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 米尔肯被誉为 美国金融界影响力仅次于J.P.摩根的人 。他曾影响并改写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进程、经营模式和政府监管制度 从20世纪70年代起,以米尔肯为首的 华尔街四大金刚 ,组建的内幕交易网破坏性之大、波及之广、情节之恶劣、影响之深远,在金融史上无人能出其右。 他们利用资金、人脉优势和监管漏洞,疯狂进行股价操纵、内幕交易和恶意并购。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投行到上市公司、财经媒体、律师事务所、监管机构,美国几乎所有相关机构都涉及其中,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亿美元。以致媒体评价,这个案件是世界金融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犯罪案件,其他的金融案件,都只能说是这个案件的缩小版、删减版或复制版。 这个案件直接促使美国新证券法出台,间接引发了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和1989年的日本股灾。美国花费十余年
在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本书探讨了当前全球货币体系的构造、特点及其缺陷,并对与之伴随的美式全球化的兴衰,提供了独到的理论解释。此外,本书分别从政治和人口角度探讨了利率曲线的短端和远端定价机理,并对货币国际化和汇率波动提出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货币份额幂律、债务定价币种、人口春秋比、汇率定价机理……书中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视角、新主张,将为读者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
金融危机之于今人,恰如自然灾难之于古人,因无法预测、破坏力巨大而蒙上了神秘面纱,每一代人都愿意将自己遇到的灾难视为“”。但事实上,人性,这个令繁荣与萧条更替的驱动因素却亘古不变,2000年来形形色色的金融危机实有规律可寻。《金融危机简史:2000年来的投机、狂热与崩溃》一书简明生动地讲述了自古罗马时代至今的数轮金融泡沫及其后果。作者鲍勃·斯瓦鲁普既是一名深受欢迎的评论家,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投资管理人,他的这本书跳脱出年代顺序,围绕人类的劣根性,鞭辟入里地审视了周而复始的投机狂热与自我破坏。作者质疑人类防范崩盘的努力是否恰恰导致了更大的灾难,进而提问:如果崩盘发生得更频繁,那么人类会不会过得更好?繁荣与萧条归根结底是由人造成的,现在也许是直面现实的时候了。
金融危机之于今人,恰如自然灾难之于古人,因无法预测、破坏力巨大而蒙上了神秘面纱,每一代人都愿意将自己遇到的灾难视为“”。但事实上,人性,这个令繁荣与萧条更替的驱动因素却亘古不变,2000年来形形色色的金融危机实有规律可寻。《金融危机简史:2000年来的投机、狂热与崩溃》一书简明生动地讲述了自古罗马时代至今的数轮金融泡沫及其后果。作者鲍勃·斯瓦鲁普既是一名深受欢迎的评论家,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投资管理人,他的这本书跳脱出年代顺序,围绕人类的劣根性,鞭辟入里地审视了周而复始的投机狂热与自我破坏。作者质疑人类防范崩盘的努力是否恰恰导致了更大的灾难,进而提问:如果崩盘发生得更频繁,那么人类会不会过得更好?繁荣与萧条归根结底是由人造成的,现在也许是直面现实的时候了。
本书讲述了美联储攫取并控制货币权力的历史及其对世界金融秩序造成的危害,并探讨了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为改变金融旧秩序所作的努力。众所周知,适当的货币供给能够带来经济繁荣,反之则会带来经济灾难,但鲜为人知的是,现代银行通过信贷可以创造货币,也可以毁灭货币。几家全球的金融机构:摩根大通、花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正掌握着这一惊人的权力。那么这种金钱的权力是如何成长起来的?那些私人银行家又是如何滥用货币创造的权力,使美国陷入史上规模的危机并影响全球经济的?
本书系统地探讨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本质、产生根源和发展历程,否定了仅仅把危机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政策和行为的失误以及某些外部因素的冲击这样的简单论点。同时,全书指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生产趋向于全球化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却依旧,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未变。国际金融危机正是生产无限扩张与社会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此外,全书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代资本主义冲击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当下发达资本主义逆潮流而动的趋势,如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日本社会右倾转向等趋势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给出了深刻而颇有见地的解读。它的出版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具有很高的出版价值和社会效益。
利率期限结构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不断钻研探索的 重要理论之一,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为投资者进行风险管控提供了参考基准;另一方面,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所蕴含的信息,不仅能反映出市场的预期,也包含了宏观经济变量的信息,能为中央银行提供前瞻性信息。随着当前我国加速步入利率市场化,泰勒规则可以 加精准地描述和反映出我国货币政策情况,并为我国将来 好地制定和实行货币政策发挥 加有效的指南作用。本书研究在中国具体经济环境中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规则的相互作用关系,旨在帮助我国制定出 有效的货币政策。
谁会想到一个喝得烂醉的水手在街上蹒跚的步伐,或细小微粒在液体中的随机运动,会成为描述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起点?这些过程,即布朗运动,被生物学家们用于研究进化论,被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用于研究扩散过程——其中包括爱因斯坦和好几位诺奖得主,还被一位涉足股票市场的孤独数学家用于寻找金融世界的圣杯,赚取巨额财富。跨越数个世纪的时间,遍布全球各地的数学家和金融奇才们不懈地寻找着能够估计价值和进行定价的方程。直到1973年,这一难题的答案才被解开:费希尔?布莱克、迈伦?斯科尔斯和罗伯特?默顿发现了这一难以捉摸的公式——该成就让斯科尔斯和默顿在1997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本书讲述了关于天才、奋斗和创新的故事,也讲述了人类被贪婪和傲慢占据时会发生什么。
美国金融业仅短短200多年历史,但拥有世界上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成熟、复杂的金融组织体系。在制度变迁和市场发展的大背景下,美国金融体系是经济自由发展和政府干预之间动态博弈和融合深化的过程。美国金融体系是世界上总量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的,在全球金融体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作用。截至2013年末,美国金融资产总额高达197.5万亿美元,是GDP的11.75倍,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对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书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安全网与风险处置、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全面地介绍了美国金融体系的历史和现状。
本书是由张永美主编的《世界投资报告(2013全球价值链促进发展的投资与贸易)》。《世界投资报告(2013 价值链促进发展的投资与贸易)》的内容摘要如下: 和区域投资发展趋势 FDI复苏之路崎岖不平。2012年 FDI流量为1.35万亿美元,下降了18%。由于脆弱的 经济的影响和政策的不确定性,FDI的复苏时间超过人们的预期。UNCTAD(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预测2013年FDI流量将与2012年接近, 达1.45万亿美元。在中期,投资者将逐渐恢复信心,预计2014年FDI流量将达1.6万亿美元,2015年将达1.8万亿美元。但是,这样的发展前景依然伴随着较大的风险。 发展中 业绩突出。2叭2年,发展中 吸引的对外直接投资 超过发达 ,占 FDI流量的52%。其中一个原因是发达 FDI流入量大幅下降,目前仅占 流量的42%。发展中 的对外直接投资持续稳步上升,占 FDI流出量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