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瓷器中国
    •   ( 5939 条评论 )
    • 陈克伦 /2021-08-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瓷器是中国的创造,是世界的语言。瓷器是水、火、土的完美结合,是人类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好体现,是自然与人文交汇的结晶。瓷器凝结了我们祖先的智慧,满足了社会生活的需要,积聚了时代与民族的精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工艺、文化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成为外国语汇里中国的代名词。

    • ¥59 ¥118 折扣:5折
    • 古陶瓷保护与修复基础
    •   ( 148 条评论 )
    • 杨蕴 张力程 张亚旭 /2024-08-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陶瓷是中国的象征,陶瓷发展史是中国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四章,主要包括古陶瓷的保护与修复概述、修复准备工作、现状调查与档案记录、以及通过脱盐、拆洗、加固、粘接、补全、作色、养护等修复步骤教授修复技艺。第二部分是教材的第五章,通过陶瓷器的多个修复案例,展示多碎片陶瓷器拼接技巧、翻模补缺、3D打印技术应用、可识别修复、单色釉修复、开片釉的修复、不同图案缺失和器型配件缺失的一些修复重点难点和技艺。教材通过各个修复步骤消除陶瓷文物的各类病害,使瓷器文物以相对稳定的状态,满足陶瓷文物藏品的长期保存和展览陈列需求。

    • ¥39.6 ¥88 折扣:4.5折
    • 恰如灯下故人:谛听中国瓷器妙音 幽雅阅读丛书
    •   ( 2925 条评论 )
    • 霍华 著 /2017-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恰如灯下故人:谛听中国瓷器妙音》:原始青瓷的神秘,东汉六朝青瓷、黑瓷的古朴,隋唐白瓷的精美,宋代青瓷如玉般的釉色,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大气,明清官窑瓷的美轮美奂、民窑器的洒脱和外销陶瓷的奇妙 古陶瓷的世界是多么美妙,无论你是否接触过它,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心仪的一段。在这里,没有丝毫的占有欲,有的只是对历史趣闻的回顾,对精美古瓷的欣赏,对古人创造力的赞叹。谛听中国瓷器妙音,恰如面对灯下故人。

    • ¥39 ¥78 折扣:5折
    • 说瓷:汝窑发现者范冬青著 揭秘古陶瓷收藏“门道”。
    •   ( 3397 条评论 )
    • 范冬青 /2018-07-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本书是范冬青历年来从事中国古陶瓷研究与鉴定工作的心得手记。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内容详实。从传世实物、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窑址发掘四个方面帮助读者掌握古瓷的鉴定方法和基本知识。同时还大量应用了实物图片,通过对十三个代表性窑口风格和特征的讲解,帮助广大古瓷文化研究者、爱好者、收藏家能够更好地学习古瓷的品鉴和收藏。

    • ¥43.2 ¥108 折扣:4折
    • 2025古董拍卖年鉴·瓷器
    •   ( 12 条评论 )
    • 欣弘 /2025-02-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2025年古董拍卖年鉴》包含五册书,每册书内容都分为两部分,其一、彩色图录部分,精选了8000余幅2024年度各类艺术品彩图,附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拍卖信息,书中艺术品图片印刷清晰,赏心悦目;其二、微信小程序电子书部分,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登录 拍卖典藏 小程序,在手机端查看与本书同步的电子书,以及拍品的高清大图和拍品描述,另有2024年度的拍品数据信息。读者还可以在小程序中,查阅古董拍卖年鉴过去20年所积累的丰富的艺术品拍卖成交数据资料。本书是对中国艺术品投资现状和艺术品收藏价值进行的集中展示,是古董艺术品集中呈现的纸上博物馆,本书连续出版25年,深受艺术品拍卖行业,收藏者和普通大众读者喜爱。

