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货币经济领域专著。其独到之处在于构建了一个货币经济理论模型。该模型把微观企业的逐利行为、货币的创造机制、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的均衡联系到一起,给出了均衡解,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冲击进行了动态模拟。在此基础上,笔者提炼出了 宏观经济五种思维能力 (宏观、周期、货币、均衡、战略)以及 宏观经济九宫格 (经济增长率、利息率、货币增长率、利润率、通胀率、汇率、债券收益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等分析方法。本专著的核心观点有:(1)货币、债务、资产价格、增长、收入、物价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可认为是一体多面。(2)在评估经济表现时,应聚焦于货币价值量的增长率,而非其绝对量、增量以及增量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度。(3)名义GDP增长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4)房地产是重要的货币创造器。(5)物价
本书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框架,并借鉴BGG模型对金融因素的研究范式,通过构建包含金融加速器机制在内的宏观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模型),系统分析金融加速器机制对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果的影响,以及金融加速器作用下不同宏观政策对经济体的福利影响大小,以期为甄选最适于经济运行规律的宏观调控方案和宏观政策规则提供来自现实经验的例证。
19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为何会那样严重和漫长?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都困惑着经济学家们的问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本 伯南克甚至将美国大萧条称之为依旧无法触及的 宏观经济学圣杯 。但是1990年至2
《暴力与社会秩序》在一个较为广阔的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的框架中研究暴力问题,揭示经济行为与政治行为是怎样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在大多数我们称之为自然 (natural states)的社会里,暴力的限制是通过对经济的政治操控而产生的特权利益(privileged interests)来达成的。特权使暴力不至于被强势的个人滥用,但这么做无疑又会阻碍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反之,现代社会则是通过开放经济与政治组织的权利,培育政治与经济的竞争,来限制暴力的。本书为我们理解这两种类型的社会秩序,以及为何开放的社会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较为发达、何以有25个 由一种社会秩序转型为了另一种,提供了一个框架。
《动态宏观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入门》从最简单的标准新古典DSGE模型处罚,逐渐加入各种特色对该基本框架进行扩展,这些特色包括消费习惯的形成、非李嘉图经济主体、投资调整成本、投资专有技术变化、税收、公共支出、公共资本、人力资本、家庭生产及垄断竞争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