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史话》称得上是一本 大师小书 ,是中国舞蹈史研究的筚路蓝缕之作,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作品从彩陶盆上的原始舞蹈谈起,系统地论及秦汉及南北朝时期的舞蹈,尤其着重唐宋时期以及近代各种舞蹈种类和形式,是对中国古代地方舞蹈和民族舞蹈的回顾和总结。本书分为二十四章,各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自成系统,对中国舞蹈的发展作了细致地梳理。作品以时间为主线,从原始古代以至近代,每一时代专文重点介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着重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突出了舞蹈发展的时间性,并从舞蹈美学的物质基础、本质灵魂、表演手法等方面论述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特质。
长穗剑舞是统摄于中国古典舞范畴内的服饰道具类舞蹈。孙力*的《中国古典舞长穗剑舞教程》共七章,分别从长穗剑舞历史与现状、学理、审美与基本规律、相关术语、剑法、穗法、典型舞姿、剑法、短句训练、长穗剑舞的组合及训练等对其做了细致的介绍。教程中针对长穗剑舞所提出的训练价值和审美理念,*大丰富了古典舞 持器之舞 的训练维度和艺术内涵,既可作为专业院校必修课教材,也可为武术长穗剑、戏曲长穗剑和健身操长穗剑练习者提升爱好品味之用。
《纽约伦敦上海观剧琐记》为作者濮波对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和上海剧场风景的亲身经历观察记。 在 化时代,选择这具有代表性的三地剧场风景,具有管窥 化时代世界剧场风景之全景的典型意义。特别是对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这两大世界演剧中心的生态,本书进行了尽可能客观而细致的观察记录。书中涉及到的上演剧场风景,多是外国剧作在上海的演出个案,也是对当下上海剧场中多有涉及引进、搬演、改编世界名剧,以吸引那些具有 化视野和跨文化需求的观众(当然亦有利用戏剧资源服务商业环境)的所谓海派文艺观在戏剧演出和教育实践上的反映。 本书文字诙谐、生动、朴实,使读者尽可能还原作者直接体验到的戏剧世界。
本书以西方舞蹈史上引领舞蹈走向革命性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家或编导家为中心切入点,从分析他们的舞蹈理念出发,将研究视野扩展到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考察当时的政治社会状况、文化思潮以及其他艺术形式如何影响他们的舞蹈创作思想,进而重新诠释他们各自经典代表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刻历史和文化含义,力求挖掘西方舞蹈发展历程中的内在规律和实质。本书的研究特点在于将个体舞蹈家所具备的艺术特性与其身处时代结合起来,以他们自身所代表的民族与历史特性和文化属性为依据,阐释其舞蹈艺术理念的实质,进而发掘整个西方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
幼儿舞蹈是舞蹈艺苑中一只鲜嫩的花朵,它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反映的是幼儿的生活、思想及情感,是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感染力益于幼儿接受的艺术形式。通过幼儿舞蹈教育活动不仅能够陶冶幼儿性情,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而且可以激发幼儿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的艺术潜能,同时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在当前学前教育深入发展之际,我们针对幼儿园等托幼机构编写了本书,旨在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舞蹈,胜任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幼儿舞蹈教学的质量。本书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及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实际需要,设计了教学指导篇、创编实践篇、素质提高篇三部分内容。其中教学指导
本书是 十二五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书除绪论外分为舞蹈基础理论知识、舞蹈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活动设计四个单元。本书旨在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了解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舞蹈基础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并掌握幼儿舞蹈基础训练方法;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与幼儿民族民间舞蹈的赏析,基本掌握我国各民族舞蹈的风格、体态和动作特征,丰富舞蹈语汇;通过学习舞蹈技能、设计幼儿舞蹈活动,掌握在幼儿园组织幼儿一日常规活动的理论和方法,实现课程与职业岗位要求的有效对接。本书提供了大量的舞蹈组合案例,并配套有近80 个演示视频与演示音频资源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欣赏相关舞蹈组合的优美的旋律和生动、形象、直观的动作,既便于教师的教,也便于学生从视、听的角度更好地自主学习。本书可作为高职高
