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人口老龄化和大健康经济的发展,改革医疗体制势在必行,可以依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打造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扁平到家、疑难重症立体到位的运行机制,医保智能审核、定价机制和支付方式改革等实践,这也是商业健康保险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时机。本书在体制上,理顺了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在机制上,建立了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合作与互补关系;在老年康复护理方面,建立社保商保合作的合格计划。本书为适应国民不断增长的健康管理需求,重点叙述了大力发展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实现商业健康保险从产品型向健康管理计划型延伸的综合发展战略。
本书为系列出版物。即每年至少出版一册针对各省市上一年度社会福利发展状况分析的《中国社会福利发展指数报告》。拟首次出版的《中国社会福利发展指数报告(2010-2012)》由社会福利发展指数概论、社会福利概述、中国社会福利发展指数、社会福利财政支出指数、社会救助发展指数、养老保障发展指数、卫生保健发展指数、工作关联福利发展指数、妇女儿童福利发展指数、残疾人福利发展指数、社会服务发展指数等11个章节构成。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状况,监测中国各省市社会福利发展进程。从理论意义的角度,针对社会福利指数的研究在国内具有首创性。作为一项基础性研究,不但可以提升国内社会保障研究水平,而且可以搭建一个更高起点的平台,为他人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基本养老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其突出特征是"共济性",要求以"大数法则"为基础,在整个社会范围统一筹集和调剂使用资金,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均衡负担和分散风险,以达到互济互助互惠的保障目的。本书首先,分析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其次,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动因。再次,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成本和收益。最后,就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提出对策建议。
《北大保险时评(2017—2018)》汇集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致力于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的教师、博士后和博士生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发表在《中国保险报》“北大保险评论”专栏及部分发表在其他报纸、刊物中的时事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是探讨中国保险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和新问题,保险市场的新趋势和新动态等热点、重点话题,挖掘保险业的现存问题,研究新环境下保险业的新契机和发展战略。各评论文章的作者以学者的身份、中立的态度评析中国保险市场中的热点时事,其意见对保险业界、学界、监管界以及其他关心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人士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汇集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致力于保险、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研究的教师、博士后和博士生从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发表在《中国银行保险报》“北大保险评论”专栏及部分发表在其他报刊中的时事评论文章。这些文章探讨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新变化、新问题和新动态,关注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焦点问题和重要政策变迁。各评论文章的作者以中立的态度评析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热点时事,其观点对政产学界以及其他关心中国保险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改革的人士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不同主体的责任如何具体分担,关涉社会保障制度的成败,并直接决定本国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王素芬编著的《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筹资责任适度分担机制研究》针对中国当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三方主体责任分担所存在的不足,综合运用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基本养老保险筹资责任分担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颇具可行性的制度设计方案及有针对性的策略安排,不仅丰富了社会保险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而且将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实践工作的健康有序推进。
本书以国务院关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情况试点调查的9个城市的居保政策作为蓝本,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在参保人群、筹资标准、服务利用、政策待遇、管理监督等环节的政策规定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找出试点城市居保政策的共同点和特征、经验和不足。通过对9个城市的实证调查数据,对居保的参保、筹资、服务利用、实际受益、居民负担、制度满意度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识别政策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互联网时代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保险行业将从以“卖保险”的保险公司为主导向以“买保险”的客户为主导转变。保险公司官网直销、综合性电商、网上保险超市和保险垂直搜索成为保险网销的四大重要渠道。 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保险营销模式变革并试图做出一点理论创新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赵占波、吴志峰编著的这本《互联网+(保险营销)》试图在这方面做出一点点努力。希望能对“互联网+”时代保险行业的营销发展和变革起到促进作用。
本书以美国为例,对其多个私人与公共医疗保险政策改革在微观层面的直接效果和溢出效应进行定量的因果关系分析。其政策内容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医疗福利强制法案、以及公共政策扩张。其效果既包括对个人的保险覆盖率以及健康成果的直接影响,也包括了对劳动力市场表现等间接影响。本书的内容均为健康经济学中非常前沿及热点的研究问题,运用代表性的微观人口普查数据及政府数据统计,先进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实证研究方法,估计不同地区政府政策设计与改革对不同类型医疗保险覆盖率、劳动力市场表现以及健康成果的影响。并计算出了全新的医疗税收补贴价格弹性,以及私人保险提高质量和成本的强制性改革对于公共医疗保险的挤出效应。该成果对健康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领域中的诸多重要问题提出了性的见解及实证证据。
