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设计师来说,折叠是一项十分关键但未受到足够重视的基础能力。包豪斯学院的约瑟夫 亚伯斯(Josef Albers)就把折叠作为设计基础课,旨在让设计师建立空间感和几何直觉,提升三维造型的创作能力。 保罗 杰克逊是继约瑟夫 亚伯斯之后的专门传授折叠技巧的艺术家。本书凝结了保罗40多年的教学精华,他从一张纸开始,细致地讲解了基础的折叠概念及80多种通用的折叠技巧。 这些技巧广泛适用于建筑、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包装、时装、珠宝设计等领域。在学会这些技巧后,设计师可以突破纸的界限,探索织物、塑料、金属等各种材料的可塑性,激活创意灵感,满足不同领域的设计需求。
服装配饰、家居用品、产品包装、店铺陈列 图案无处不在,它既彰显个人的品位与风格,又是设计师不可或缺的灵感素材,更可以帮助企业塑造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 英国设计师鲍伊风尚创办了世界知名的图案设计博客Print Pattern,本书汇集了其中100位当代设计师的900幅图案设计作品与创作灵感,为读者带来一场精美的视觉盛宴。其中包括玛莉美歌(Marimekko)、吉尔德设计公司(Designers Guild)、桑德森(Sanderson)、潘心屏(Hsinping Pan)、乔纳森 阿德勒(Jonathan Adler)的倾情分享。 从缤纷的花卉、可爱的动物到抽象的几何图形,从新古典主义、北欧风到日式卡哇伊,从纺织品、礼品包装、壁纸、餐具到文具、卡片、书籍、插画 在创意枯竭的时刻,你可以随时打开本书,发现灵感,发现美。
《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 如果在旅馆里弄不清楚怎么开水龙头,或者面对不熟悉的炉灶或电灯开关时,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手足无措。唐纳德A诺曼大胆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虽然拙劣的设计俯拾即是,但是设计出易于理解、方便使用、令人愉悦的产品并不困难。《设计心理学》增订版对好设计具有强大的作用,不断提醒我们为什么有些产品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有一些产品却让用户非常受挫。 诺曼博士在《设计心理学》增订版里,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导入到设计之中。不仅着重于反思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用户带来的困扰,更着重于解决问题,用这些基本原则帮助设计师找到真正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一方面诺曼博士从多个角度分析,更新了大量的案例提
本书为产品设计师、工业设计师、3D设计师、工程师和建筑师提供了生产工艺方面的全方位指导。设计师在设计作品并准备生产时将面临众多选择,他们需要对从传统工艺到*技术的大量工艺有所了解,才能将想法通过可利用的生产技术进行具体化的体现,使其更加有效和高效地生产出来。书中探索了对全球设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性生产技术,并按照成型、切割、连接和润色四个类别对70多种工艺流程进行深度介绍,包括完整的技术说明、1000多幅照片与图纸、典型应用分析、设计条件、不同工艺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成本、速度和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还对国际领先的产品或组件进行案例研究。
色彩设计能力的高低与色彩感知能力的强弱息息相关。虽然人们的色感天生有强弱之分,但通过后天的训练,色感是可以提升的。 本书围绕色感的提升,讲解了色彩基础理论、色彩设计原则与方法,并结合院校相关专业的色彩构成课程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大量构成训练与设计训练,力求在色彩构成与色彩设计间搭建桥梁,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藩篱,让读者真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设计中,并在这个过程中稳步提高色感。书中从学习绘制色相环和色调表讲起,详细讲解了色彩混合、色彩对比、色彩的角色与数量、色彩的印象与层次、色彩情感与心理、色彩调和等的内容,还介绍了作者多年经验提炼出的主色配色法和主调配色法等实用性强的方法,并给出了借鉴优秀作品获得灵感的方法。最后总结了常见的色彩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案,让读者避坑。 本书适合想要提
