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包含《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激荡三十年(上下册》)《跌荡一百年(上下册)》《浩荡两千年》,共6册。 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是工商经济*为发达的国家。然而,当世界进入到工业革命时期,它竟远远落后,受各国欺凌,成为 东亚病夫 。在经历百年跌荡之后,中国经济再度崛起,改革开放四十年,在21世纪,重回强国之列,与此同时,新的社会矛盾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本书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雄厚的笔力,由春秋时期的 管仲变法 开始,及至当代改革开放,叙述了两千七百多年的历代经济变革和工商变迁。辩驳得失,以史为鉴。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 对于过往的十年,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您的答案是什么? 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周其仁教授时,这位善于用简洁的表述把深刻的真相披露出来的教授,回
《崩盘》是关于全球化时代场世界性金融海啸的史诗,也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当代史。 作为对20世纪历史有精深研究的杰出历史学家,亚当 图兹采用全球视角,详细叙述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危机及其后错综复杂的世界历史。他不仅从金融学的角度解释危机爆发的技术性原因,还花很大篇幅阐述危机对这十年来世界政治形态的塑造,呈现了丰富的原创性主题:经济发展的无序和债务流动的不稳定;单个国家和地区通过金融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投资、政治和武力以无形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的不平衡关系;金融危机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美国中产阶级的危机;中国的崛起;围绕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资源展开的争斗。 尽管初有人试图将金融危机淡化为地方性事件,但亚当 图兹认为,2008年开始在华尔街发生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全球
本书是彭信威教授研究中国货币史的经典之作,分八章讲述了从殷商时代到清末中国货币的沿革发展,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制度、货币购买力、货币理论、信用等都做了深入研究,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心理多方面,从货币角度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货币通史巨著。对于中国经济、金融及历史领域的研究者、学习者、爱好者,本书不仅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是十分值得珍藏的经典。
在外人看来,高盛是一家完美的公司 比所有竞争对手更聪明、更高尚、盈利能力更强,这也是高盛的公关机器刻意塑造的形象。然而,关上门,高盛一直在利益冲突和合法交易间周旋,对各级政府部门不断施加显著影响,公司内部也充斥着残酷的权力斗争。 高盛自1869年成立以来,坚持雇用人才,并向他们灌输自己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其中条原则就是 客户利益至上 。而2007年,高盛在客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豪赌抵押贷款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也让金融危机引发的衰退更为严重。 本书作者采访了高盛多名高管及相关人士,包括现任总裁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揭开了高盛这家复杂矛盾的公司的内幕。
本书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对党在各个阶段的经济思想及其发展演进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将党的百年经济思想史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经济思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党的经济思想、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发展中党的经济思想、改革开放时期党的经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经济思想五编,重点突出对各个时期党和国领导人经济思想的研究。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史的阐述与总结,一方面以大量详实的史实资料为基础,充分体现 史 的底色;另一方面突出对经济思想的提炼与分析,充分体现 论 的特征。全书资料详实、史论结合、阐释深刻,是一部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史的力作。
2008年3月16日,在华尔街和美联储的共同运作下,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超低价收购,85年的辉煌历史就此终结,这也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此后金融危机波及全世界。 本书以大量的采访、人物对话和往来邮件内容等为基础,生动还原了贝尔斯登从辉煌到毁灭的历程。同时,书中还回顾了贝尔斯登的历史、几个重要人物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内部残酷的权力角逐以及在华尔街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分析了贝尔斯登这个看似固若金汤的金钱机器坍塌的深层原因,以及华尔街第二次镀金时代的结束。 本书展现了金融界的贪得无厌、自高自大和盲目无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向读者揭露了华尔街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中国近代出现了数以万计的经济学新术语,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重要问题和难题,学术界迄今尚无系统的研究成果。作者潜心10年,对该主题进行了全景式的深入研究,最终形成本书成果。本书内容涵盖经济学、历史学、语言学,依据近代经济学概念体系选择主要术语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关注重点在古今经济知识与经济思想之变;既从个案上研究了132个中国近代经济学主要术语的形成,又在整体上研究了三个阶段经济学术语形成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将学科史与概念史方法相结合;在史料运用上,以教科书、经济辞典、经济论文等经济学发展史中的重要文献材料为主,尤其注重中文术语与英文、日文术语原文的对比研究,以追本溯源。本书揭示了近代经济学术语形成的过程、规律及其影响:中国近代经济学术语的形成是一场古今术语革命,
李伯重先生一直致力于江南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他思路开阔活跃,擅长以国际视野来研究古代和近代江南的经济发展历程,挖掘其独特性。本书通过大量中外史料和各种翔实的数据,从环境变化、人口控制、妇女角色的变化、农业和手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工具及技术手段的革新进步、城市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来考察明清江南生产力的状况,从而引出自己对明清之际江南经济是发展还是停滞这一历史命题的再思考。本书对国内外史学界流行的一些观点和定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全书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体现出作者独立思考的功力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本项目的研究对象为1937-1949年的中国经济史。本项目成果以新的观点和方法并在新的起点上对1937-1949年的中国经济作出精准描述和深入研究。本项目传承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为研究主线的思路,紧扣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扩张(在本期主要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和战后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经济制度的延续(在本期主要是封建性的土地与农业制度的延续)、中国资本主义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在本期主要表现为工农商交金融及财政等经济行业部门遭到破坏而出现停滞及不平衡发展)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几大主题,探索其在1937-1949年的发展和重大变局。本项目按照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形势,终成果分为三大部分:日伪占领下的战争经济和殖民掠夺经济;抗日后方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半殖民地半封
