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出自设计师Robin Williams 之手。复杂的设计原理在本书中凝炼为亲密性、对齐、重复和对比4 个基本原则。作者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将设计所必须遵循的这4 个基本原则及其背后的原理,通俗易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包含大量的示例,让你了解怎样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设计出美观且内容丰富的产品。
本书收录了近百年来探索人工智能与艺术发展的经典文本。它们围绕二者及相关科技变革的关系展开,并以创造力为支点,呈现在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交织历程中,艺术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如何重新想象人类存在及未来,又如何以批判性视角阐释与机器结合后的作为艺术之关键的创造力。书中既有艺术家的自述、艺术史线索、技术哲学的反思、对人工智能的伦理批判,也关心由机器、控制论和算法引发的美学问题,涉及来自亚洲思想、非洲伦理和美洲传统视野下的多元见解。收录了马克斯·本泽(Max Bense)、杰克·伯纳姆(Jack Burhm)、赫伯特·W·弗兰克(Herbert W. Franke)、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维拉·莫尔纳(Vera Molnár)、川野洋(Hiroshi Kawano)、哈罗德·科恩(Harold Cohen)、乔治·康吉莱姆(Georges Canguilhem)、玛格丽特·博登(Margaret Boden)、亚历山大·盖洛威
《世界装饰纹样图典》( L' Ornament Polychrome )是《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 Le Costume Historique )的作者,法国民俗服装学者、纹饰专家、画家和插图画家奥古斯特 拉西内的另一部重要著作,耗时20年完成全部220幅图版的手绘和文字汇编工作。该书*部于1869年首次出版,全十卷于1873年完成,收录100幅彩色图版,涵盖2000余种纹饰图案;第二部于1885年开始出版,作为*部的补充,收录120幅全新彩色纹饰图版。图版中的图案均按照原始图案复制手绘,巧妙编排,使用金色和银色勾勒。而这些原始图案均出自当时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藏品。 本次中文版以法文原版(1873年版、1888年版)为基础进行全文翻译,按时间和地域编排,完整介绍了 早期原始纹饰 古代艺术 亚洲艺术 拜占庭艺术 西方艺术 ,精美复原拉西内原作的全部220 幅手绘彩色图版及160余幅古籍插图资
本书为敦煌经典纹样图鉴,共五章。第一章介绍了“精致边饰”,包括回纹、菱格纹、联珠纹等纹样;第二章介绍了“神秘圆光”,包括莲花纹、卷草纹等纹样;第三章介绍了“平棋藻井”,包括忍冬莲花纹、葡萄石榴纹、卷草宝相花纹等纹样;第四章介绍了“惊艳华盖”,包括龙衔玉佩纹、莲花璎珞纹、倒悬莲花纹等纹样;第五章介绍了“装饰织物”,包括锁子甲纹、宝相团花纹、联珠茶花纹等纹样。 本书内容丰富,装帧精美,适合设计师、插画师以及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
本书《装订图鉴》是日本《设计的抽屉》编辑部希望增加众设计师们对书籍装订工艺的认识,从而做出更符合书籍内容的设计,而编辑整理的一本书籍装订手册。180度平摊装帧、裸脊锁线装帧、半透明胶装、德式装帧、传统装帧、封面看不到圈的圈装、帐簿制本、使用纸捻的骑马订等等,现如今可以做出来的装帧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本书将装帧方式细分,并介绍其中的91种方法,配以详细的图文说明,是设计师和做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装订实用手册。
本书出自设计师Robin Williams之手。复杂的设计原理在本书中凝炼为亲密性、对齐、重复和对比4个基本原则。作者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将设计所必须遵循的这4个基本原则及其背后的原理,通俗易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包含大量的示例,让你了解怎样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设计出美观且内容丰富的产品。
设计研究离不开理论工具,对于学科范式尚未建立、缺少原创理论的设计学科而言,必然涉及跨学科理论的借用与应用。《设计研究理论I》首次对当前设计研究领域涉及的高频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的概念、发展、现状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四方面展开,按各个理论汉字的拼音首字母的顺序排序,让读者能够基于查字典式的思维快速找到自己想了解的理论。最后列出相关词条和参考文献。本书力图为设计研究者提供宽阔的理论视野,为设计学科的发展和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本书语言流畅,文字凝练,可作为设计专业师生与设计行业从业者的参考工具书使用。
