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学生及玉雕爱好者所编写的玉雕工艺教材全书分为雕刻理论篇和工艺实践篇,前者详述了玉雕发展历史玉雕设备及工具玉雕技法设计原则以及常见的纹饰图案和寓意,为读者掌握玉雕技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后者以实际生产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通过大量的玉雕生产实例和清晰的步骤图,将玉雕的主要类型圆雕浮雕和镂空雕这三种工艺流程形象直观地展示给读者全书图文并茂,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大足观音造像研究》主要分为四部分, 部分为大足观音造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学术史的梳理。第二部分为大足观音造像单尊考察,涉及大足数珠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玉印观音、水月观音、千手观音等单独的观音造像。第三部分为观音组合造像考察,涉及观音与地藏的组合、十圣观音组合等。第四部分为综述部分,涉及大足观音造像铭文考察、艺术赏析、兴盛背景以及大足观音造像的特点等多方面。
《袖里乾坤》是根据《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巩仙》改编的。讲述了尚秀才和歌妓惠哥相爱,立誓要结为夫妻,不料碰上鲁王强征民女,惠哥被征人宫中,两人从此分离。尚秀才想念惠哥,孤身不娶14年。后来,有个巩道士同情他的遭遇,施展法术,在袍袖里让他和惠哥相会。后,又设法救出惠哥,有情人终于团圆。
《S — 向京 2012-2016》伴随艺术家向京于2016年9月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唯不安者得安宁”大型回顾展+“S”新作展出版。该画册涵盖了向京创作于2012-2016年间的一批命名为“S”的全新作品。“S”聚焦在“欲望”和“关系”这两个话题上,依然延续她对人性观察的热衷,向京引出“没有对象的性”,“权力对快感机制的压制”、忧郁症,记忆的反观与重组等命题的讨论。画册收集了属于该系列的12组作品的精美大图,共计83张。所有照片由向京本人摄影。本书还收录了一篇由常年关注向京艺术创作的策展人、诗人朱朱撰写的评论文章《S》,同时收录了一篇向京与郭晓彦(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的长篇对谈 《一扇天窗让我们潜入真正的深渊》,可以听听向京如何介绍她一向的工作困境,和这5年里的思考推进;文章里谈及创作过程的宿命感、雕塑作为一
雕塑是什么呢?它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可以说雕塑在美化生活的同时也让生活充满了乐趣! 雕塑制作起来没有想像的那么麻烦,书中详细介绍了雕塑中应用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总结了雕塑中常用的头部比例、五官、头部骨骼、头部肌肉、面部比例、头像中的切面等制作技巧,讲解生动细致,并附有解说图片。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两个头像制作的整个详细
罗丹是一位跨越传统与现代的雕塑大师,对罗丹的解读,到目前为止国人还只停留在他对传统雕塑领域的贡献的层面,这不能不说是现当代中国雕塑在认识上的缺陷。本文作者朱尚熹从现代主义雕塑的角度对罗丹雕塑艺术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解读,提出了许多鲜明和尖锐的观点,对我们的雕塑本体语言的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朱尚熹,借助2015年初“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机会,在展览现场临摹了近30件罗丹作品,重新研究和认识了罗丹雕塑以及他对现代主义雕塑的开创性贡献,并撰写了41篇长微博,将研究心得及时发布,与广大读者分享。经过进一步整理,再加上他另外两篇关于罗丹雕塑的论文,现编辑成书,一并提供读者,展示其完整的认识体系。毫无疑问,朱尚熹作为雕塑家身份撰写的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
《第四届上海当代学院版画展作品集》:版画作为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有着悠久的历史。1931年起,由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术刻运动,标志着我国创作版画的开端。80年后的今天,我们对这场运动的纪念将在上海举行。为此,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鲁迅纪念馆共同主办“第三届上海当代学院版画展”,既表达对先生的缅怀,也展示2l世纪各高校青年学生很好版画作品的个性与风采。
