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不得已的安全避风港 历史上,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屡遭威胁,但结果总是有惊无险,美国得以继续挥霍 嚣张的特权 。今天,全世界的官方与私人投资者,仍在变本加厉地依赖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也正是这种不可救药的依赖性,逐渐酝酿出美元陷阱的雏形。 《美元陷阱》回顾、分析了美元成为全球经济和货币体系核心地位的过程,并阐释了为什么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元作为避险货币、储备货币的霸权地位仍旧坚不可摧。此外,本书还披露了当代国际金融的关键问题,包括:新兴市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货币战争、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作用,并为修复有缺陷的货币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美元陷阱》中大量的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有来自作者埃斯瓦尔 普拉萨德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线工作17年
美国国债市场是有史以来为庞大和为活跃的纯粹债务发行市场,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是无可比拟的。为求得安全的投资,整个世界都在极力叩开其门:美国国债同样也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投资对象(2013年5月.中国增持了252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使得中国持有美债总额首次突破了1.3万亿美元,中国依然是美国国债*的海外持有国)。2013年年初,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已经超过16万亿美元,但是,在次世界大战之前的10年间(1904-1914年),它仅只6次标售了大约10亿美元的附息国债,那时,鲜有新的债务发售,而持有者也相当狭隘地局限于几家国民银行。 在《美国国债市场的诞生》一书中,《江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美国国债市场的诞生:从次世界大战到“大萧条”》作者肯尼斯.D.加贝德重点考察了美国国债市场在1917-1939年的迅速膨胀过程;详述了
野蛮人,指不遵守金融行业行为准则的财经人士,他们说谎、欺诈、掠夺成性。 大罗马帝国陨落后,匈奴王阿提拉、蒙古王成吉思汗和北欧海盗等残酷的野蛮人为了血腥的原始财富积累先后入侵欧洲。 这本书对欧洲中世纪的野蛮人和现代财经界野蛮人进行了比较。高盛如何在华尔街兜售抵押担保证券的同时,又在暗地里押下死亡赌注;花旗集团创始人桑迪是如何花费1亿美元进行游说废止《格拉斯 斯蒂格尔法案》;穆迪公司如何将不良*炮制成拥有AAA评级的投资品;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克里斯多夫如何将选民的钱财转移到自己的口袋。 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投资真的是财富保值的*后一根救命稻草吗?日元发起汇率大战,持有现金还是万无一失的防守策略吗? 读透金融史,才能保护自己的投资免遭洗劫
......
从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推出,到“大而不能倒”的一再重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作为此次金融危机始作俑者的金融业,是否会因此次危机的后续监管而有所收敛乃至改观呢?2008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成功预见金融危机的8位预言者”之一的迈克·梅奥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现实: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任何事情。 本书中充满了令人吃惊的大冒险——从管理者把他护送出雷曼兄弟公司大厦,到由于发布对整个银行部门的卖出评级而被瑞士信贷解雇,再到因其“负面”观点而被德意志银行禁止接受媒体采访。多年以来,华尔街一直在耍阴谋诡计,梅奥分析了源于市场崩盘的影响,指出系统中仍然存在着大量漏洞。 本书以超然的眼光审视了金融机构巨头的幕后阴谋,《流亡华尔街》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读物,适合所有对商业和金融、美国资本主义制
本书是作者为非金融专业的学生学习国际金融课程编写的教材。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为了更好地反映本学科发展趋势,将货币金融危机、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衍生金融工具及欧洲货币一体化等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2)为方便学生理解,对该学科的一些重点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3)在部分章节之后收录了许多与本学科有关的案例;(4)每章后附有要点介绍、重点概念及有关复习思考题。主要章节如下: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外汇创新业务、外汇风险管理、国际收支,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体系和欧洲货币一体化等。
在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本书探讨了当前全球货币体系的构造、特点及其缺陷,并对与之伴随的美式全球化的兴衰,提供了独到的理论解释。此外,本书分别从政治和人口角度探讨了利率曲线的短端和远端定价机理,并对货币国际化和汇率波动提出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货币份额幂律、债务定价币种、人口春秋比、汇率定价机理……书中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视角、新主张,将为读者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
本书系统地探讨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本质、产生根源和发展历程,否定了仅仅把危机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政策和行为的失误以及某些外部因素的冲击这样的简单论点。同时,全书指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生产趋向于全球化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却依旧,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未变。国际金融危机正是生产无限扩张与社会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此外,全书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代资本主义冲击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当下发达资本主义逆潮流而动的趋势,如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日本社会右倾转向等趋势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给出了深刻而颇有见地的解读。它的出版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具有很高的出版价值和社会效益。
《美国需要什么样的中国》主要阐述了中国经济、中国金融不设防的现状,以及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中国财富肆无忌惮的攫取。中国的经济政策、经济战略、金融货币政策怎样在美国无孔不入的手段中败下阵来。《美国需要什么样的中国》还告诉我们,在这种境况下,中国经济对自己内功的修炼和对美国经济入侵的防御。
《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研究:基于日韩产业升级的经验借鉴》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中、日、韩纺织产业升级的比较研究、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产业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垂直分离与中国纺织产业升级——计量检验等。