本书是著名美术理论家约翰内斯 伊顿毕生色彩研究的精华,至今仍被视为现代设计的必修书目。这位包豪斯学院色彩构成与基础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不仅向我们揭示了色彩的客观原理,还从规律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洞察色彩是如何映射出我们的心理与人格。借助这份珍贵的研究,我们被引领至一个极富趣味的色彩世界,并在这种斑斓之中获得一种全新的观看之道。
文字设计具有双重性:首先,设计作品要具备功能性;其次,它也应具备艺术审美性。 埃米尔 鲁德 《今日文字设计》收录了15个国家88位设计师的作品,包括杉浦康平、安尚秀、扬 奇肖尔德、埃米尔 鲁德、卡尔 格斯特纳等现代设计大师的作品与设计评论专文。这些作品与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超越了它们诞生的时代,呈现出风格各异的当代设计面貌。 但本书不仅是一本经典字体设计作品集,更是一本串连起20世纪文字设计的发展历程、展现设计界多种理念乃至学术观点冲突的启发性教程。赫尔穆特以广博的学识视野在《今日文字设计》里展示了现代文字设计在东西方近一个世纪的节点和面貌,并以作品为例对文字设计不同的观念或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归类和阐释。 本书于1980年首次出版后即风靡业界,广受赞誉。40年后的今天,经由增补修订,推出中英文对照的
《设计中的设计(全本)》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 日常生活 ,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作者亲自重新精心汇编多篇内容,大幅延伸、修订、扩增更丰富的图文,以专业的面貌结集成册。 大陆简体版收录:北京前门再造计划视觉系统提案 新增内容:RE-D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艺术殿堂 中央圣马丁学院1年制的预科课程,带领对艺术设计有兴趣的读者有系统地探索、学习和建立个人风格。书中12个章节对应了1年制预科课程中12个重要阶段:1、选择方案 2、调研 3、绘画 4、创作 5、反思 6、风险和失败 7、探索 8、定位 9、专攻 10 合作 11、项目启动 12、呈现。 一方面它提出研究和思辨的方法为创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书中多角度的 专题练习 、 工作坊指导 和 艺术家访谈 可以帮助读者在实践过程中拓展创作方法,培养冒险和接受失败的能力,从而思考成为一名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意义。本书尤其在视觉传达设计、服装染织、美术和三维设计四个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为有意在艺术设计界发展的学生提供系统且深入的实用指导。
织绣、瓷器、织毯、珐琅器、建筑 5大载体 精选117幅藏在故宫里的纹样 追溯起源、解读寓意,深入探寻每幅纹样背后的意指 提炼117种纹样配色色板,均附CMYK色值 设计灵思、绘画临摹、服饰配色、家装组合皆可参照 纹案律动如诗 风物摹绘闲美 寓意吉祥无殃 是为故宫纹样 巍巍六百载故宫,五千年华夏文化之集大成者,凝结前人美的哲思与探索,化为万千富丽繁复的故宫纹样。精选整合,呈现117幅独具风格的精巧纹样。用春秋战国时期的龙凤纹装点藻井,把魏晋南北朝的缠枝卷草纹绘于寿康宫内檐和玺彩画,将唐宋的喜相逢纹绣刻在清嫔吉服,使清代的白鹭纹在红地白鹤瓷碗上熠熠生辉 大至碧瓦朱甍的建筑,小到精妙入神的瓷器,造型万千的纹案游走在黄顶红墙、雕梁画栋,被编刻进文物器具、华服锦缎。令故宫之美,美得惊心动魄!也将千载东方文明与审美
本书是NY TDC 64 Best in Show和三次 世界最美的书 等重要奖项获得者刘晓翔个人工作室成立10年以来书籍设计作品的精华总集,以从未有过的方式解读设计。本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写作与编辑理念承袭自《11 16 XXL Studio》,在大幅度简化本书材质和印制工艺的同时,选择了11本刘晓翔工作室为不同类别书籍所做的设计。来自11本书的11个16页的页面选择是以文本排印(造型)为主的。第二部分作者将多年以来对汉字版面网格系统的研究汇聚其中,详解了它的源起、数理逻辑(字号模数)起点、单元格构成与思维方法。对于不易理解如何在计算机上操作,将网格细分为极为细小的模数的朋友们,刘晓翔老师给出了简明操作程序。本书对于普通读者、设计师与出版人、编辑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指导意义。
