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这件古老又现代的乐器,有许多百转千回、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在其兴起的汉代,家家少女皆弹习之;在其艺风盛行的南北朝,承载起音乐桥梁的使命,与外邦互通互融;在其繁鼎盛的唐代,绽放出的极致艺术美感令帝王追崇,只盼独享;在其式微的明清,虽销声匿迹,确实为了聚集更大的能量,再度辉煌; 20世纪80年代,现代箜篌在几代乐器制作家、艺术家长达近百年的研发、改革、探索中,开启了现代艺术新生命。
今天,箜篌从画中、从诗中、从书中向我们走来。中国音乐学院 201 9 年即将开考箜篌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为箜篌的复兴和普及又添上辉煌的一笔
这套《钢琴演奏文凭级(初级)作品选》(上、下)是根据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伦敦圣三一音乐学院发布的钢琴考级初级演奏文凭级考纲编写,适用于英皇钢琴考级的ARSM演奏文凭级和DipABRSM初级演奏文凭级,以及伦敦圣三一音乐学院钢琴考级的ATCL初级演奏文凭级 这套教材分为上、下两册,乐曲是从考试大纲中精心挑选的、可以用于考试的作品。上册是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下册是浪漫主义时期和20世纪的作品。 每一首作品后,都附有与乐曲相关的详细解说,含有体裁及曲式分析,作曲家及时代风格等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
邮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交流、技术和材料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与文化特征。 本书在设计艺术学的视角下以“史”为骨架,以“论”为血肉,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进行分期。通过收集、整理关于中国邮票设计的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扼要描述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过程中各时期的历史语境,还原各时期的“技艺”场景,归纳、总结、分析各时期的设计风貌。对邮票图像的视觉语言进行分析和阐释,挖掘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蕴含的审美文化和设计思想,归纳、总结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与流变轨迹。
本项目为国家 十三五 规划项目。中国丝绸纹样历史悠久、绚丽多彩,表号、谐音、象征等方式的运用使纹样富有深沉的文化与寓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等级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等,充分体现了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组成部分,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宝贵资料。本著作包含国内外研究中国清代时期的丝绸图案,叙述当时丝绸图案的艺术风格。清康熙朝起,天下安定,朝廷采用鼓励措施,丝绸生产获得较快发展。清代丝绸在艺术风格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丝绸纹样在构图布局、造型设计等方面更显细腻秀丽。本书图版以文物原图为主、素材图为辅,共约80-100幅。文字叙述浅显通俗,充满艺术性。 ■ 本卷简介 本书为 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 之一。本书介绍
《以神为马》,语出《庄子》。借作书名,意指在 “有涯”与“无涯”的对立中,以自由精神追求学术—人生的无限境界。作者多年潜心研究中国美学,以美学基本理论的探寻为要津,纵深出入中西艺术,最终落实于中国美学与艺术的经典问题和核心范畴的审思。 从风骨到神韵,从李贽的童心与空观到被误解的王国维境界说,再到庄子美学辨正;从陶渊明的乡土诗意到老年徐渭的少年情怀,再到《红楼梦》美学意蕴的新解……《以神为马》以庄子“游”的观念导航中国美学,验之以中国文化的多元丰富,书中对20世纪以来的多种通行观念的尖锐质疑为深化中国美学研究提出了挑战性话题,表现了作者在古今、中西的纵横交集中的美学探索和理论建树。
本书重点关注美术政策、机构、出版、展览、会议等制度性因素,及其是如何对美术的存在方式和生产过程产生作用的。在研究框架上,本书以纵向的美术制度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与横向的创作、展览、出版、教育等行业的制度建设为核心进行审视和考察。 在具体的呈现中,本书梳理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美术管理、创作、展览、研究机构的历史变迁以及制度建设过程;探讨美术出版社的出版政策、美术刊物的编辑理念、批评方式、期刊生态等传播制度;分析展览形成的评奖、基金会制度;论述美术批评如何引导美术发展的批评制度,以及传达政策,引导美术创作的会议制度。通过对美术研究对象的延伸和扩展,以此构建美术生产、美术生态和美术主体的关系。
本书聚焦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故实画这一领域,探讨分析对经典故实题材内容的描绘方式是如何在历代绘画中得以形成演变的。在书中,作者围绕伯夷叔齐采薇、伏生授经、谢安东山故事、萧翼赚兰亭、卢仝烹茶、郭子仪、东坡笠屐、鹿八个在历代绘画中频繁出现的经典故实,探讨各个故实的描绘手法演变以及在社会中的相应认知演变观念,相应折射出故实画这一题材在中国艺术史上的演变脉络。本书将使用国家博物馆和北京画院的高清藏图进行描述梳理。