史晋川、何嗣江等编著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以现代金融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总体战略和本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特点,在借鉴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涉及产业金融、小微金融、农村金融、民间金融、利率市场化等重要金融问题做出了理论分析,揭示了其运行发展的基本逻辑和机理;同时,结合中国经济金融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浙江省温州市、甘肃省庆阳市,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两市、两区”的实际,对各地区的金融创新发展提出了较详实的发展思路、创新举措和政策保障措施,以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注:书籍颜色、尺寸、重量以收到实物为准。(本店提供图片仅供参考)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是由中国金融改革的先行者、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先生与知名法学家李步云教授共同发起创立的一家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于2002年10月在上海登记成立。研究院以金融和法律为视角关注变化中的中国与世界,秉持“为时代转型探寻效率”的理念,以专业分析影响公共决策,推动社会进步。
蓝皮书的篇章共分三编:*编对2015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总体介绍与要素分析,相应更新2015年发展的基本数据;第二编为资产证券化的专项研究,具有指导应用操作的特点;第三编为区块链与金融、会计、审计的系统集成共生的专项研究,具有应用研究的特点。从 蓝皮书 的年鉴类篇目中,作者真实地从多个侧面还原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015年走过的历程,忠实记录了上海金融市场发展运行的系统性前进步伐、阶段性特点与综合环境的改善,分别给出了信贷市场、外汇市场、*市场、证券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等要素量化数据的渐进持续型提升,令人信服地体现出上海 市场为王 的运行轨迹。
《外汇、原油与黄金交易策略研究》分为两部分:篇左侧交易策略研究,第二篇右侧交易策略研究;内容包括:章外汇交易的发展简史,第二章美国经济指标简介,第三章欧元区经济指标简介,第四章英国经济指标简介,第五章澳大利亚经济指标简介,第六章日本经济指标简介,第七章加拿大经济指标简介,第八章瑞士经济指标简介,第九章中国经济指标简介,第十章外汇、原油和黄金趋势的计量分析,第十一章右侧交易技术基础,第十二章趋势交易研究。
《财富》杂志鼎立推荐的75本商务书之一,《金融时报》评选的史上*10部金融作品之一。 本书在金融史上的地位不言自喻,在世界各地流传了近200年依然畅销不衰。它不单是一本金融投资领域的超级经典,也是一部有关人类愚行的编年史和总记录,如十字军东征、圣物崇拜等历史事件,洋洋大观,荟萃一堂,令人深思。在投资理财渐渐成为大众行为的今天,具有极为广泛的现实意义和警世价值,被商业投资从业者誉为“圣经”。 是金钱导致了癫狂?还是癫狂制造了幻想?有市场就难免投机欺诈,有群体就不乏妖言惑众,股市楼市如此,邪门运动如此,商场战场亦如此…… 本书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金融发展史上的经典场景:400年前,荷兰人为了郁金香球茎而神魂颠倒。随后,法国人为了一个虚假的“密西西比计划”而陷入了巨大的投机狂热之中; 300年前,
市场经济自诞生以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始终与之如影随形。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是弱肉强食的战场,危机过后,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 1929至1932年的经济危机终将人类拉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确立了美国在西方国家的领袖地位;70年代的石油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在节能技术方面走在前列的日本则借此机会迅速崛起,并对美国构成威胁。而1989年的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则标志着这种威胁的结束;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终结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奇迹,彻底丧失了与“中国制造”竞争的能力,扛住了风暴袭击的中国迅速成长为世界工厂…… 今天,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一场二战后严重的金融危机。一场经济大风暴即将袭来,无数的财富将注定化为乌有,那些在经济繁荣中头脑发热的企业和个人将为自己的错误付出沉重的代
近年来,金砖国家在货币互换、本币结算与贷款业务、开发性金融、危机救助、资本市场以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金融合作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同时也面临来自金砖国家内部、发达经济体、其他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的诸多挑战。作为金砖国家中*的经济体,中国积极应对挑战,在金融合作机制建设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在分析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本书提出:在合作主体上,应坚持适度有序开放,主体参与多元化;在合作目标上,应坚持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在合作策略上,应坚持抓大放小,牢牢把握主导权;在合作领域上,应坚持以开发性金融为突破点,逐步扩大合作范围;在合作形式上,应坚持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并行推进。
2014 年初,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其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没有美国,世界会更好吗? 美国为什么要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为什么说美国厉害的武器是金融武器? 美国要退出 QE ,为什么欧洲还要继续印钞票? 欧洲的 QE 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欧洲推出 QE 政策,将导致欧美货币战争? 美国退出 QE ,人民币还会再升值几年? 美国退出 QE ,中国将受重创? 美国 QE 远去对大家的冲击有多大? …… 本书对这些大众非常关心以及关系到切身利益的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度剖析,既不大量罗列经济学理论,也不堆砌数据,而是诚实地呈现许多被“主流”声音刻意回避的事实,让读者清楚地看到量化宽松政策改变全球各地经济和社会的来龙去脉,看清经济新形势,并正确应对冲击,从中抓住机遇,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
《国际金融学(第2版全国高等教育金融系列精品教材)》是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专业及相关经济学专业的适用教材。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既学习借鉴了国内外有关国际金融学的经典论著或教材,又充分考虑了当前国际金融领域的新变化、新特点,结合中国现阶段金融发展的实际,力求全面系统、完整准确、与时俱进。 雷仕凤、王芬主编的《国际金融学(第2版全国高等教育金融系列精品教材)》准确、简明、通俗、全面地诠释了国际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所用的资料既包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需的*资料数据和教学案例,又融入了该领域内*的理论研究成果,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国际金融学(第二版)》内容简介:国际金融学是金融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现如今它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基础专业课程或素质教育课程,国际金融学教科书也越来越受人重视。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openeconomy)下内外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即国际金融学本质上是开放经济的货币宏观经济学,主要关心在一个资金广泛流动和灵活多变的汇率制度环境下,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的条件和方法。国际金融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因本身的复杂性质,决定了它在研究对象问题的确定上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