本书为我校舞蹈学院相关专业所用教材。全书从翻腾技巧概述、翻腾技巧术语、翻腾技巧中的保护与帮助、翻腾技巧教学训练原则、翻腾技巧的训练等五个方面,将舞蹈基本功翻腾技巧用直观的图解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弥补了我校舞蹈教材的空白。
由易丽清*的《舞蹈创作理论与表演艺术/高校 艺术研究论*丛刊》一共分为六章。**章是总论, 主要阐述了舞蹈艺术的起源、基本特征、功能,舞蹈 艺术的类别与表演形成,以及舞蹈艺术的风格与体裁 等;第二章阐述了舞蹈创作的基础,主要从材料储存 和积累、主题与题材的选择、舞蹈的结构、语言以及 表现手段等几个方面人手;第三章阐述了舞蹈创作的 时间、空间以及构图;第四章阐述了舞蹈音乐的创作 和舞蹈美术等其他形式要素;第五章阐述了舞蹈作品 的创作与处理,其中,舞蹈作品的创作主要包括舞蹈 小品的创作、舞剧的创作以及其他类型的舞蹈创作, 舞蹈作品的处理主要从重复、夸张、对比等手法加以 阐述;第六章阐述了舞蹈创作与舞蹈表演的审美,包 括舞蹈创作中审美的概念、审美规范和审美思想等, 还分别对中国舞蹈审美、古典芭蕾舞蹈审美
曾明慧、余凯亮编著的《中国古典舞身韵(附光盘全国普通高校舞蹈专业规划教材)》是针对高等院校舞蹈人才培养目标而编写,对中国古典舞的普及教育也有很强的实用性。主要内容包括身韵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基本动律元素、典型动作与连接动作、短句与组合示例等。配图详解,增强其形象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层层铺开, 终形成完整的框架。教程遵循“坐”—“跪”—“立”—“行”的训练模式,强调以腰部动律为主线,带动全身“一动百动”的运动势态。这种训练形式符合课堂教学由简至繁、分解至整合的进度规律。从元素出发,形成短句, 终在组合中得以呈现。
李倩主编的《广西与东盟民间舞组合教程》分为广西民间舞与东盟民间舞两大部分。广西部分共有四章。每章介绍广西地区一个民族*代表性的两种民间舞:*章壮族民间舞包括蚂拐舞和绣球舞;第二章瑶族民间舞包括香龙舞和猴棍舞;第三章苗族民间舞包括芦笙舞和银铃舞;第四章京族民间舞包括花棍舞与斗笠舞。东盟部分分为两章。第五章泰国民间舞包括南旺舞与诺拉舞;第六章印尼民间舞包括玛琅舞与日惹舞。以上每章均包括舞蹈概况、音乐特点、舞蹈组合三个模块。我们计划将整本教材分为六个学期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每个学期掌握一个民族的两种民间舞组合,重点学习民间舞独特的体态、风格、韵律,体会传统舞蹈的文化内涵,掌握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就各阶段的教学目标而言,一年级侧重舞蹈基本动作训练,要求学生重点学习动作规范要求;二年级侧重
"赵铁春,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出版《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美的启蒙》《舞蹈鉴赏》等著作。本选题是一本阐述中国民间舞田野工作方法的工具性书籍。选题由中国民族民间舞采风和田野作业、教材和教学、创作和研究的主要案例及调查逸事,共四个部分构成。"
本书对世界范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切凯蒂、维斯特里、吕利、诺维尔、邓肯等43位重要舞蹈家进行介绍,对他们的作品和舞蹈思想进行分析讲解。这些舞蹈家在专业领域上涉及西方芭蕾舞、西方现代舞、中国古代舞蹈、中国近现代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通过本书可以了解他们的舞蹈作品、舞蹈思想、生平事迹及其对世界舞蹈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等,这对于理解当下的舞蹈现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书的出版对于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学以及非专业舞蹈普及教育都有一定的意义,本书稿既可作为 中国古代舞蹈史 中国近现代舞蹈史 西方芭蕾史 西方现代舞赏析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 等课程的参考阅读资料,也适合舞蹈专业院校学生、舞蹈爱好者阅读使用。
长袖历史悠久,先秦时已存在,曾是楚国宫廷的风尚。汉代承楚地乐舞之遗风,长袖舞更为盛行,从宫廷宴饮到民间百戏,都有长袖舞的身影,甚至可以说 无舞不舞袖 。本书对长袖舞的历史进行了探讨,分别介绍了宫廷与民间的女乐长袖舞,并分析了长袖舞的舞姿舞态、审美风格特征、思想情感诉求等,有利于增进读者对长袖舞的了解。
《舞研舞语——舞蹈及舞蹈教育初探》从舞蹈教育的角度,介绍了舞蹈的历史起源、舞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舞蹈美育概念、舞蹈家的培养历程,探讨了教育舞蹈与业余舞蹈的区别、高等舞蹈教育的历程、西方舞蹈对中国舞蹈的影响,以及宗教因素对舞蹈的影响、舞蹈技术和舞蹈教育的社会功能。 《舞研舞语——舞蹈及舞蹈教育初探》适合舞蹈艺术院校的师生以及对舞蹈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