怕配色理论枯燥冗长么?怕技巧方法不够实用么?本书保证让您学到实用而又系统的配色知识! 本书通过简明易懂的示例作品,逐条讲解了绝对不可背离的配色理论;将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修改前后的对比,分析了如何才能使配色更具效果和表现力;根据希望达到的不同表现效果和目的,展现了设计师必须要了解的配色技巧;介绍了在理论无法适用时应对的配色设计方法;讲解了基本的色彩知识和易用的PhotoShop技法;刊载了日本目前最活跃、最权威的设计师的主题性访谈。
设计研究离不开理论工具,对于学科范式尚未建立、缺少原创理论的设计学科而言,必然涉及跨学科理论的借用与应用。《设计研究理论I》首次对当前设计研究领域涉及的高频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的概念、发展、现状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四方面展开,按各个理论汉字的拼音首字母的顺序排序,让读者能够基于查字典式的思维快速找到自己想了解的理论。最后列出相关词条和参考文献。本书力图为设计研究者提供宽阔的理论视野,为设计学科的发展和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本书语言流畅,文字凝练,可作为设计专业师生与设计行业从业者的参考工具书使用。
这不是一本哲学专著,而是一本关于时尚文化的书。作者把把人体作为时尚研究对象,告诉读者我们的身体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只有通过各种手段:遮掩、装饰、造型等来弥补人体自身的缺陷。作者还把各种衣服作为研究对象,告诉读者肤色与时尚的关系、时尚与身份、工作、气质等的关系。除此之外,作者还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教导读者,如何平衡自己的时尚感,书中介绍了一些方法:反穿、刺青、包扎等手段。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解释现代诸多的时尚现象,也从时尚现象背后的大众哲学内涵等角度为读者阐释了时尚的奥秘。
中国纹样历经千年的传承,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依然璀璨无比。它们不仅反映了时代的文化特征,还诠释了独特的东方美学!本书是“东方美学口袋书”系列的纹样主题图书,选择了60多种传统纹样,并按照几何美、自然观、草虫鸣、花鸟语、瑞兽谱、万物生为主题进行分类。纹样类型多样,如锦纹、回纹、盘长纹、龙纹、狮纹、麒麟纹、博古纹等,每一种纹样都提供了纹样简介、元素线稿、文物纹样展示、纹样高清图等内容。 本书开本便携、内容丰富,适合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喜爱纹样的读者欣赏和学习。
本书选取了北大各学科具有代表性的15位老师,展示他们的书房、教师风采,讲述他们的阅读和学术人生故事,每位老师还推荐了阅读书单。这些老师分别是董强、韩茂莉、张慧瑜、曹文轩、徐湘林、戴锦华、秦雪征、王余光
汉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织染工艺,还是纹样、配色,都体现了独特的东方美学。 本书是“东方美学口袋书”系列的汉服主题图书,按照朝代梳理、选择了30多种汉服,如曲裾深衣、直裾深衣、交领襦裙等,带领读者走进汉服文化,感受中华传统之美。本书不仅展示了服装形制、设计细节、上身装扮、汉服配色和纹样等内容,还介绍了相关的汉服配饰、鞋履、面妆知识。 本书开本小巧、内容丰富,适合设计师、画师、传统文化爱好者、汉服文化爱好者阅读。
技术示能在技术的特征和结果之间起着媒介作用。唐纳德·诺曼在1988年将“示能”这一概念引入了设计领域,自此,“示能”成为技术研究的重要分析工具。然而,珍妮·L.戴维斯在本书中指出,“示能”仍然需要概念上的 新。她引入了机制和条件框架,重新定义了示能分析,并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批判性视角。 机制和条件框架将问题从“对象提供什么”转移到“对象如何提供”“为谁提供”,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提供”。戴维斯指出,这个框架能够解释技术制品所具备的力量。她将该框架置于一种批判性的方法中,解释了包括请求、要求、鼓励、劝阻、拒 和允许在内的几种示能机制,并展示了这些机制如何通过不同的条件(知觉、灵活性、文化和制度合法性)形成。 戴维斯将该框架付诸实践,并阐述了与之相辅相成的方法论,包括批判性技术文化话语分析、
好看的设计那么多,要如何学习才能一网打尽?《有呀,有呀,设计!》挖掘优秀版式设计背后的45个黄金法则,并用可爱的短语为它们命名。书中包含270个案例分析,展现不同设计法则的应用与搭配。就用这些说着说着就能记住的设计口诀来创造你的*作品吧! 从 带状底纹生韵律 到 重复重复再重复 ,逗趣口诀帮你省时省力学设计。 从商业广告到展会海报,多领域案例激发你的无限创意。 初学者的参考书,专业人士的素材库,人人值得拥有的设计指南。
