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众所周知,然而实际中却容易出现问题。 《质量管理实战:方法、技巧与工具一本就够》创新性地提出了关于质量的3个原则,并将质量管理方法一定程度上梳理成明确可用的步骤或要点。通过案例、故事以及一定的图解方式,本书将深刻的质量管理原理、方法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全书共有8章,主要涵盖作业标准化推进、员工质量意识提升、质量检验设置、鱼骨图运用等内容,各章呈递进关系,但彼此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形成完整的质量管控体系。 《质量管理实战:方法、技巧与工具一本就够》适合质量人员、生产人员、精益管理人员或意欲拓展此方面知识的人士阅读。
本书共8章。第1章讲述了IATF16949:2016对文件的要求、如何建立质量方针、如何编写经营计划以及在文件编写过程中如何落实过程方法。第2章是一个质量手册案例。第3章至第7章是27个程序文件案例及其配套的表格。第8章是企业中比较重要的作业指导书案例。本书案例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的特点,读者稍作改写,即可成为其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本书共分12章,第1章介绍稳健参数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与传统实验设计的区别;第2章至第4章介绍传统实验设计,包含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正交实验设计;第5章至第10章介绍稳健参数设计,包含静态特性(望目、望零、望小、望大)、多特性、动态特性(主动型、被动型)和计数分类值特性的稳健参数设计;第11章介绍关于信噪比的若干命题;第12章介绍稳健参数设计在各个工程领域的应用。 本书体系完整、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可供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等领域的工程师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理工科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
《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统计技术》内容共分十章:①统计技术基本知识;②试验误差与数据处理;③从样本推断批产品质量示例;④过程控制中的统计技术;⑤质量管理统计工具;⑥显著性检验;⑦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⑧回归分析;⑨统计抽样检验;⑩计算机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读者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阅读其中有关章节。 《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统计技术》适用于产品制造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质量检验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统计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各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技术人员参考,是适用于各种产品制造企业检验人员和质量管理、统计人员的通用参考书籍。高校学生学习数理统计课程时也可参阅。
《质量管理入门》(原书第3版)延续了经典。它对于之前的版本增补了很多的内容,虽历经20多年,其根本技法和理念却没有变化。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在质量管理中如何使用统计方法,管理图的绘制和使用方法、对工程的分析研究、对工程的管理、质量保证和对质量的检查、如何在全公司推行质量管理。这是一本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一线技术人员都需要阅读的质量管理基础读物。
本书根据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和《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笔试大纲》的要求,对ISO50001:2011idt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条文的理解及其审核要点做了详细的阐述,使读者能掌握标准的要点以及如何应用;本书还介绍了审核员应该了解的能源管理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我国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工作的要求,我国的认证制度及对审核员的能力、知识的要求。
这是一部系统介绍质量管理与卓越绩效方法的优秀著作,堪称同类著作中的经典。两位作者曾因写作本书而被美国质量学会授予克劳斯比奖章。 第Ⅰ篇1—5章介绍质量管理原则,聚焦于质量管理的原则和基本理念;第Ⅱ篇6—9章介绍专业工具和技术,如统计方法、产品开发、质量测量与控制、过程改进与六西格玛等;第Ⅲ篇10—14章聚焦卓越绩效和波多里奇评价准则,如卓越绩效准则、战略策划、卓越绩效测量、领导、组织文化与变革等。 第11版是近期新版,具体变化如下: 所有章节根据可获得的近期新内容进行了更新。 更新部分“质量档案”和“质量实践”案例,更加强调质量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 添加新案例,修订章末问题。 突出重要概念,方便学生使用。
纪录片《大国质量》制作历时两年,摄制组足迹遍及欧亚美三大洲,深入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瑞士、日本、俄罗斯等国调查研究,采访了来自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微软、阿里巴巴、华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近300位不同领域的资深管理者与专家学者,讲述了双立人、大众、宜家、丰田、松下、华为、海尔、大疆、格力等众多品牌的质量故事。本书即大型纪录片《大国质量》同名图书。
《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关键技术》主要依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四《典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应用试点》的研究成果,并综合相关信息,由上海市质检院和北京市质检院组织多年从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撰写。《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关键技术》概述了国内外产品(尤其是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的进展情况,重点围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信息监测、信息分析、质量安全风险因子作用机理模型和风险分析模型、质量安全性验证、预警处置等环节的技术方法,通过在儿童用品、家用电器、家具、洗涤用品、装饰装修材料5类典型产品中的应用,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的有效案例,为我国进一步推广开展其他类别产品风险监控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