配色是设计师、画师的技能,也是一部分新手设计师、画师的痛点。本书立足于设计行业和绘画行业,重点解决从业者和新手的配色难问题。 本书共十一章。第一章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第二章到第八章讲解七大色系的配色方案,共78种颜色,每个色系的颜色都是按照由浅到深的方式排列;第九章讲解意象配色方案,共162种,应用场景有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家居设计等;第十章讲解大自然配色方案,共52种,应用场景有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第十一章讲解流行风格配色方案,共20种,应用场景有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 本书适合设计师、画师阅读和参考。
埃米尔 鲁德是瑞士重要的平面设计师、版式设计师、设计教育家,也是瑞士文字设计秩序理论与有机文字设计原则的倡导者,同时也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 埃米尔 鲁德一生致力于版式和字体设计的研究,他专注于对每个版面各造型元素之间和谐关系的处理,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通过简单的网格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样式来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并强调作品与观众的相互交流。他的平面设计作品处理得简明扼要、严谨明晰,既有高度的视觉传达的功能性,又具有强烈的时代形式美感。 本书则是由德国设计界泰斗赫尔穆特 施密德编辑、整理、汇集了埃米尔 鲁德的代表作以及初次公开的多个作品,内容涵盖广泛,是目前为止较为全面的埃米尔 鲁德作品集。并且,除了作品展示外,书中还收录了埃米尔 鲁德针对字体设计、版式设计以及设计整
生物设计旨在探索生物信息设计策略作为可持续创新的驱动力,开创新设计主题,为新兴的生物循环经济重新定义能源、水、空气、废弃物与材料的用途,是生态系统、合成生物学、计算机设计、数字与生物制造科技等领域的跨界学科。本书探讨了生物学在实验室外应用的令人激动的新方式,展示了大约70余项新兴实践,涵盖建筑、工业设计、时尚、医学等领域,将前沿科学与设计的实用性相结合。本书还包括实践指导,如设计师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技巧、常见问题和更多资源。书中这些项目将前沿科学与流行设计的实用性相结合,代表了可持续革命的第一步。
旗袍,作为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是我国的民族服装,是几代手工艺人的智慧结晶,是集我国服饰工艺、美学之艺术大成,蕴含着我国悠久的特色传统文化,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论,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亦是*为当今世人所认可和推崇的中国服饰之代表。旗袍不仅拥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和装饰美感,更是传统中国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例证与产物。本书以翔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旗袍的前世今生,带领读者了解面料、纹样与色彩的选择,领略旗袍完整的制作工艺与文化符号。
设计形态学 是通过研究形态生成的规律、原理和本源,以及形态与人的关系,借以启发和促进协同创新设计的新兴学科。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设计形态学研究 (17ZDA019)的研究成果,以 形态研究 为核心,分别从设计形态学的 科学属性 与 人文属性 、 真实世界 与 数字世界 ,系统阐述了设计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思维范式、方法论、知识体系,以及协同创新模式,并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融通,完整地建构了设计形态学理论体系。 《设计形态学》面向设计学、工程学和具有相关交叉学科背景的高校师生,对于高校研究型设计人才的培养,以及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具有颇为重要的意义。本书也适于从事设计、工程专业工作的设计师、工程师等科研、技术人员阅读参考,在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系统科学的设计形态学思维与方法的同时,于形态研究与协同创
