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1年出版的《平面艺术家及其设计议题》一书中,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对网格设计进行了阐释,此举使其成为平面设计史上的先驱。网格系统也是发端于瑞士的客观排版设计(Objective Typography and Design)运动的一部分。不可思议的是,直至二十年后,才有专门的书籍出版——这就是《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该书自问世以来至今,实属情理之中。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设计师都不知道、也不理解为什么要建立网格这样的一个秩序系统。所以,如果想要合理、功能地运用网格系统,那就必须仔细地研究网格的所有原理。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开篇介绍了网格系统的理论基础及其宗旨,之后则是搭建网格系统的详细步骤。在讨论了纸张的尺寸、字体的选择、分栏的宽窄、行距、页边距和页码之后,布鲁克曼更进一步阐述了网格系统的诸多细节要素。
IRI色彩研究所编著的《设计师的配色宝典》共分五章分别是:章韩国人对色彩独特的理解,本章主要介绍韩国人的传统色彩意识——五方色的同时,和大家一起研究从古到今深受朝鲜民族喜爱的白色和青色所包含的意义。第二章当我们看到某一种颜色时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印象呢?本章我们将一起研究韩国人的色彩观,以及各种不同的颜色所包含的历史、社会性象征意义。第三章我们会用哪些颜色来配色呢?本章我们将对从事色彩印象设计的设计师与多方沟通协调时可能用到的色相和色调(Hue&Tone)体系以及色彩印象空间进行理论性的说明。第四章各种印象的配色集,本章在运用色相和色调体系以及色彩印象空间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对总计12种印象的配色分类进行了分析和整理。为了设计师能演绎出预想的印象效果,除了大量的配色实例之外,本章还列
本书是为设计师、学生以及DIY爱好者提供的色彩理论指导。本书用操作性强、妙趣横生的方法轻松阐述了严肃的色彩理论知识,旨在探索色彩为设计带来的更多可能性。书中的实验以伊顿和阿尔伯斯的色彩理论开始——通过游戏来寻求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这50个生动有趣的色彩实验都是通过引人注目的单词和图像进行表达的,以鼓励读者运用既科学又新颖的方法来解决视觉问题,启发读者去拥抱色彩、造型、材料等等。本书会指引你开启一段色彩斑斓的探索和发现之旅,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枯燥的色彩理论,并能将其灵活运用到实践和设计中去。
本书围绕怎样才能更好地色彩?怎样才算是能够随心所欲地应用色彩?为主线,通过6种常见色彩的运用解析,给读者讲解了各种色彩的创作秘诀。主要讲解体例有:通过作者个性化作品讲解的配色理论知识、配色色值对比图、电脑调色等一些软件实战操作、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分享等。 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在部分,作者从色彩的词源讲起,介绍了配色设计所能应用的基本色彩,以新鲜的视角解读色彩,并以独特的案例引导读者对色彩进行联想和逆联想,从而在对色彩立体化的思考中享受色彩。从第二部分到第七部分,作者分别介绍了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在画面中作为主色、点睛色、线条用色时的配色原理和配色方法。 在介绍配色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作者介绍了大量插画配色在Photoshop中的实际操作案例。本书语言风格独特,色彩
“平面设计的入门之作。一本令人愉快的书。”——梅顿戈拉瑟(“我爱纽约”(I Love NY) 标志设计者) 《我想和你谈谈设计——形式、字体、色彩、版式及更多》是著名设计师奇普基德向你传递大师级设计思维的经典之作。他在书中汇集新锐设计理念、分享独到经验心得、解析大师作品,并让你挑战10项设计,让你的作品从这里变得不凡。《我想和你谈谈设计——形式、字体、色彩、版式及更多》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设计作品,每一页都是作者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它将启发你对平面设计的新思考。
图形可以是另类的、复古的、文艺的、可爱的、趣味的、神奇的,不同的色彩、图形、文字互相交织,你猜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而他们又融入各种品牌和产品当中,各种跨界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玩转图形》一书搜集来自全球的时尚设计师们的有趣作品,来让我们一起头脑风暴、一起舞动神经,打开思路将图形玩转起来。快来加入玩转大军,让你的设计炫起来! 本书的封面我们通过基础的线绘图形,穿插到不同的色块中,为你呈现了”图形玩转世界“的理念。虽然简单但不乏趣味,符合整本书的制作初衷。
本书意图介绍平面设计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用大量的篇幅为我们展现了许多宝贵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意在让读者能够纵览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概况,全面了解中国平面设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