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修订版)》自2001年重新编订出版后,作为一本小提琴入门教材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广大读者好评。随着我国小提琴教学的发展,这本《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各种同类教材的冲击。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大家发现,尽管每一种教材都有其特点,但是《霍曼教程》仍以通俗流畅的乐曲,好听的二重奏而深受人们喜爱,始终保持着其应有的地位。尤其是后者,让初学者在演奏二重奏中掌握各种基本技巧的同时,也融进了合奏练习,增强了音乐感,这正是《霍曼教程》的精髓。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使用《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修订版)》,增强学习效果,本次修订特制作了附赠CD,收入教材中二重奏部分曲目的录音,目的是为了强化这些二重奏乐曲在教学中的实践作用,使学习者在使用这些录音配合练习时,既培养了音乐兴
一套理想的介绍世界古典小提琴练习曲、奏鸣曲和组曲,以及音乐会曲目的作品集! 包括巴赫、普莱耶尔、克莱采尔、罗德、顿特、里丁等在音乐历史上享有盛誉的音乐家创作的小提琴作品 可信赖、高质量的亨乐出版公司原作版乐谱 涵盖初级到不同程度作品 包括原作版乐谱、实用演奏提示、注释等内容 多位世界小提琴教授在保留原作版弓指法的基础上编订并添加弓指法
第三卷(1958—1965)在当时“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创作理念影响下,广大小提琴演奏者(包括乐团演奏员及音乐学院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这一声势浩大的创作浪潮中。他们拿起乐器,走向农村、工地,当
小提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具有高度演奏技巧和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也是现代管弦乐队的支柱,在各种音乐上,小提琴都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小提琴(业余)考级教程2(第4级-第5级)(国内版)》的每一级都规定了音阶与琶音、练习曲、协奏曲、外国乐曲、中国乐曲等五个部分,五级以上还增加了乐队乐曲片段。广大小提琴业余爱好者在没有许多练琴时间和教材的情况下,只要依照本教程的规定内容,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就能逐步掌握小提琴的演奏技能,并对小提琴的经典文献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为今后继续深造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蒋雄达先生,把当今小提琴教学中,世界所公认的一些不可或缺的经典教材,集中归类、删繁就简、取其精华,按照不同程度的需求分编于各集教程,规范起步入门,合理循序渐进,並将个人一生的演奏经验、教学理念与练琴方法,具有说服力地融入了教程之中。《小提琴成才之路系列教程》的教学进程是有序的,练习内容是丰富的。教程共分四集: 一、成才之路的起步与入门 二、基礎训练的积累与完善 三、演奏技能的提升与拓展 四、高难作品的诠释与表現(上下册) 为了帮助更多的琴童入门提高,编者特邀请蒋先生的学生,杭州爱乐乐团首席、青年演奏家袁泉,为教程的部分作品做了演奏示范。 该教程的面世,定能为小提琴教学的普及与提升增添新的活力,并将受到广大师生与读者的欢迎。
ECC教育理念即“EveryChildCanlearnMusic”(每个儿童都能学好音乐),这也是亚洲铃木协会的教育理念。《铃木小提琴二重奏集》系列图书将ECC教育理念和音乐创作相结合,将枯燥的技法和单旋律练习融于快乐的ECC音乐教育理念中,把铃木小提琴教材的单旋律内容用二重奏的形式编写,为提琴爱好者找到一条不同的学习之路。适用于开展提琴集体课、教师和学生的一对二、一对多教学、舞台演出等。并辅以精心录制的音频,让小提琴“教”与“学”更快乐、更科学、更高效。
第六卷(1991—2015)中国作曲家在深入学习现代创作技法的同时,也对弘扬中国文化传统有了更自觉的创作追求。新理念、新视角带来了可喜的新成果,年轻一代作曲家的新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如陆培的《夕阳箫鼓》
这首作品作于1877-1878年,是作者一生中创作的的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不但是勃拉姆斯的作品之一,而且本曲连同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大师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协奏曲。约翰内斯·勃拉姆斯著,丁芷诺编订的《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附小提琴分谱作品77小提琴与钢琴)/世纪弦乐作品图书馆》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的特色。在这首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
第二卷(1950—1957)共和国成立初期,作曲家们采用民歌素材写下了不少很好作品,如茅沅的《新春乐》、马思聪的《山歌》、黎国荃根据古曲改编的《渔舟唱晚》、马耀先与李中汉的《新疆之春》等,还有沙汉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