本书是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多年来对产品设计方法与策略的经验总结,共展示了11种设计观点、6种设计模型、12种设计思路、68种设计方法。每一种观点、模型、思路、方法均用一页文字进行讲解,辅以插图说明。为方便读者进一步学习,每一种观点、模型、思路、方法的结尾均附有参考资料及拓展阅读建议。所有对设计感兴趣的人都可以阅读的设计工具书。本书将所有策略和方法依据其所适用的范围进行归纳——从筹备设计项目、探索发现、定义设计问题到开发创意概念、评估决策、展示和模拟。这种采取系统分类的方法在设计类图书中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仅能帮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定位,还能更有效、准确地辅助设计师合理利用方法解决遇到的难题。如何针对特定的目标和相关资源制作项目计划?何时在怎样的情境中如何使用某个特
本书讲述了服装企业(之禾)成功的秘密。全书由之禾低调成功手册和舒适、环保、通勤--城市生活的永恒主题两部分组成。各章节通过采访之禾成员阐述了之禾在材料、工艺、及制作环节的品牌理念。
◆甲方指定了主题色,你绞尽脑汁却总想不到合适的配色时 ◆好不容易开始设计了,但色彩总是差强人意,不能让人眼前一亮时 ◆双方沟通方案,你的彩色样稿总是被毙掉,但又找不到合理的依据进行反驳时 ◆觉得灵感枯竭,找不到更好的配色方案和甲方达成共识时 运用本书,可迅速解决配色难题! 把脑中的“印象”颜色转化成可供客户挑选的色彩设计方案,可以直接应用在工作中的主题配色方案书。9大主题包含多种场景,季节感、时尚感、自然感、复古感的色彩搭配一应俱全。每一个色彩方案都精选9色,添加插画图例配合讲解,从双色到四色按序号搭配,方便查找,让你的配色方案零失误。本书适用于时尚广告行业、网页设计平台、时装设计、杂志画册等众多领域。小开本携带方便,设计行业从业者推荐。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艺术殿堂 中央圣马丁学院1年制的预科课程,带领对艺术设计有兴趣的读者有系统地探索、学习和建立个人风格。书中12个章节对应了1年制预科课程中12个重要阶段:1、选择方案 2、调研 3、绘画 4、创作 5、反思 6、风险和失败 7、探索 8、定位 9、专攻 10 合作 11、项目启动 12、呈现。 一方面它提出研究和思辨的方法为创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书中多角度的 专题练习 、 工作坊指导 和 艺术家访谈 可以帮助读者在实践过程中拓展创作方法,培养冒险和接受失败的能力,从而思考成为一名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意义。本书尤其在视觉传达设计、服装染织、美术和三维设计四个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为有意在艺术设计界发展的学生提供系统且深入的实用指导。
本书是“东方美学口袋书”系列的中国传统色主题图书。 本书选择了92种传统色作为主色,每种主色延展出3种相关色,共360多种中国传统色。书中提供了各种颜色的相关实拍照片、来历、普及知识、颜色展示以及配色方案,每种颜色都有相应的色值,开本小巧但内容丰富,便于随时随地阅读。本书是传统文化和美学的普及书,也是专业设计师、插画师可以随身携带的工具书。 本书适合喜欢传统文化、喜欢中国传统色的读者阅读。
这是一本汉服制作的基础教程,本书的编写目的是让读者掌握汉服制版、裁剪和缝纫的技能。全书共6章,第1章讲解了汉服制作前的准备工作,包含汉服尺寸的基础知识、制版的基本方法和一些基本的缝纫技法;第2章至第6章则通过17个案例,详细讲解了汉服中的抹胸、交领汗衫、改良衬裤、马面裙、一片式褶裙、交窬裙、改良宋裤、对襟衫、褙子、大袖衫、坦领、交领短袄、立领对襟短袄、竖领片襟长袄、圆领袍、直领披风和改良斗篷从制版到缝纫的全过程,一步步教授大家如何完成一款汉服的制作。 书中案例均有详细的尺寸图和缝制示意图,讲解清晰,零基础的读者也可以跟着操作,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汉服。本书图文并茂,浅显易懂,不仅适合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工艺设计、服装裁剪工艺和服装制作的从业人员使用,也适合大中专院校服装专业的学生使用。
本书由9章组成,每章介绍一个色系,分别是粉色、红色、橙色、黄色、棕色和米色、绿色、蓝色、紫色和无彩色。读者可以在喜欢和想要使用的颜色章节中看到“单独的颜色”“配色”“颜色名称”“意象词”“与其他色系中色彩搭配的可能性”等,此外,本书附赠可以剪下随身携带的分色系精选色彩目录和配色色卡!在实际配色时产生的重要印象和效果,方便进行对比。
本书《装订图鉴》是日本《设计的抽屉》编辑部希望增加众设计师们对书籍装订工艺的认识,从而做出更符合书籍内容的设计,而编辑整理的一本书籍装订手册。180度平摊装帧、裸脊锁线装帧、半透明胶装、德式装帧、传统装帧、封面看不到圈的圈装、帐簿制本、使用纸捻的骑马订等等,现如今可以做出来的装帧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本书将装帧方式细分,并介绍其中的91种方法,配以详细的图文说明,是设计师和做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装订实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