    • ¥99 ¥198 折扣:5折
    • 海外遗珍·陶瓷(卷二)
    •   ( 442 条评论 )
    • 叶佩兰 /2016-05-3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瓷,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早在唐代就沿陆路和海路传播到了许多国家,随后又通过战争和走私等多种方式,流散在世界各地。《海外遗珍 陶瓷》共分四卷,以时间为序,精选了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美国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美国华特斯艺术博物馆、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英国皇家收藏、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英国大英博物馆、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22家

    • ¥99 ¥198 折扣:5折
    • 宋瓷之美
    •   ( 976 条评论 )
    • 李纪贤 /2021-09-01/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宋代是中国瓷业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尤其是商品瓷器的生产空前扩大、需求量大大增加。故两宋时南北窑场林立,从事商品生产的民间窑场遍地开花,各地兴起的瓷窑有如雨后春笋 宋瓷是中国瓷器史上的高峰,其艺术价值影响深远。本书集作者50年研究宋瓷艺术的成就,分为 清影 玉光 匠心 三大篇章来分别阐述宋瓷的造型美、釉色美和装饰美。本书是一本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的美术文化读物。

    • ¥31.1 ¥69 折扣:4.5折
    • 海外遗珍·陶瓷(卷三)
    •   ( 398 条评论 )
    • 叶佩兰 /2016-05-3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瓷,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早在唐代就沿陆路和海路传播到了许多国家,随后又通过战争和走私等多种方式,流散在世界各地。《海外遗珍 陶瓷》共分四卷,以时间为序,精选了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美国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美国华特斯艺术博物馆、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英国皇家收藏、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英国大英博物馆、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22家

    • ¥99 ¥198 折扣:5折
    • 陶瓷手记4 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   ( 277 条评论 )
    • 谢明良 /2021-03-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作为谢明良先生的 陶瓷手记 系列,本次由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新的一种《陶瓷手记4》,集结了作者新的研究成果,聚焦中国陶瓷在世界区域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既有对陶瓷造型、纹饰的观察,也有文化史、艺术史的讨论。抽丝剥茧,深入浅出,探秘中国陶瓷背后的区域性文化因素。

    • ¥89 ¥178 折扣:5折
    • 国家馆藏珍宝·中国陶瓷大系 清代(上、下)
    •   ( 64 条评论 )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1-03-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业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以及在数千年的制作经验辅佐下,使得清代瓷器在胎、釉的精致以及造型、色釉的多变和装饰手法与图案花纹的多变来看,都是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的。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光耀灿烂的一页。 本卷分上下两相册,收录了我国各地文物收藏机构收藏的清代时期的瓷器各二百余件,基本上概括了那个时代瓷器艺术的发展情况,揭示了我国瓷器艺术的成就及社会意义,充分地将清代时期瓷器的辉煌展示了出来。 该卷分总论、论文以及图版,阐述和显现了清代时期瓷

    • ¥228.6 ¥508 折扣:4.5折
    • 中国白:德化白瓷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地域文化系列丛书)
    •   ( 9 条评论 )
    • 高政 /2024-07-01/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德化瓷窑兴于唐宋,盛于元明,名于当下,以白见长,最负盛名。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海上丝路贸易中,一抹凝脂如玉的 中国白 ,承载着涨海声中万国商旅对于神秘东方的无限神往,亦折射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本次展览精心遴选出从古至今400余件组德化白瓷展品,分为一白独秀和百技争艳两个单元,涵盖 何朝宗 款观音像、 筍江山人 款观音等传世精品,尾林窑遗址、华光礁一号沉船等德化窑珍品,其中不乏极具西方审美意趣的铜口筒瓶、莲瓣纹军持等,并集中展现了现当代德化艺术家的杰作,体现了德化瓷精湛的制瓷技艺和一脉相承的传承创新。