本书从工厂管理实际出发,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ISO 9001:2015 IATF 16949:2016标准的实施和应用,阐述了汽车行业质量管理的方法,是一部系统、专业、实用的管理书籍。本书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技术,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和精髓。 新版标准融入了组织战略、方针、目标、领导力、过程管理、PDCA、风险管理、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创新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要素,实际上是一个经营管理系统,而不仅仅是质量管理体系。本书正是结合ISO 9001:2015 IATF 16949:2016标准的要求,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将企业战略、经营计划和目标、风险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增强过程控制能力,通过高效的团队合作、关注有效输出、关注顾客的需求和满意、关注整体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实现企业的整体经营绩效。本书涵盖了汽车质量
本书从工厂管理实际出发,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ISO 9001:2015 IATF 16949:2016标准的实施和应用,阐述了汽车行业质量管理的方法,是一部系统、专业、实用的管理书籍。本书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技术,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和精髓。 新版标准融入了组织战略、方针、目标、领导力、过程管理、PDCA、风险管理、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创新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要素,实际上是一个经营管理系统,而不仅仅是质量管理体系。本书正是结合ISO 9001:2015 IATF 16949:2016标准的要求,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将企业战略、经营计划和目标、风险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增强过程控制能力,通过高效的团队合作、关注有效输出、关注顾客的需求和满意、关注整体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实现企业的整体经营绩效。本书涵盖了汽车质量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以及 中国制造2025 行动计划的不断推进,许多企业开始更加重视管理的精细化、精益化,希望通过实施精益管理提高生产质量,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精益企业之质量管理实战(图解版)》围绕企业质量管理这一核心,从夯实质量管理基础、接单审单质量控制、设计试产质量控制、物料供应质量控制、生产制程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与出货质量控制以及质量的持续改善等多个方面入手,对质量管理的方法及细节作出了详细的讲解,给出了有效的执行对策。同时,本书也针对特定问题给出了案例、范本,以供读者参考。《精益企业之质量管理实战(图解版)》适合在企业中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企业培训师、咨询师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国际标准化资料概览--国际\区域标准化组织篇》利用文献调研、网络调研的方法,翻译、整理、编辑了65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和21个区域标准化组织在 2013年到2014年间,*的机构简介、技术委员会构成、标准简介、标准数量和出版物的*信息和内容。本书作者李景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结合组织机构官方网站和相关文献给出的机构简介、出版物和研究范围,从组织机构原文名称本身人手,还综合考虑传统称谓等各个方面之后,对各个组织机构中文名称进行了规范,给出了尽可能准确客观,且更易为公众接受的组织机构中文名称。 本书可供标准化研究机构、标准制修订组织和个人、出口厂商和企业、相关组织和个人参考。
本书按*版ISO9001-2015标准(2015年9月23日正式发布),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一套系统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类似老版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作业文件、对应记录表格。对企业有很强的实际指导作用,稍有质量管理经验的人,了解企业基本运作便能使用,且与ISO9001-2015标准一样应用于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本书与标准格式保持一致,便于读者理解应用,共十章: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环境、5. 领导作用、6. 策划、7. 支持、8. 运行、9. 绩效评价、10. 持续改进。每章编写格式,按新版 过程方法 要求,结合TS16949运用 顾客导向过程(COP)、支持过程(SP)、管理过程(MP) 的经验,利用 乌龟图 直观表现,包括 输入、输出、何资源、由谁做、如何做、绩效指标 这是一全新的表达方式。 对标准重点、文件化信
《QC小组活动常用质量工具解析及运用案例》一书从质量工具的基本概念出发,在简要说明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开展QC小组活动的实际需求,重点介绍了 相关分析 等4种数理统计方法,以及 老QC七种工具 新QC七种工具 其他QC工具 等22种质量工具(QC工具),并针对每一种质量工具从工具介绍、基本程序、应用案例和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使读者真正了解和掌握质量工具,并能通过 正确、适宜、有效、真实 地运用质量工具去解决QC小组活动中的质量改进问题。本书通俗易懂,简明实用,适合QC小组成员(尤其是初次接触QC小组活动的员工)作为开展课题活动和编写成果报告的工具手册参考使用,也可作为企业员工、班组长、质量管理人员、QC小组活动专职管理人员以及各行业希望了解QC小组活动常用质量工具的相关人员作为普及教材阅读、
贾旭东、王君主编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实施指南》介绍了,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物质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不良反应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性的一门学科。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标准体系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2003年**次修订后,2013~2015年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十二五 规划》的要求,结合这些标准在我国应用的具体情况以及国际同类研究的*新进展,对有关标准进行了修订、废止和增加,形成了由评价程序、实验室规范、健康指导值的制定、受试物的处理以及具体试验方法等26项标准组成的新的标准体系,覆盖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毒物动力学、遗传毒性、致畸、致癌以及生殖发育毒性等体内和体外试
