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机的发明驱动了*次工业革命,流水线作业和电力的使用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在社会和技术指数级进步的推动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又开始了!这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进而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人性化、数字化的产品生产与服务模式。 在这本书中,施瓦布认为,这场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我们席卷而来,它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丝毫不逊于前三次工业革命。它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 施瓦布还详细阐述了可植入技术、数字化身份、物联网、3D打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技术变革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深刻影响。 在当前阶段,中国也面临着
成昆铁路是 三线建设 时期的重要代表工程之一,始建于1958年;1959 1969年,成昆铁路多次停工后再复工;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全线竣工运营。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揭开了成昆铁路的神秘面纱,为读者全方位呈现了成昆铁路的建设过程,展示了其建设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及光荣事迹,展现了铁路工人和铁道兵在时代背景下的大无畏精神,歌颂了他们为我国建成工业大国不惜代价、不畏牺牲、默默付出的匠人精神、铁道兵精神;阐释了成昆铁路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进一步凸显了成昆铁路蕴含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红色基因。
本书作者基于多年创业实践的思考认为:产业发展是由需求和科技两个车轮驱动的。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的需求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进步也明显加速,两者的共同作用,正推动着新一波产业革命的到来。作者从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未来产业发展的预见、产业发展对人类未来社会影响三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本书以经济学中环境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和管理学中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围绕制造业企业生态创新问题展开研究,全面探究生态创新行为的前因与后果。通过探索性案例分析初步提出研究假设,在波特假说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模型拓展和细化,构建了涵盖制造业企业生态创新所有驱动因素与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
《2017-2018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系列丛书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7-2018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系列丛书从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出发,系统分析了2017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发展取碍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入探讨了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和2018年的发展趋势。 《2017-2018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系列丛书自2012年推出以来,深受业界认可,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参考文献。是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一直深耕细作并逐年不断丰富的鸿篇巨制。
......
德国提出的工业4.0风靡全球,成为全世界制造业共同关注的热点,中国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探讨工业4.0,本书结合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从多个角度对此话题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并着重阐述了中国在工业4.0方面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我国工业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努力的方向、实现的方法和途径。阅读本书,就会对工业4.0有一个更直观、系统的认识。对于想轻松了解工业4.0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国家资源--清代滇铜黔铅开发研究》在历史地理的学科体系下研究清代国家资源的开发与管控,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结合笔者的新发现,讨论清代对国家资源——滇铜的开发与管控,包括四个方面:国家需求与滇铜兴衰、清代的边疆战略与铜矿业布局、国家管控下滇铜的生产与运销、清代滇铜开发与边疆社会经济发展。中篇研究清代黔铅开发,包括黔铅开发过程、采冶特征、矿厂分布、产量波动以及运销模式等内容。下篇为清代滇铜黔铅的运输地理研究,通过分析铜铅的产销地分布和对接、运输路线和中转站点的选择、道路运输能力与铜铅分流等问题,归纳滇铜黔铅的货流状况和运输布局。
本专著包括五章。章介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情况及其发展规律,并概要介绍外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基本现状,分析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及其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第三章对外节能环保产业促进政策进行调研分析,为广东省构建节能环保产业政策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第四章全面详述广东省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行政策,并对现行政策进行绩效评价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最后一章对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促进政策体系进行初步的设计,为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促进政策。
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无疑将是——“智能社会”。 当互联网、无人驾驶、3D打印等智能技术逐渐趋于成熟,智能社会的轮廓已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智能化在提供高效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当前商业模式的天花板——互联网企业核心的免费共享模式,逻辑上锁死了企业自身的成长空间;而智能机器替代人力的大趋势,也必然带来社会大规模失业的严峻挑战。 那么,出路何在? 实际上,智能社会绝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一种群体开放式的思维创新——在真正的智能社会中,每个人将可以通过更少的时间实现经济自由,实现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不劳而获”。 《智能社会》结合新的智能技术、群体开放式创新和市场机制,从消费者和企业两个视角分别绘制了通往智能社会的蓝图,以量化的方式逐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与创新》较为系统地从企业层面,产业共生,转型升级,废物循环利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5个方面,总结了2000年以来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模式和特色,进一步从经济环境综合绩效,对环保新道路的发展的贡献,论证了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能源(中国发展的瓶颈)》由迈克尔·伊科诺 米迪斯和谢西娜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推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 的改革,使曾经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的经济 超级大国。*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成为经济明星,并 选择了一个柔和的声音和耐心,而不是粗鲁的男子气 概。中国想被喜欢而不是被惧怕,想被接受而不是被 轻视。尽管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崛起是确定的,但有可 能成为瓶颈的是这个国家除了高污染煤炭,缺乏本土 能源。在消耗飞速增加而资源减少的环境下,为了应 对能源有限的挑战,中国将不得不*大限度、*有效 地使用自己的资源,保障充分就业。