    • ¥230 ¥460 折扣:5折
    • 明宣德官窑蟋蟀罐(修订版)
    •   ( 350 条评论 )
    • 刘新园 著 /2019-08-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是著名古陶瓷考古专家、鉴赏家、前景德镇文物考古所所长 刘新园 先生的鼎力之作之一。 全书从晚明野史笔记中有关明宣德帝喜好 促织之戏 的材料出发,结合各类文献记载的史料,同时比照明御器厂故址所出土之瓷器实物,进而对明宣德官窑所制蟋蟀罐进行深入分析,所述涉及对宣德蟋蟀罐造型、纹饰、年款等细节的对比研究,同时就蟋蟀罐的 斗盆 养盆 之辩、宣德蟋蟀罐不见诸于清宫藏瓷这两个谜团进行了详细的考析,对宣德蟋蟀罐的来龙去脉做出了通俗而细致的介绍。 蟋蟀罐乃蕞尔小物,且多被人视之为玩物,因而在中国陶瓷史上并不受青睐。但明宣德帝的蟋蟀之好,为其附上了一层独特的光环,使其成为明代官窑*盛时期中颇具特色的一类产品,而宣德帝的英年早逝,也是宣德蟋蟀罐传世颇稀的主要原因之一。作者的目光从有代表性

    • ¥44 ¥88 折扣:5折
    • 海外遗珍·陶瓷(卷四)
    •   ( 334 条评论 )
    • 叶佩兰 /2016-05-3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瓷,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早在唐代就沿陆路和海路传播到了许多国家,随后又通过战争和走私等多种方式,流散在世界各地。《海外遗珍 陶瓷》共分四卷,以时间为序,精选了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美国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美国华特斯艺术博物馆、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英国皇家收藏、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英国大英博物馆、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22家

    • ¥99 ¥198 折扣:5折
    • 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粹:陶瓷器(英)
    •   ( 5 条评论 )
    • 寇勤 /2025-02-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萃 系列画册,精选翁同龢第五代传人、著名收藏家翁万戈及其夫人程华宝,早年游历世界各大博物馆时拍摄的馆藏中国文物约354件(组),涉及书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金银器、佛造像等八大门类的代表性作品,都是重要的中国文物藏品。书中不仅展示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还对它们进行了整体描述,包括入藏时间、价值认定、流转故事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物流散情况及其目前的归宿。该系列画册既是难得的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也是全面了解和鉴赏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的特别指引。本分册为《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萃:陶瓷器》,导论和单幅解析文字分别由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吕成龙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徐胭胭撰稿。2021年推出第1版后广受好评,本次再版修订了部分错漏之处,版式稍有调整,更加精益求精。

    • ¥159 ¥318 折扣:5折
    • 国家馆藏珍宝·中国陶瓷大系 新石器时代
    •   ( 35 条评论 )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1-03-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与世界上其他地区一样,一万年以前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原始先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已经会用黏土制作适合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日用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制作还比较粗糙,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长江流域都发现了七千至一万年以前的陶器。新石器时代中期,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的彩陶以其多姿的造型和绚丽的纹饰,开创了造型和绘画艺术相结合的先河,成为中国艺术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 本卷选录了各地文物收藏机构收藏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二百余件,基本上概括了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艺术的发展情况,揭示了我国史前单色陶器的艺术成就及社会意义,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辉煌完整地展示了出来。 该卷分总论、论文以及图版,阐述和显现了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辉煌成就和新石器时代彩

    • ¥81 ¥180 折扣:4.5折
    • 国家馆藏珍宝·中国陶瓷大系 秦汉
    •   ( 24 条评论 )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1-03-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初始阶段的秦汉时期,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享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地位的一个重要时期。作为秦汉时期的重要手工业部门,其产品无论在工艺上,还是在制作上,均比上一个时代有了长足的进步。就某些方面而言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秦汉陶瓷产品的制作和装饰因产品的质地、种类不同而各有区别,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多有变化。另外继春秋战国佣的成就,秦汉佣的制作高潮又是一个接着一个,并使之到达鼎盛。 本卷收录了我国各地文物收藏机构收藏的秦、汉两朝的陶瓷、陶俑二百余件,基本上概括了那个时代陶瓷、陶俑艺术的发展情况,揭示了我国陶瓷、陶俑的艺术成就及社会意义,充分地将秦、汉两朝陶瓷、陶俑的辉煌展示了出来。 该卷分总论、论文以及图版,阐述和显现了秦、汉两朝陶瓷、陶俑的辉煌成就和中国古代陶瓷器艺术