“潜在增长率下降”、“增长阶段转换”、“增长进入第二季”、“经济步入新常态”,这一系列关于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态势的表述,反映了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和机制?张军扩、余斌、吴振宇所著的《追赶接力(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从后发国家追赶周期的理论分析人手,结合当前供给、需求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特点,研究了中国增长阶段转换的成因、挑战和对策,认为中国正逐步进入由“TFP1”和“TFP2”共同推动的质量提升型中高速增长阶段。在该阶段,经济运行将面临新挑战,呈现新特点,并对政府和企业提出新的要求。
李友铮所著的《品质管理(整合性思维现代工商 管理经典教材)》以反应未来企业品质管理的新趋势 ,并尝试满足台湾企业迈入下一品管世代的需求。新 版内容除延续前一版强调品质管理的整合性思维外, 对于其它与品质有交集的议题亦多有着墨。本书所有 的图表与范例均以Excel为工具制作,方便读者能依 例改变参数后观察图表与范例的变化,并与书中的图 表相互比对,以助读者对本书理论部分的进一步了解 。
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2年修订)》(新版GSP)条款,针对安徽省药品批发公司、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药店实施新版GSP中遇到的困难,结合安徽省检查员在药品经营企业检查重点,为企业实施新版GSP以指导。 1.介绍了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内审、外审工作。 2.对药品经营企业实施新版GSP的机构、人员、硬件设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计算机系统等做了全面介绍,通过案例介绍了验证管理。 3.对药品经营过程中关键环节质量控制要求进行了全面介绍。 本书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宣贯教材,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业务教程,对新修订GSP认证现场检查员是检查指南,对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是实施指导教程。
本教程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部分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部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部分包括:ISO 9000族标准概论、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和方法、质量管理基本原则、主要术语和定义、ISO9001:2015版标准条文释义、GB/T 19001—2015 idt ISO 9001:2015标准转版实施指南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部分包括:审核概念与审核机制、审核原则、审核方案的管理、实施审核、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等。为了便于内部审核员和审核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标准,在附录部分,本教程给出了2015版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思路和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典型应用及审核关注点,以及针对ISO 9000和ISO 9001标准的练习题,能够使相关人员通过练习的方式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
《中国质量报告(2013)》是一本全面介绍近年来我国各领域质量发展状况的图书。全书以“质量”为主线,除对农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外,还将质量概念延伸到工程、环境、服务业等相关领域,以期从更广阔的视角对我国的整体质量状况进行展示。在表现形式上,《中国质量报告(2013)》以准确的数据为基础,以生动的图形为载体,以简洁的语言为纽带,尽可能通过直观有效的方式将我国的质量发展信息传递给读者。 《中国质量报告(2013)》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适用于质量研究领域的相关学者、政府官员以及关心、关注我国质量发展的广大读者。
《设计管理》杂志由中央美院海军先生主编,全面追踪并观察设计商业成功的高端策略性杂志,致力于为中国设计实现商业价值*化提供*建设性的策略、方法和观点等务实专业的智慧支持,以此帮助以设计和创意为市场动能的企业、设计机构和设计从业者获得持续可观的商业成功,同时积极构筑适合中国设计发展的商业模式和行业法则。 体验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商业手段。商业机构通过体验设计改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以用户为中心构建整体的体验系统。另一方面,用户也正在从普通消费者的角色发展成为体验者,通过体验作出选择成为更重要的消费判断方式。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消费者而言,如今,体验正在成为一种生存和生活心态;而对于任何一种商业形态而言,体验则是新价值的产生方式。体验不仅仅是身体和生理的感觉,也关乎
段永刚主编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蓝皮书(2016年)》汇聚了近期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研究成果,共分 管理篇 市场篇 专题篇 和 实践篇 四篇。管理篇分析了 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调查 结果,构建了 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指数 模型,提出提升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市场篇应用用户满意度指数(CCSI)模型对汽车行业、家电行业、食品行业进行了用户满意度测评,并对三大行业自2012年以来历年的测评发布结果进行发展趋势对比。专题篇收录了质量专家在智能管控、质量保证、可靠性工程,以及未来质量挑战等四个专题的前瞻性研究。实践篇选取了华为大数据质量预警系统、格力电器T9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神龙汽车精益管理之路、航天九院广义工艺要素质量监督体系等四篇**质量管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