本书围绕中国书画中若干重要问题,关注于书画一体的发展历程考察,对书法的文化观念与艺术演进、中国画的观念嬗变、文人意识兴起以及艺术语言的特征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书中既有从文化史视角对书画史嬗变的考索,又有以核心观念为切入点的对艺术精神的探求;既有古老文献的新阐释,又有艺术作品的“文本细读”;既有对书画家精神世界知识考古的语境还原,又有对书画作品的语言体系的动态追踪。 本书与作者本人的《书画》(中华文化元素系列第一辑),具有一定互补意义,前书重点在书画文化的全面知识体系,本书则侧重于一些重要问题的学术考察,对于中国书画精神的内涵探讨将产生积极作用。
中国书画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蕴藏着宗法、服饰、饮食、礼俗等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 你知道吗?王羲之醉酒抒怀,成就了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的《兰亭集序》。 现存最早的古代连环画《韩熙载夜宴图》,是画家受皇帝所派,监视臣子之作。 乾隆皇帝拥有1800方印章,只要是他喜欢的书画,就会在上面盖章,是妥妥的盖章爱好者。 从汉代的帛画到近现代的齐派绘画,文化学者丹青旅者善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带领大众近距离感受中国书画艺术的魅力。本书选取了28幅不同时期的代表书画作品,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剖析这些作品独特的内容和表现手法,鲜活立体地还原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市井生活和人文故事,你将会感知画家藏于笔下的情感细节,了解中国书画的美和魅力所在。
音乐既是情感的表达,也是科学的现象;既是个体的体验,又是历史的呈现。《音乐之错》是软件开发从业者、管风琴演奏者马慧元对音乐本质的一次打破边界的探寻。 她分享音乐演奏中的挑战与顿悟,剖析重复练习、合奏共鸣的音乐实践;她追问是什么生理构造让音乐跨越国界,是哪个脑区在演奏或倾听中发挥作用;她回溯音叉的诞生与发展,标准音高的提出与争议…… 在演奏、科学与历史的交汇点,马慧元用独特的跨学科视角,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她相信,音乐不仅关乎情感与技艺,也关乎物质与规律。当我们理解音乐的“错”,也许就能更接近它的真实。
内容简介 “全球艺术史”系列丛书引自意大利,是一套全新、开放且系统的世界艺术百科全书,向读者介绍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艺术创作。 《巴洛克艺术》是“全球艺术史”系列中的一册,书中解析了巴洛克艺术的概念,对一些重要的巴洛克艺术家、艺术资助人及重大事件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列举了多幅典型的精彩画作,以帮助我们更为通透地理解巴洛克艺术。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认识巴洛克艺术 什么是巴洛克? 巴洛克艺术的起止时间 第二章 解释巴洛克 一本关于巴洛克的读物 巴洛克艺术的遗产 第三章 主要人物 重建传统:阿尼巴尔·卡拉齐和卡拉瓦乔 鲁本斯缓慢的导火索 真实、柔软、动感:乔瓦尼·洛伦佐·贝尼尼 巴洛克艺术的剧院:梵蒂冈圣彼得大
本书将对TK近年来在合唱方面取得的成绩做全面总结,既包括传统合唱作品,也包括新创作的现代作品。包括了22首很好合唱作品,全书为五线谱展示并配上钢琴伴奏谱,方便广大合唱教师及合唱爱好者使用。
瓯剧,原称"温州乱弹",是温州近代影响优选的剧种。温州传统剧目极其富赡,有"曲海词山"之称。我们所掌握的仅幸存中的一部分,尚有很多有待收集与发掘。为了为戏曲研究、资料保存、整理和改编演出提供靠前手史料,作者选编了其中比较很好、过去未曾印行过的剧目。为了尽量尊重原文,力求保持抄本原貌,只对原本中的错别字或明显不通之处加以校正,必要时作点注释,其他一切照旧。 本集成将分编分辑出版,本辑为瓯剧编的靠前辑,共选10个剧本,均为"八十四本头"中的很好传统剧目。其中《雷公报》,系"四高"之一;《赐双刀》系"五老"之一;《闹沙河》、《取宝刀》均属"四冷"戏;《双秋莲》系"四徽"之一;《三官堂》、《前岳传》、《后岳传》、《宝莲灯》、《两重恩》皆为常演的乱弹剧目。总之,均带有的代表性。
书 名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精选 传统相声名段精选,曲艺爱好者经典图书。 ISBN 978-7-5212-0517-6 CIP数据 I239.7 责任编辑 王烨 作 者 薛永年 主编 版 次 一版一次 开 本 16开 页 数 604 字 数 580千 装帧形式 平装 定 价 65.00元 薛永年,生于 1941年,天津人。幼小喜爱相声,从师朱相臣。1959年赴湖北省民间歌舞团曲艺班,习学相声专业,拜师韩子康。1963年调入武汉市说唱团,1980年调任武汉市群众艺术馆少儿部主任
内容简介 傅雷曾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师。他在讲稿的基础上修订、补充,完成了这部著作。是许多人的西方美术启蒙书,提升艺术修养的专业指南。书中着重介绍文艺复兴以来的数十位美术大师及其名作,生动讲解其艺术风格和人品操守,并融文学、音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一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目录 "001 第一讲 乔托与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008 第二讲 多那太罗之雕塑 017 第三讲 波提切利之妩媚 025 第四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上) 034 第五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下) 043 第六讲 米开朗琪罗(上) 056 第七讲 米开朗琪罗(中) 062 第八讲 米开朗琪罗(下) 069 第九讲 拉斐尔(上) 079
《艺考基本功.色彩静物》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关于色彩、 色彩的分类、色彩考试的评分标准、关于色调、小色稿的练习、变调练习等知识;第二部分为单个物体的塑造,包括步骤演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