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银行理财诞生,时至2015年6月底,余额突破18万亿元。从无到有,一时中国泛资产时代风骚。柳灯是《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对银行理财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新闻报道,以记录者的角色见证着银行理财的时代变迁。杨董一直在银行理财机构工作,对银行理财有着过硬的实务经验与深刻思考,以从业者的角色为银行理财的发展而不懈奋斗。两个人都有意梳理银行理财十年发展之路,正好又得到了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等的大力支持,于是《银行理财十年蝶变》一书得以付梓。《银行理财十年蝶变》是一本比较系统地对银行理财业务进行全面回顾的金融类书籍,也是一本银行理财专著。全书以时间序列为轴,描述了2004~2014年间银行理财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
本书以养老产业投资为研究重点,对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与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及经验,对中国养老产业市场、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模式、中国养老产业投资的商业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对中国养老金融的基本模式及趋势进行了研究。 本书对养老产业和商业投资等方面的研究者和从业者具有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银行间市场综合知识读本/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系列培训教材》由十章构成:章是概述,对银行间市场产生的历史背景、范围与特征、构成要素、地位和作用等进行了介绍,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市场全貌,也为后续章节的详细展开奠定基础;第二章至第七章按银行间不同子市场展开,依次介绍、同业拆借、票据、外汇、黄金及金融衍生品市场各自的形成发展历史、构成要素、制度建设和未来发展方向;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介绍外汇交易中心、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清算所、上海黄金交易所等市场基础设施,以及承销、经纪、评级、增信机构和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挥的作用;第十章对银行间市场自律管理的理论沿革和交易商协会的实践进行简介。
本书是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能够适应国际商务竞争的高素质商务人才而专门编写的教材,旨在帮助学习者提升理论知识,并转化为实际业务问题处理的能力,能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专业核心业务岗位的操作技能与进出口贸易操作流程。本书突破了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单纯进行进出口模拟操作的局限,围绕培养学生单据操作能力、财务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业务多样化能力等核心目标设置了一系列实验、实训项目,涉及国际贸易及其与之相关的国际市场调研、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货运与物流等领域,从而形成一个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实训课程体系。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物流、商务英语等专业学生的教材,也适合作为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专业人士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总结了商业银行及业界在IT运维智能化方面的实践成果,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智能化运维体系建设的背景,系统说明了建设的方法、技术和工具,详细描述了商业银行运维管理各领域的智能化实践与应用情况。本书共5章,章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IT运维的现状;第2、3、4章分别阐述了智能化监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控制的方法与实践;第5章说明了智能化运维建设的实施方法论,展望了智能化运维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书可供商业银行信息科技专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IT运维平台建设、规划及相关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村镇银行经营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叙述了我国村镇银行的产生发展、业务经营、贷款定价、面临金融风险、特征与生成原因。总结了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与控制、操作风险与控制,流动性风险与控制,存款保险制度与道德风险和金融监管。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典型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在防范我国村镇银行金融风险的具体对策建议方面,提出村镇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金融监管、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防范风险的重要性,村镇银行纳入我国存款保险存在道德风险分析与建议,具有的参考价值。
《中国银行业发展和监管:理论、历史与逻辑》坚持金融理论与历史逻辑相交融、学术性和通俗性相兼顾、客观性和建设性相结合,剖析了金融发展的前因后果,阐述了制度安排、金融发展和社会福祉之间的有机联系;追溯了百年来中国银行业发展和监管演进的轨迹,梳理了中国银行业变迁背后的逻辑;分析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金融的新特征,提出了下一步中国银行业发展和监管改革的原则和路径。 《中国银行业发展和监管:理论、历史与逻辑》是银行历史的资料库、银行变迁的省思录、银行改革的方法论。
《汇率风险管理》主要研究企业和商业银行在人民币汇率波动下如何建立汇率风险管理制度并进行全面的汇率风险管理。全书包括部分。部分为基础篇,主要介绍汇率及汇率风险的概念及其分类(章)、汇率决定理论及汇率预测技术(第二章)以及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第三章)。第二篇为企业篇,主要从企业的角度探讨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及其管理问题。其中,第四章介绍企业汇率风险及其管理现状;第五章探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第六章分析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汇率风险管理制度;第七、第八章分别分析基于内部风险防范以及基于外部金融交易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手段。第三篇是银行篇,主要从商业银行角度探讨商业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及其管理问题。其中,第九章介绍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表现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形成的环境因素及其
本书重点介绍的是目标规划图,在实施路径图方面,将以新资本协议实施为例,简单示范性的讲解实施规划的方法,对银行从业人员和管理者有的借鉴意义。
《期货狙击手:交易赢家的21周全记录》探讨职业期货与外汇交易者彼得布兰德的交易情况,以及他如何利用走势图的交易技巧。《期货狙击手:交易赢家的21周全记录》最终目标是讨论专业交易者的行为和情绪,以及探讨其所涉及的层面,而非只是如何辨识下一笔交易机会。
清代中国处于白银时代,实行的是银两与制钱并用的货币制度。迄今为止,对于清代的价值尺度变化,仍然缺乏系统的专门研究,尤其是缺乏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和世界金银价格变革的综合研究,不能不影响关于清代货币经济发展水平的认识。本书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一是重建有关银钱比价波动的事实,划分银钱比价波动的阶段,说明银价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以及影响的范围;二是详细说明当时朝野人士围绕着各个时段银钱比价的变化展开的讨论和采取的措施,分析其利弊得失;三是借用物价、粮价和金属系统价格资料,关注制钱质量和重量的变化,分析银钱比价变化数据,构建系统的价值资料体系;四是介绍后人研究成果,说明各种看法的理论依据和历史事实,展开充分的学术对话,说明自己的观点和依据。作者在搜集银钱比价数据方面,在搜集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研究》共八个章节,各个章节的内容是:首章绪论;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三章利率市场化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与国际经验借鉴;第四章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与影响研究基于对12家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分析;第五章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金融并购;第六章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第七章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以美国富国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为例;第八章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建议。
本书以英国FCA的政策实践为基础,通过构造分析框架和政策模型对行为监管所要实现的目标工具组织架构和运行机理等问题进行研究,展示其区别于审慎监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行为监管现状和问题的展开分析,结合天津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探讨在滨海新区率先实施银行业行为监管创新的初步思路
本书是工行陕西省分行组织编写的一部实务性图书,重点描述工行各分支行如何利用企业级数据仓库优化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大数据获客、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投顾等方面实施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工行企业级数据仓库规模和功能局首位、全球第六,工行的经验对同业有的示范和启示效应。本书收集了工行陕西省分行各分行有关大数据应用的案例50余篇,涉及“智能营销、经营分析、绩效考核、风险防控、决策分析”等内容,案例紧密结合商业银行工作实际,内容丰富、质量较高,可为相关业务工作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全球经济和金融过度依赖美元,是当前“一超多元”牙买加体系最突出的问题,也是引致全球经济失衡和爆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关键。作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摆脱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不公正性危害、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有效途径,因此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不仅如此,通过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有力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所产生的“新特里芬难题”等制度缺陷。 作者将多年来在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中形成的主要观点和分析逻辑整理成书。通过本书集中讨论两个问题:,为什么必须把人民币国际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第二,结合历史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当前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当重视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