    • ¥81 ¥180 折扣:4.5折
    • 国家馆藏珍宝·中国陶瓷大系 明代(上、下)
    •   ( 56 条评论 )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1-03-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明代瓷器的发展在我国的瓷器史上是相当巨大的。当时烧制瓷器的瓷窑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尤以景德镇窑的发展为突出。明王朝的每一任帝王都在此设立官窑,民品瓷器也同时在这里大量生产。明瓷器的釉质比以往更为紧密、精细,釉色品种繁多。在造型方面,明代瓷形式多样,盘、碗、瓶、罐、炉、盒等品种齐全。 本卷分上下两相册,收录了我国各地文物收藏机构收藏的明代时期的瓷器各二百余件,基本上概括了那个时代瓷器艺术的发展情况,揭示了我国瓷器艺术的成就及社会意义,充分地将明代时期瓷器的辉煌展示了出来。 该卷分总论、论文以及图版,阐述和显现了明代时期瓷器的辉煌成就和中国古代瓷器艺术成就及社会意义等篇章,并对部分重要文物瓷器进行诠释说明。

    • ¥228.6 ¥508 折扣:4.5折
    • 国家馆藏珍宝·中国陶瓷大系 隋唐
    •   ( 20 条评论 )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1-03-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隋代历时仅三十九年。但它的历史地位却犹如秦汉,为后继王朝唐帝国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样,在中国的陶瓷史上,隋代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它既继承了前代青瓷的传统成就,又在此基础上有了卓越的创新。到了唐代,其瓷器在隋代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南方以烧制青瓷为主,北方以烧制白瓷为主。形成了 南青北白 的格局。这是唐代瓷业发展的主要特征。直到五代时期江西景德镇烧出了白瓷,这个格局才被打破。唐代陶瓷生产中的另一突出成就就是 唐三彩 的烧制与发展。可谓乃我国古代艺术宝库的珍品。 本卷收录了我国各地文物收藏机构收藏的隋唐时期的陶瓷器各二百余件,基本上概括了那个时代陶瓷器艺术的发展情况,揭示了我国陶瓷器艺术的成就及社会意义,充分地将隋唐时期陶瓷器的辉煌展示了出来。 该卷分总论、论文以及图版

    • ¥81 ¥180 折扣:4.5折
    • 明清景泰蓝
    •   ( 29 条评论 )
    • 罗自正 /2020-11-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景泰蓝(Cloisonne),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以制作工艺繁复、成品精美而著名。景泰蓝正名 铜胎掐丝珐琅 ,俗名 珐蓝 ,又称 嵌珐琅 ,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景泰蓝正因其工艺繁复,民间仿制成本高昂,而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宫廷独有的艺术门类,民间罗自正专门收藏明清景泰蓝二十余年,精选了部分藏品,编辑成书,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 ¥174 ¥348 折扣:5折
    • 2018古董拍卖年鉴·瓷器
    •   ( 439 条评论 )
    • 欣弘 /2018-01-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2018年古董拍卖年鉴》每册书都分为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17年度艺术品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7年万余条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 ¥89 ¥178 折扣:5折
    • 国家馆藏珍宝:中国陶瓷大系(精装套装共15册)
    •   ( 153 条评论 )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9-03-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国家馆藏珍宝 中国陶瓷大系》是在我社三代编辑多年精心编撰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陶瓷全集》的基础上,经过重新整理、编排和设计之后,精选出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大院馆)及其他各省市地方博物馆的千余件馆藏珍品。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清代晚期。在*程度上清晰地展现了我国陶瓷发展的制作和审美脉络。

    • ¥1476 ¥3280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