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敏、李璞、余梦铷、王昕编著的《互联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理论与实践》不局限于创业领域中关于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文献梳理,而是根据大学生新创企业发展实际,试着分析并回答在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管理中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提炼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研究发展脉络、确定研究主题的演化,抽象出新的创业环境下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时代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分析是否可以通过教育、实践的方式将上述稳定性的特质让 多的人习得及推广开来,以期给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团队)、准备创业的创业者们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叶夫根尼·布里克曼著的《你好创业公司(影印版)(英文版)》是一本讲述在创业环境下构建产品、技术以及团队的“Hello,World”教程。其内容基于作者Yevgerliy(Jim)Brikman本人的从业经验以及与程序员之间的访谈,这些程序员均来自过去十年中 成功的创业公司,包括Google、Facebook、Linkedln、Twitter、Github、Stripe、Instagram、AdMob、Pinterest。 这本实用指南由三部分组成:产品、技术与团队。尽管就本质而言,这是一本由程序员写给程序员的书,但只有第二部分(技术)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内容,其余的部分都适合于技术和非技术型读者。 如果你对创业饶有兴趣——无论你是初入职场的菜鸟、厌烦了大公司政治的老兵还是希望能够激励你手下工程师的管理人员,这本书就是为你准备的。
之父张小龙喜欢在演讲中提到「150魔咒」,说是从《人类简史》这本书中看到的。"人类在远古时期,任何一个村落只有 150 人左右,因为当时没有语言这样一个工具,一旦超过 150 人,就没有办法维系起来一个人群;我们的记忆里面只适合处理 150 人以内的人际关系,一旦超过 150 人的时候,它就变成一个社会化的组织。这个时候对个体来说是不太舒适的,已经超过了他的舒适区。”其实,这个"150魔咒”的始创者并不是《人类简史》的作者,在西方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150被称为邓巴数,是本书的作者邓巴教授,个把人类的群体规模,和语言沟通的效率,还有灵长类动物大脑的表面积,这几个看上去互不相关的因素连接了起来。我们为什么拥有语言,它从哪来,又在何时产生?在这本书里,你将与各种意想不到的生物学理论不期而遇,既有从历史到生理的阐述,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