●《深泽直人:具象》完美体现了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对人、空间和物体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观点,将设计师的作品置于当代设计世界的语境中,为其设计理念提供*手资料。 ● 具象 指人们对世界的体验是如何被他们接触到的物体和居住环境的微妙特性所影响的。深泽直人一直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非常着迷,尤其是人们在几乎无意识的情况下,与物体和环境交互时凭直觉做事的方式。这本书集结了深泽直人100多件*设计作品,它们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他对 具象 概念的思考。
中国传统图案不仅仅具有一定的设计意义,而且具有十分可观的商业效益。中国传统图案的应用领域也日趋广泛,已经逐渐涉及展厅布置、商标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等领域。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书除了包含三大类28小类共计上千种的中国传统图案展示之外,还精选了数十个以传统图案为创作灵感,在充分理解传统图案精髓的基础上,将古典图形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设计作品。既充满现代感,又独具东方图案的神韵。对于爱好传统文化,以及希望作品具备独特个性,体现特色的设计师来说能起到良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本书还配有下载资源,里面包含书中所提及的各类图案的矢量图形,可以提供给读者直接使用。
本书是由中文播客界翘楚 随机波动 策划出品的主题艺术书。 纺织品的格纹、屏幕像素的方格、城市规划的网格 格 ,生活中常见的单位,虽不起眼却包罗万象。我们创造格子、受制于格子,又跳脱出格子。它承载了时间的痕迹与个体的经验,也孕育着未知与想象。以 格 为主题,本书集结了汪民安、林棹、辽京等数十位知名作者的力作,并收录德国思想家韩炳哲、意大利作家费兰特的相关作品,以及达米恩 赫斯特、路易丝 布尔乔亚、艾格尼丝 马丁、我是白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创作。评论、小说、诗歌、漫画等多种体裁交织,文本和图像相间,展现出 格 不断生长的可能性。书中话题从奇珍格、浮世绘,延伸至智能手机、AI算法,再到疫年记事、女性写作,涵盖当代人关切的各种议题,提供了观看世界与自我的全新视角。这是一次穿梭在格与格之间的历险,一
这是一本综合的古风化妆造型专业教程,以基础知识为框架,由易到难进行讲解,案例形式和风格多种多样,让读者感受古风化妆造型这门艺术的魅力,领略千年古风之美,并学会自我创作。 全书分为9章,包含古风化妆造型基础、妆容基础、发型基础,以及日常风格发型案例、写真风格造型案例、复原风格发型案例、神话风格造型案例、时尚主题造型案例和古风饰品制作。至三章将化妆造型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巧及一些 疑难杂症 类问题做了系统梳理,并且进行了细致讲解。第四至八章结合造型的不同风格、不同手法、不同难易程度,辅助大量图文,对日常接触的古风造型进行了讲解,使读者能够了解风格类型,并抓取重点难点,轻松快速地学习并掌握古风化妆造型。为了帮助读者学习,第九章对常见的古风饰品的制作进行了详细讲解。此外,本书针对技
本书以科普的形式,详细阐述了计算光学成像的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通过专题讲解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光场、光学系统设计、偏振、散射成像、相位、计算照明、计算光学成像中的数学问题、计算成像的编码等计算光学成像的关键技术,阐述了超快成像技术、计算探测器、深度学习、超分辨率、量子成像、微纳光学等前沿技术与计算光学成像的融合。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直观的插图,将计算光学成像技术娓娓道来,不仅可以为计算光学和光学成像等领域的初学者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而且能够为广大计算光学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使其短时间内对某个专题有较为深入的认识,更好地做好研究和应用工作。
这是一本汉服制作教程。本书首先介绍了量体、画图、钉扣、熨烫、面料等汉服制作基础知识,然后分别展示了秦汉时期、魏晋时期、唐代、宋代、明代和清代典型服装的制作方法,最后展示了名画复原服装和仙侠玄幻风角色服装的制作方法。本书内容严谨细致,既提供了服装制作过程的实拍图,又提供了制版图,还展示了服装上身效果。 本书适合汉服爱好者、汉服制作从业者、传统文化爱好者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