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熟蝉鸣云纱响,蔗浪蕉风莨绸爽。 莨绸是广东珠三角地区生产的一种古老的染色面料香云纱。香云纱穿着透气清爽,轻体透凉,走路会发出 沙沙 的声音,所以*初被称作 响云纱 。繁复的制作工艺以及特殊的丝绸质感,使香云纱享有 软黄金 的美誉。香云纱布料的珍贵稀有,使其受到宋氏三姐妹、张爱玲、陆小曼、王映霞等名人的热烈追捧。2008年香云纱因独特的染整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彰显非遗文化、呼吁非遗传承的 粤雅小丛书 之一,本书以传承、制作、价值三章重点介绍香云纱的文化价值和发展历程,既很好地凸显了香云纱在岭南文化、广东纺织工业史的重要地位,也恰当地表现了香云纱作为纺织艺术品的文化价值。
中国历来享有 瓷国 的美誉,以瓷器蜚声世界。诞生于清代的广彩,在千年瓷史中独树一帜。广彩是广州彩瓷或织金彩瓷的简称,是广州地区特有的釉上彩绘瓷器品种。它应外销需求而生,融合中西技艺精粹,自康熙年间烧制之日起,就漂洋过海到大洋彼岸 圈粉 无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亮丽的文化名片之一。 作为彰显非遗文化、呼吁非遗传承的 粤雅小丛书 之一,本书围绕广彩的发展历史、工艺特征、名家名作三大板块展开叙述,通过精美雅致的图片,配以精炼简洁的文字,中英文对照,言简意赅地对广州彩瓷的核心价值作基本介绍。
中国造纸术历史悠久,纸对中国人而言,不仅是书写的载体,也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民间艺术剪纸正是肇始于此。剪纸在我国源远流长,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其中,根植于岭南风土之中的广东剪纸自成一格,以独特的南国韵味和艺术特色享誉海内外。广东剪纸以佛山剪纸和潮汕剪纸*负盛名,两者如花开两枝,各有风貌。 作为彰显非遗文化、呼吁非遗传承的 粤雅小丛书 之一,本书围绕广东剪纸的发展历史、工艺制作、传承创新三大板块展开叙述,图文并茂,中英文对照,言简意赅地呈现广东剪纸艺术的人文价值,体现了岭南人美好的生活愿景和审美情趣。
书名:茅龙笔:笔墨新韵 丛书名:粤雅小丛书 装帧:平装 页数:68 版次:1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字数:30千 书号:978-7-5491-2262-2 主编:粤雅小丛书编委会编 定价:25.00元 开本:32开 印张:2.125 明代成化年间,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家陈献章以山间盛产的茅草为材, 束茅为笔 ,蘸墨挥毫,笔画刚硬有力,飞白生动活泼,欣喜之余将其称作茅龙笔。因世人称陈献章为 陈白沙先生 ,茅龙笔又称 白沙茅龙笔 。白沙茅龙笔因制作技艺的独特性和*性,作为代表岭南文化的一个品牌,被收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更好地受到保护和发展。 作为彰显非遗文化、呼吁非遗传承的 粤雅小丛书 之一,本书设起源、艺术风格、传承三章重点介绍茅龙笔腾空出世所引领的独特书画风格及其传承发展,通过精美雅致的图片,配以精炼简洁的文字,中
《指尖上的非遗系列丛书·苏绣:天堂之绣》为避免重复前人成果,着力点不在梳理苏绣的历史脉络和理论、技法,而是从“绣”之行为,以及“绣”之内涵与外延上进行了些微的探讨。目的只有一个,即希望读者阅读此书后能够有所触动,继而产生兴趣去关注苏绣这一中华传统技艺并进行亲身实践,最终将其纳入自我静心怡情的生活方式中。 深藏于苏绣中的灵性与优雅,不关时代的浮躁喧哗。那些细密针线里潜藏着永恒的秘密,需要有缘人来挖掘和破译。 书中用大量篇幅做了绣品展示,以便让亲爱的读者直观感受到中华刺绣,尤其是苏绣的神奇魅力。
本书是一本银饰设计与制作工艺的专业书,由易到难地讲解了各种基础工艺、表面处理工艺与特殊工艺。每种工艺的讲解非常详细,分别介绍了工具与材料的准备、操作过程、提示与技巧,大大提高了可操作性。此外,还介绍了6位成功首饰艺术家的专业访谈,由其亲身传授创作心得和感悟。本书作者伊丽莎白.波恩既是一位颇有建树的首饰艺术家,也是伦敦首饰学院的专业讲师,从业将近20年,作者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融入本书中。 本书案例丰富、图文并茂、步骤翔实,适合高等院校珠宝首饰专业师生、首饰设计师、工艺师、艺术品收藏者以及广大爱好者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