美国《国家地理》在业界的地位一直值得信任,其图片也总是体现非凡的力度。在这里,各种精彩的片段轻而易举地汇集在一起,向我们倾诉文化、民族和名胜古迹的魅力。为了更好地让读者了解这些图片,《国家地理》的编辑们想出一个不错的方法向我们展示这些精彩照片的拍摄技巧。与常规讲述摄影技巧的书不同,《摄影里程碑:国家地理学会125周年纪念特辑》更为注重的是一种对照片的欣赏,看摄影师们如何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拍摄出如此精彩的照片。《摄影里程碑:国家地理学会125周年纪念特辑》将带领读者一窥用镜头捕捉这颗迷人星球的大自然、各种地方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所需要的智慧和探险过程。
本书辑录了刘开渠先生自年青时代到晚年重要的艺术论文。其中既有他对20世纪传入中国的各种艺术流派的独到见地,也有他在战争岁月里艰辛却坚定的创作经历,还有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对刘先生的艺术人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展现与反映
本书共分8章。章详细介绍了没骨画绘制所需的各项材料与使用方法。第2章介绍了没骨画的定义与相关概念,通过对名家名作的讲解使读者对没骨画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第3章讲解了没骨画的绘制技法,包含运笔技巧、调墨方法与构图样式。第4章至第7章,分别讲解了没骨画花卉、水果、植物、动物的绘制方法。第8章是作品欣赏,收录了作者大量的没骨作品供学习者欣赏。
本书是为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学生及玉雕爱好者所编写的玉雕工艺教材全书分为雕刻理论篇和工艺实践篇,前者详述了玉雕发展历史玉雕设备及工具玉雕技法设计原则以及常见的纹饰图案和寓意,为读者掌握玉雕技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后者以实际生产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通过大量的玉雕生产实例和清晰的步骤图,将玉雕的主要类型圆雕浮雕和镂空雕这三种工艺流程形象直观地展示给读者全书图文并茂,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美国《国家地理》在业界的地位一直值得信任,其图片也总是体现非凡的力度。在这里,各种精彩的片段轻而易举地汇集在一起,向我们倾诉文化、民族和名胜古迹的魅力。为了更好地让读者了解这些图片,《国家地理》的编辑们想出一个不错的方法向我们展示这些精彩照片的拍摄技巧。与常规讲述摄影技巧的书不同,《摄影里程碑:国家地理学会125周年纪念特辑》更为注重的是一种对照片的欣赏,看摄影师们如何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拍摄出如此精彩的照片。《摄影里程碑:国家地理学会125周年纪念特辑》将带领读者一窥用镜头捕捉这颗迷人星球的大自然、各种地方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所需要的智慧和探险过程。
本周历精选岭南地区深厚文化底蕴内容,从出处、背景、文化艺术内涵等方面加以注释、赏析,并配以百余幅精美的珍贵图片,令读者愉悦阅览生活每一天。本周历的编写,以岭南美术出版社多年珍藏的岭南文化资料和珍贵图片为基础,延伸阅读岭南地区风俗文化内容,一并呈现。 《寻美岭南周历 潮州木雕(2017 丁酉年)》为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建社35周年纪念版,精装大气,值得收藏。
罗丹是一位跨越传统与现代的雕塑大师,对罗丹的解读,到目前为止国人还只停留在他对传统雕塑领域的贡献的层面,这不能不说是现当代中国雕塑在认识上的缺陷。本文作者朱尚熹从现代主义雕塑的角度对罗丹雕塑艺术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解读,提出了许多鲜明和尖锐的观点,对我们的雕塑本体语言的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朱尚熹,借助2015年初“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机会,在展览现场临摹了近30件罗丹作品,重新研究和认识了罗丹雕塑以及他对现代主义雕塑的开创性贡献,并撰写了41篇长微博,将研究心得及时发布,与广大读者分享。经过进一步整理,再加上他另外两篇关于罗丹雕塑的论文,现编辑成书,一并提供读者,展示其完整的认识体系。毫无疑问,朱尚熹作为雕塑家身份撰写的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
集结37位造型艺术家,揭秘设计制作背后的故事。想知道自己心爱的模型从设计到完成需要多久吗?想知道一流手办模型展览会的参观攻略吗?想了解知名的手办生产厂家、手办制作公司的秘密吗?37位一线造型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