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瑞典家庭和他们所拥有的美的生活,深度呈现多种形式的瑞典幸福理念。 曾主理两届诺贝尔晚宴的大厨为什么在小城开平价餐厅,连续14年为诺贝尔晚宴做花艺设计的大师如何看待“极简主义”,华裔摄影大师怎样在异国扎稳脚跟,连续“艺考”十年的画家有怎样的心路历程? 作家曾焱冰历时4年,数次赴瑞典采访,讲述这些瑞典人的故事,走进他们的家,通过这些风格各异、既有烟火气又充满艺术感的家装,我们将深切体会到主人的审美、人生理念和真实、自然的生活态度。
本书内容包括:·整理开始前一定要明确的4个问题·家里常见的6个位置的整理收纳参考图鉴·确认整理收纳问题类型的2份诊断书·关于“整理”“收纳”“收拾”的16条要领·来自收纳达人的5个真实案例全景展示
家是什么?对于“家”这个承载着生活重量的名词,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定义。在本书中,日本 建筑师中村好文从“住宅设计师”和“居住者”的双重身份出发,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理想中的家宅图景。 与一般家居类书籍不同的是,中村好文观察住宅,常常着眼于发生在住宅内外的日常琐事和生活机微。相对于宽阔的居住面积和奢华的装修,他认为温柔的触感、自然的光线、暖洋洋的炉火、一个让心灵休憩的舒适角落、一处让孩子孕育梦想的小天地等,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内心 贴近的元素,才是一座理想住宅 不可或缺的。他 认为:“所谓住宅,不仅仅是一个让人的身体栖息在内过日常生活的容器,还必须是能让人的内心安稳地、丰富地、融洽地持续住下去的地方。”
18世纪之后的工业化给人类的生产方式、生存环境和景观带来了巨大改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明的遗存愈加受到关注。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强调工业遗产的4个基本价值:历史的、科技的、社会的、建筑或美学的价值。工业是近现代技术的基本载体。技术史研究是工业遗产价值认知的一个重要路径,因此,技术史视角的工业遗产研究受到 外学界的重视。 近年来,中国的政府机构、企业和学者们开始致力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和保护,但人们对工业遗产的价值判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认知偏差。鉴于这种状况,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编写“中国工业遗产示例”,联合 众多技术史学者,发挥科技史学科的优势,有选择地阐述矿冶、机械、交通、能源、纺织、化工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28处工业遗产。 这些遗产既包括古代遗存,又
本书以多个小别墅的效果图及施工图为基本内容,共分为两部分,四色部分展示部分案例的效果图,单色部分展示对应案例的建筑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及其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等。由于篇幅有限,本书只展示部分案例及其部分施工图,完整施工图及其他案例在本书二维码中。二维码不仅包含全部展示案例的可编辑电子图,还额外增加了22套小别墅的设计图,供读者参考学习。 本书可为自建房业主提供设计思路和施工方法参考,也可供建筑设计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