标记,对五线谱爱好者来说容易上手,更加能够满足读者练习的需求。在弹唱曲谱之前,作者将本书中常使用的和弦及连接转换一一标出,供读者在演奏前练习使用。
该书是维也纳原始版教材,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德奥系作曲家作品乐谱,此次出版的肖邦练习曲全集是把Op.10、Op.25以及新增三首练习曲合并为要本,为*新翻译版本,该系列已经成为钢琴家、专业院校师生、钢琴学习者的教材。此次翻译引进的是维也纳原始出版社出版的净版本乐谱。译者为著名的音乐学者,通晓多种外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等,是翻译该版本的合适人选。
歌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写好歌词,就必须先要掌握歌词写作的理论基础。本书是专门为音乐创作者想要进行歌词写作而定制的理论教程,书中所讲解的理论规则,是进行歌词写作的前提,有了理论基础,再进行不断地实践和练习,才能够实现自己创作的梦想。 本书包含九个章节,*章是歌词的基本介绍,包括歌词的意义、歌词写作要求等;第二至七章是具体的歌词写作的理论规则,包括歌词的题材及风格、歌词的韵律、歌词的句式结构、歌词的段落结构、歌词的常用修辞方法、歌词的节奏;第八章单独讲解了古风与中国风歌词的写作方法;第九章是对歌词写作要点的提炼。本书中大量列举了各个时期的优秀歌词素材,大家先进行理论的学习,再参照给出的歌词实例,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理论知识,*后再进行自我创作,提高自己的歌词写作功底。 本书适
本书是专门为古筝纯筝独奏爱好者、重奏爱好者量身定制的一本流行改编曲谱集。书中收录的曲目包括时下流行的电影电视剧插曲、动漫和游戏配乐以及古风歌曲串烧等,丰富的曲目选择满足了古筝初学者进行表演和练习的需求。本书包含纯筝独奏流行曲目12首,重奏曲目15首,以及古风串烧曲目1首。纯筝独奏演奏方式的特点是左手演奏伴奏和弦,右手演奏旋律,并且为了更好地还原曲目本身的韵味和风格,本书在古筝定弦方式上也进行了一些变化,这些定弦方式在每首曲谱的开始处都有详细的标记。重奏是多台古筝在一起演奏的方式,更适合表演节目或集体训练,重奏演奏的曲目声部更丰富、动听。古风串烧曲目是在多首古风热门曲目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和节选,以串烧的形式演奏出来的,这首曲目更适合自娱自乐,也可以作为表演曲目烘托气氛。本书中的曲谱标
王莫之,小说家、黑胶唱片收藏研究者。本书是时代曲(上海老歌)词曲创作者的传记合集,关注和聚焦时代曲的幕后及创作者的人生轨迹,从老上海时代曲(上海老歌)的二十二年(1927-1949)发展历史里选出一组非常重要的幕后推动者,如黎锦光、黎锦晖、严华、徐朗、梁萍、陈歌辛等,通过作者广泛收集的史料,包括民国时期报刊数据库、从收藏家处获得的大量当事人书信,结合严谨的考据、全新的采访(对传主的后人),以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系列主题小传。全书追求资料的翔实可靠,和叙事的文学性,作者以长期关注民国音乐史的积累和小说家的文字功底,为上海老歌幕后的词曲创作者和不为人知的创作故事,留下了其身影。
收录19首风格迥异的中国民歌,除了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南泥湾》《茉莉花》《拥军花鼓》《在银色月光下》等,还有许多体现地方特色的新创作歌曲,例如《叫卖小调》中的"栀子花 白兰花 "等唱词、旋律就巧妙地融合了上海海派文化中特有的叫卖声,使演唱这首歌曲的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老上海风情。
《巴赫英国组曲(BWV806-811)》为巴赫创作的著名钢琴乐谱。为专业学习钢琴演奏的常选乐谱。此次翻译引进的是维也纳原始出版社出版的净版本乐谱。该类乐谱由专业的音乐学者与音乐编辑经过多方考证后确定, 因此具有很高的引进和翻译价值。译者为著名的音乐学者,通晓多种外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等,是翻译该版本的合适人选。
《爱的诗篇:小萤星合唱团演唱曲集(五线谱版)》上篇10首作品全部出自中国作曲家之手,有新创作的歌曲《上海等你来》、《孩子,别哭》、《世界博览》等,还有一些根据民歌改编的合唱曲,例如《唱支山歌给党听》、《阳光照耀的地方》等。下篇14首作品都是根据外国歌曲改编而来,如:《樱花》、《回忆》、《邮递马车》、《哈利路亚》(摇滚版)等。
本书是为孩子们想要弹奏古典钢琴名曲而量身定制的曲谱集。书中不仅包含了30首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乐谱,还包含了孩子们学习古典音乐需要了解的四个重要的音乐时期,以及这些重要时期中那些音乐家们的趣味故事。 本书包括三章,*章讲解了四个重要音乐时期的音乐特点,第二章包含了12篇音乐家们的小故事,第三章是30首适合孩子们弹奏的古典钢琴名曲曲谱。书中的曲谱是按照音乐时期排序的,孩子们在弹奏某一时期的乐曲时,可以先去*章了解这个音乐时期的音乐特点,再进行练习;在练*位音乐家的作品时,还可以先去第二章了解一下这位音乐家的趣事,体会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性格。这样的课外内容搭配,不仅能丰富孩子们的音乐常识,还能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有趣。 本书适合儿童钢琴初学者使用,也可以作为音乐教师的
