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放眼全球,山西现存的雕塑与壁画作品也堪称*艺术精品,但散落在三晋大地上乡野深山里的它们并不被国人了解。抱着将艺术归还艺术的态度,三晋出版社推出《山西国宝精华》和《和光静影》系列丛书,精选50余处山西国保单位的雕塑与壁画作品,组织专业的文物摄影师队伍进行实地拍摄,选取出表现这些作品的*好角度,来呈现各具特色的雕塑和壁画作品,从艺术鉴赏的角度为喜欢中国传统雕塑和壁画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一套可读可鉴可藏的精致读本。为了保证*好的呈现效果,本系列丛书选择国内知名的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进行印制。 此次先期出版三组彩塑作品,分别是晋祠圣母殿宋塑、法兴寺宋塑十二菩萨和崇庆寺宋塑十八罗汉,各以不同的呈现形式收入《山西国宝精华》和《和光静影》系列丛书中 《和光静影》系列采用36开明信片,装订成册
本书以 36开小开本 形式呈现,收录了南禅寺大佛殿唐塑。书中每一页正面为 雕塑局部图 、背面为雕塑名,装订成册。小巧而精致的外观,极具审美意趣; 能180 展开 的装订样式,使翻阅毫无障碍,读者可沉浸式欣赏每一处细节。 全书共70面。
《名家悟核雕:核雕精品赏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上百幅精美图片,多层面、多角度介绍了橄榄核雕的历史脉络、核雕的发展现状、核雕工艺的分类、核雕的技法和工具、核雕的清洁与保养注意事项、核雕的投资空间等内容,其中蕴含着核雕名家的创作心得、经验教训以及对于核雕作品的理解。 《名家悟核雕:核雕精品赏析》适合核雕初学者、较为成熟的创作者,以及核雕玩家和收藏者阅读。
谈到“非洲艺术”,出现在大多数人脑海中的可能是“抽象”、“夸张”这样的模糊的概念。事实上,就像我们所熟悉的东亚大陆上聚集着各种纷繁芜杂、五花八门的地域文化与艺术特征一样,非洲的广袤大地上由于地理、气候和历史等因素也呈现多元化的人文特色。上海博物馆于2013年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合作举办“刚果河——非洲中部雕刻艺术展”就是希望能让观众更深入、更细节化地了解步入现代化进程之前的中部非洲艺术、民俗和文化。
本书以建设部2009 年公布的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为依据, 以2005 2017 年(2015 年未考) 考试真题为基础, 将考试大纲中的内容按学科分成了九章, 每一章又通过对历年考题的具体分析分为若干考点; 为方便考生复习时能抓住重点, 有的放矢, 书中对各考点中历年考题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列表, 并对每一道考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给出正确答案。 书后附有模拟试卷、答案与提示, 供广大考生模拟练习使用。 本书可与?2018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公共基础课精讲精练 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及动力专业? 配套使用。由于很多专业(如电气、结构、岩土、环保等) 工程师执业资格公共基础部分的考试大纲完全相同, 因此本书不仅是参加公用设备(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及动力专业) 工程师执业资格公共基础考试人员的参考书, 也同样适用于其他与注册公用设备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文以铸魂》分创造篇、理论篇和随笔篇部分论述,部分记录了作者雕塑创作的心得,记述了一个在艺术中行走探索的人内心的感悟。其中不少文字追溯了作者为众多文化名人塑像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感念。第二部分收录了作者作为一位艺术研究学者近年来撰写的一些论文及评论,是作者对自己为艺为学的思路的梳理。第三部分大都是关于艺术、生活、旅行的一些随想,是作者性情的真实流露,在视觉艺术之不可及处,生发出思想与文字的甘泉。