小额保险作为一种针对低收入人群设计和销售的新型保险产品,对于扶贫减贫、促进金融普惠发挥着具有创造性的积极作用。在过去十几年间,小额保险项目在优选范围内蓬勃发展,并积累了诸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小额保险理论前沿与实践初探》在介绍小额保险这一概念及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学术角度梳理并总结小额保险在需求匹配、可持续发展、项目成效以及监管框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尚存问题,并结合典型国家有代表性的小额保险项目实践,以印证理论研究的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此外,《小额保险理论前沿与实践初探》也梳理了小额保险在中国发展的政策、现状和试点情况,总结提炼我国发展小额保险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我国利用小额保险这一创新型保险产品的进程与效率。
“人身保险学”是保险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本教材主要介绍人身保险基本原理、寿险公司的主要产品及设计和行业业务经营管理及监管。本书为再版教材,作者根据第一版教材出版以来使用院校的反馈以及新出现的行业监管和发展动态进行内容更新和修订。例如,根据我国《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重疾、意外伤害等行业新规范的颁布,重点对第六章人寿保险、第七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第八章健康保险等章内容和相关案例进行修订完善,力争反应近期新的行业监管动态。同时,作者根据《互联网保险管理办法》等重大行业监管政策的实施,以及不断出现的保险科技创新,对第十章人身保险市场营销和第十一章寿险公司业务管理等章节内容进行修订,力争反应近期新行业发展动态,使本教材更适合现代教学的要求。
草原风险频发严重威胁草原生态安全和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发生频率高的旱灾风险和雪灾风险,造成损失大的火灾风险和生物灾害风险,以及人类不合理活动形成的人为风险,均对草原产生了严重影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探
小额保险作为一种针对低收入人群设计和销售的新型保险产品,对于扶贫减贫、促进金融普惠发挥着具有创造性的积极作用。在过去十几年间,小额保险项目在优选范围内蓬勃发展,并积累了诸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小额保险理论前沿与实践初探》在介绍小额保险这一概念及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学术角度梳理并总结小额保险在需求匹配、可持续发展、项目成效以及监管框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尚存问题,并结合典型国家有代表性的小额保险项目实践,以印证理论研究的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此外,《小额保险理论前沿与实践初探》也梳理了小额保险在中国发展的政策、现状和试点情况,总结提炼我国发展小额保险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我国利用小额保险这一创新型保险产品的进程与效率。
本书以农村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为出发点,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保险学、法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系统论与整体观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比较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经济、家庭基础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深入剖析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及可持续发展的种种障碍及存在的问题;立足于现实,为构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带一路”是相关国家携手发展的共赢之路,但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风险。从保险业的历史和属性看,保险业与建设“一带一路”是天然契合的,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保险业讲政治、顾大局,坚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险业适应中国对外开放新形势、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还是保险业抓住历史机遇、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然要求。保险业应抓住机遇,乘势而进,充分发挥资金支持、风险管理、信用管理和监管制度等优势,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方面的风险保障和融资服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靠前化发展,这也是历史赋予保险业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本课题首先阐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其次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风险,再
许谨良编著的《人身保险原理和实务(第4版高等院校保险学专业系列教材)》主要介绍了人身保险方面的原理知识和实务知识。全书内容包括:人身保险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人身保险发展简史、人身保险的种类一一人寿保险、人身保险的种类一一年金保险、人身保险的种类一一健康保险、团体保险和私人养老金计划等。
中国的保险业,特别是非寿险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粗具规模。保费规模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经营主体由人保一家增加到几十家,但是,理赔难、对消费者的保护弱和监管效率偏低等问题仍困扰着财产险市场的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信用制度缺失,特别是没有针对中国非寿险市场的公益性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是根本原因之一。
近年来,医疗保险费用不断上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遭受到较大的阻力。上海作为我国主要的医疗卫生中心城市之一,汇集了优质、高端的医疗资源,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医疗卫生需求,同时也刺激着上海为其提供大量的医疗服务,因此,上海在控制医疗费用上存在相当的难度。罗娟、汪泓著的《基于混合支付的上海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研究》提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重点在于对医疗服务供方的控费,并研究通过科学合理的支付机制来实现对供方的费用控制。 本书可供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社会保障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政府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在编写中既考虑到理论的完整性,又兼顾了实务操作的需要。全书分为六篇,分别是:海上保险合同、海上运输货物保险条款与实务、船舶保险条款与实务、保赔保险、船舶碰撞与海事赔偿责任、共同海损与海上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