车尔尼作品740?共包含50?首钢琴练习曲。这些练习曲数量较多,?涉及的技术类型比较全面,?其中包含的技术课题有:?手指快速跑动、琶音、双音、和弦、装饰音、八度、同音反复以及多种技巧的综合性练习。我社红皮书系列之一。属于中高级程度钢琴练习曲。
本书是为学习乐理的音乐爱好者量身 的入门教程。在本书中,读者将学会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有关五线谱的知识。本书分为6章,内容包括了学习五线谱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第1章介绍了五线谱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节奏与节拍,第3章至第5章详细介绍了音程、和弦与调式的相关知识,第6章介绍了音乐的表情术语和记号。作者用详细的文字讲解,配以图解展示,让没有基础的读者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再参考展示图片,轻松学会五线谱的相关乐理知识。这种学习方式让读者在枯燥的乐理学习过程中,找到快乐并能轻松地坚持下去,而不会因为一些繁琐的文字性音乐理论而放弃对音乐的热爱。本书适合音乐初学者阅读,也适合音乐培训学校作为教程使用。
庄剑丞(1904-1953),江苏江阴人。民国时期重要的古琴活动家之一。古琴宗师查阜西先生早年最重要的弟子,是今虞琴社的发起人与重要组织者。著《栩斋琴谱》。庄氏遗稿,散见各处,一直未曾结集刊行。本书从民国报纸、刊物及上海图书馆所藏庄氏日记稿本、《神奇秘谱》抄本等中搜集十余篇,加上1953年庄氏在《自传》内有大量涉及古琴的内容,为庄氏古琴文章的首次结集,并附以数篇研究性短文。
尹明五主编的《交响音画(韵)(精)》为 世界华人音乐家经典作品手稿丛刊 中的一种,旨在通过对华人知名音乐家创作音乐作品的手稿进行影印,以原汁原味的形式展现华人音乐家的音乐作品创作。《交响音画 韵》,试图以交响音画的形式,形象化表现东方哲学、东方音乐文化中内在、独特的神美韵律。创作完成于1992年(硕士毕业作品),于1999年12月获韩国第二届大型交响乐作品作曲比赛 大奖 (该比赛**大奖)。这部作品在该比赛决赛音乐会上首演,由韩国历史*悠久的首尔交响乐团演奏于首尔国立中央剧院大剧场。
这是田艺苗的首张专辑,共有8首作品。
本套书是原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终身教授周小燕先生在生前大力倡议并协助海内外有识之士耗费十多年时间所编写的、目前国内声乐教材出版物中规模*的一套系统完整的中外声乐教材。周小燕教授生前亲自担任审定工作的这套中外声乐教材,既有意、德、法、俄和中国艺术歌曲,又有音乐会咏叹调和西洋歌剧咏叹调等,除配有中外歌唱家的范唱录音,还增加了适用于高、中、低音各个声部不同调高的版本。 本套书的主编即*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友、旅意青年声乐家贾棣然先生,他先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和意大利国立尼科洛 皮契尼音乐学院研究生院,获意大利声乐及歌剧表演专业的*学历及文凭。早在十年前,贾棣然先生就编译了国内*套意大利声乐室内乐独唱曲集,本曲集多次再版,备受业内好评。接下来的十年里,贾老师将其在意大利多年
约翰 凯奇,1912年9月5日,约翰 凯奇出生于美国加州洛杉矶,1992年8月12日在纽约去世。他曾跟随亨利 考威尔和阿诺德 勋伯格学习作曲。他发明了预置钢琴,并写作了一系列打击乐作品,这些创作激发他不断想象,探索更多独特的方式,以构建出音乐作品中的现代性。 要考量凯奇的作品对20世纪音乐与艺术的影响和衍生分支流派,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更不要说对其进行评判性的评价了。但是如果要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音乐发展情况,则不能忽视约翰 凯奇在音乐与思维上的成就。
《新编小奏鸣曲与小品集》有以下几个特点: 1.难易程度合理搭配。既有适合钢琴初级的入门类乐曲,也有具有一定技术难度的经典之作。 2.实用性强。每首乐曲既能作为练习使用,也可作为上台表演的曲目,两者兼具。并且《新编小奏鸣曲与小品集》还选入了三首四手联弹乐曲,也能给大家的合奏表演带来不少乐趣。 3.年代跨度大,乐曲风格较为丰富。《新编小奏鸣曲与小品集》的选曲早至18世纪初,晚至21世纪初,曲集中既有巴洛克时期的经典作品,也有近代和现代的创新作品。并且曲风呈现了多元化风格,贯穿了钢琴发展的三百年。 4.严谨的专业校对。为避免市场上存在的一些曲谱高错误率问题,《新编小奏鸣曲与小品集》经过了多人次专业的严格审核、使用和演奏,以确保达到零失误。 5.每首乐曲均配有独立的二维码,可
张盛编*的《作曲技术理论与创作研究》将对音 乐作品的创作技法分析融人到作曲技术理论与创作研 究中,并以音乐作品的技法现象为依据将全书分为三 部分。这三部分又可分为九个章节。 **部分为**、二、三章,研究了作曲技术理 论知识及各乐器的理论知识与性能,让学习者了解各 类乐器的记谱、音域范围、各音区音色特点及演奏方 式,从而为多声部乐器、管弦乐队等作品的创作打下 必要的基础。 第二部分为第四、五、六、七、八章,研究了纵 向和声思维与设计应用、音乐作品中的调式与调性关 系、总谱的组织及配器法、多种音乐体裁作品的写作 、整体构思及线性写作应用,全面的剖解作曲技法与 创作的相关专业知识,从而培养专业创作者的专业创 作技能,进而创作出具有深度、有内涵、动人心弦的 音乐作品。 第三部分为第九章,主要研究了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