本书通过1000多幅雕塑步骤图和创作,详细的介绍了如何用泥塑塑造肖像、人体、着衣人物等的雕塑方法。那生动而简单的塑造过程,如手和脚的塑造由两根红萝卜式的黏土开始;两个“水袋子”挂在肩膀上,是塑造女性双乳的比喻;指甲犹如从手指两边伸出两条轨道的瓦片等,让读者更加形象的理解和掌握雕塑技法。 这是一本放在工作台的旁边,在工作时随时翻阅的实用雕塑手册。
《中国雕塑史(手稿珍藏本)》是梁思成的代表著作,之前虽有不同版本问世,但梁思成的手稿本一直被雪藏,从未被公布于世。《中国雕塑史(手稿珍藏本)》稿即是首次面世的梁思成手稿本《中国雕塑史》,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和资料价值,既可供藏书界和学术界收藏研究之用,又可使文化界和广大读者亲睹大师手迹风采,具有较大的出版价值。
本书基于我国民间传统工艺技艺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梳理我国民间传统石雕的技法,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民间传统石雕技法,按职业人才技能培养要求,编写以实训为核心的石雕石刻训练教程,为爱好和学习石雕的人士和教学机构提供教学指导与参考。
本书通过1000多幅雕塑步骤图和创作,详细的介绍了如何用泥塑塑造肖像、人体、着衣人物等的雕塑方法。那生动而简单的塑造过程,如手和脚的塑造由两根红萝卜式的黏土开始;两个“水袋子”挂在肩膀上,是塑造女性双乳的比喻;指甲犹如从手指两边伸出两条轨道的瓦片等,让读者更加形象的理解和掌握雕塑技法。 这是一本放在工作台的旁边,在工作时随时翻阅的实用雕塑手册。
《中华玉名·人玉珍品 北京2013中华玉雕精品展评集》收录了2013年“中华龙奖”评选和“中华玉雕精品展”活动的丰硕成果,汇集可获奖玉雕精品,彰显了玉雕大师风采。“中华龙奖”代表我国玉雕设计、雕刻艺术的先进水平。《中华玉名·人玉珍品 北京2013中华玉雕精品展评集》可供玉雕行业从事者和玉雕爱好者交流学习。
《中国雕塑史(手稿珍藏本)》是梁思成的代表著作,之前虽有不同版本问世,但梁思成的手稿本一直被雪藏,从未被公布于世。《中国雕塑史(手稿珍藏本)》稿即是首次面世的梁思成手稿本《中国雕塑史》,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和资料价值,既可供藏书界和学术界收藏研究之用,又可使文化界和广大读者亲睹大师手迹风采,具有较大的出版价值。
《玉见:当代玉雕艺术名家》以“当代玉雕艺术名家”为主题,重点介绍了杨曦、邱启敬、崔磊、王俊懿、樊军民、黄罕勇等十位中国当代玉雕工艺大师,涉及白玉、翡翠、田黄等雕刻领域的名家,包括玉雕工艺大师的访谈、相关作品的评析、鉴赏和玉文化的解读,并附有精彩的作品照片。《玉见:当代玉雕艺术名家》围绕着玉石艺术,结合雕刻、鉴赏、收藏与玉石文化,将中国传统玉文化的探究与国际视野融会贯通,用当代艺术创作思维与传统精湛玉雕工艺相结合,体现当代中国生活美学。
《中华玉名·人玉珍品 北京2013中华玉雕精品展评集》收录了2013年“中华龙奖”评选和“中华玉雕精品展”活动的丰硕成果,汇集可获奖玉雕精品,彰显了玉雕大师风采。“中华龙奖”代表我国玉雕设计、雕刻艺术的先进水平。《中华玉名·人玉珍品 北京2013中华玉雕精品展评集》可供玉雕行业从事者和玉雕爱好者交流学习。
谈到“非洲艺术”,出现在大多数人脑海中的可能是“抽象”、“夸张”这样的模糊的概念。事实上,就像我们所熟悉的东亚大陆上聚集着各种纷繁芜杂、五花八门的地域文化与艺术特征一样,非洲的广袤大地上由于地理、气候和历史等因素也呈现多元化的人文特色。上海博物馆于2013年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合作举办“刚果河——非洲中部雕刻艺术展”就是希望能让观众更深入、更细节化地了解步入现代化进程之前的中部非洲艺术、民俗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