德勤企业风险管理服务部编写的《工业4.0时代的长效驱动力--两化融合(德勤企业风险)》是德勤企业风险丛书的第10辑。主要介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相关知识以及行业经验。具体内容有: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打造全球防水行业*有价值的东方雨虹;把握“两化融合”的历史机遇,促进首钢股份迁钢公司的升级发展;重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信息安全的基础保障作用;战略导向要素融合打造新型能力;新兴科技风险管控系列——浅谈物联网的安全隐忧与挑战;云计算:为银行业发展带来创新空间;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中革命性的创新——浅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实施本质贯标,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等等。 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合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
冯飞编著的《要素成本上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2013)》讲述了:近年来,包括劳动 力成本、资本 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环境成本、物流成本、商务成本和 行政成本在内的广义要素成本的上涨, 已经对我国的产业增长、产品进出口、产业绩效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重 要影响。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阶 段,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等新经济要素成为产业增长的关键驱动要素。OECD 在《增长新要素源泉:无形资产》中明 确提出:包括R D、员工技能、软件、设计和营销在内的无形资产是经济增长 的新要素源泉。《要素成本上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及相关政策研究(2013)》从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出发,在充分认识要素成本上涨 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深 入剖析要素成本上涨对我国不同类型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提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对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要求。 本书以能源消费革命、能源生产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能源国际合作为切入点,阐述了能源革命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路径与政策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等,论述了能源革命、绿色发展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分析了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的实践进展,并提出对策建议。 本书可供能源环境经济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研究人员及政府部门的管理决策者参考。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中国制造”典型代表的东莞,以加工贸易为主要特点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曾经给东莞经济带来活力,但是其弊端越来越明显,这种贸易模式非常容易受到国外经济的冲击,常常使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受制于人,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对我国特别是东莞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以东莞我代表的我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基于此背景,本书通过对东莞制造业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表现进行经验研究以及实证分析,探讨东莞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内生机制,重点探讨东莞制造业要素禀赋变化、主要是东莞制造业资本积累的内在机制,研究东莞制造业各产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本书研究对于东莞乃至全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业未来的发展重点、方向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
本书设计了容量市场、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三位一体的三部制电力市场体制,并提出了三步走的改革路径。步是电力市场建设的过渡阶段,以发电集团内部发电量自主优化为标志,变革发电计划分配机制,获得成本降低和社会化的节能减排效益。第二步是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阶段,以上网电价改革为标志,建立发电侧容量、电能量、辅助服务三部制发电市场,实施容量电价、电能量电价和辅助服务电价的三部制电价。第三步是电力市场建设的完善阶段,以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为标志,助推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本书可作为从事电力工业管理、监管、发展规划、设计、调度、交易、运行和科学研究等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经济管理等专业研究生或者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
本专著包括五章。章介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情况及其发展规律,并概要介绍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基本现状,分析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及其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第三章对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促进政策进行调研分析,为广东省构建节能环保产业政策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第四章全面详述广东省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行政策,并对现行政策进行绩效评价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后一章对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促进政策体系进行初步的设计,为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促进政策。
《中国肥料发展研究报告(2012)》收集了新中国成立至今60余年间的肥料产业发展、肥料施用、肥料流通和政策变迁的数据资料,从全产业链角度分析了肥料生产至终施用过程中对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的影响,揭示了中国肥料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期望此书能给政府决策者、企业管理者、科研人员及农场主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