这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城乡市场长期发展研究 (编号:05AJL004)的*终研究成果。 全书采用宽阔视域、长期角度和崭新方法,对中国城乡市场在过去2500年中的发展变化进行全面的研究,较为系统、完整、立体地展现中国市场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活动及其规律,探讨中国市场长期变动规律及其与社会、文化、经济等主要因素的相互关联,勾画出中国历史上城乡市场长期发展的真实面貌。 全书共三卷,上卷论述先秦至宋元时期的市场史,中卷论述明至清中期的市场史,下卷论述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市场史。
本书从泛欧洲的角度,按主题而非按国别来编写现代欧洲的统一经济史。每章均由该领域的两位或三位杰出专家所写,涵盖了欧洲的三大区域(北欧、南欧以及中东欧)。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介绍了1700 1870年和1870 2000年两个时期。每一部分中的各章都是建立在现代经济史的主题 总增长与周期、部门分析和生活水平 的基础之上的。本书使用数量方法,使经济分析更加准确,但这种数量方法采用了本科生很容易理解的方式,便于读者理解与吸收。本书既适合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作为教科书使用,也适合对经济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
、二册 《 剑桥资本主义史 资本主义的兴起:从远古到 1848 年》 《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兴起:从远古到1848年)》从资本主义在古巴比伦的遥远起源开始,对资本主义的演变做了全面的叙述。学者们采用一种具有广泛的地理覆盖面和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希腊、罗马和一些亚洲文明国家对资本主义发展做出的贡献。这些国家决定了现代资本主义在每一个时间段和地点体现出来的特征,以及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各种先行者没有幸存下来。通过观察中世纪欧洲的终成功,以及意大利北部和低地国家中的城邦例子,本书分析了欧洲对英国重商主义的模仿和美国的成功,以及资本主义终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 第三、四册 《 剑桥资本主义史 资本主义的传播:从1848年到现在》 《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传播:从1848年到现在)》为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
原书分三卷,卷研究了英属北美和早期美国的经济史,第二卷考察了19世纪美国、加拿大和加勒比海的经济史,描述了美国依靠丰饶的自然资源获得迅速发展,并超越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历史。第三卷以20世纪的重大事件为线索,讨论了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其中包括技术变迁、企业经济的繁荣和劳工法的发展。同时,也讨论了农业、人口、劳动市场、城市和区域结构的变化。
《希腊古代经济史》是一部以希腊古代经济史为考察对象的专著,上编研究希腊城邦制度的兴起和解体,下编比较并研究三个希腊化王朝的建立和衰亡过程。本书认为,希腊城邦社会在世界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自由民中的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始终是城邦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我们对美国经济史的认识有了一个显著的飞跃。这部分归功于经济史学科本身的发展,尤其是由于统计和分析方法的创新对 新经济史 的贡献;部分归功于社会史、劳工史和政治史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剑桥美国经济史》既全面讨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成果和进展情况,同时又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经济变迁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本书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也是经济学与历史学相关专业研究者的之作,更是扩展读者视野、深刻理解美国全方位崛起过程的借鉴之作。 《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总结了20世纪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史。它的各章以20世纪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如著名的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讨论了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其中包括技术变迁、企业经济的繁荣和劳工法的发展。同时,本卷也讨论了农业、人口、劳
傅筑夫教授是我国负盛名的经济史学家之一,系中国经济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与推动者,其论著深刻影响了四代学人,且今后还会深远影响国内外学术界尤其经济史学界。 傅筑夫文集 (辑)共五册,具体包括:《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西周、春秋战国卷);《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秦汉三国卷);《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两晋南北朝卷);《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隋唐五代卷);《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两宋卷)。《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是傅筑夫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代表作,从西周起,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到两宋,论述了两千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制度演进、经济结构变迁的历程,以及就中国经济史的分期、一些重大问题的性质和原因等提出了独具色、自成体系的一系列见解。其核心观点包括:(1)中国奴隶制度的
本书旨在梳理1520年以来的世界危机(主要指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财政危机、货币危机等)简史,并非此阶段的世界简史。因此,各种危机是本书的重点与主线, 而与危机有关的历史则为框架。这样的结构决定了本书在写作方法上,不同于纯粹的通史或国家简史。 本书首先为了深度挖掘危机发生前后的因果关系与关联,就必须选择一定的历史事件作为背景资料,将500年来所发生的几十次全球危机放在与战争、瘟疫、货币、科技、地缘政治、全球化、国际秩序、市场、泡沫(金融泡沫、股市泡沫、楼市泡沫) 等事件有关的历史框架下进行拆解和剖析,也使得这些危机不是毫无关联的孤立存在,而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而真正认识到,危机是一种周期性爆发的经济现象。 其此,围绕 危机 这条主线展开,探寻危机背后的逻辑,就可能对历史资料背景进行适当地选
崇尚不同寻常生活方式的怪异信仰 环保主义浪潮的浪漫反应 以及 梦想家们时运不济的努力 本书回顾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绿色企业家精神从无到有的四个发展阶段,从企业史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绿色企业家的创业动机,以及他们如何建立并发展自己的企业。本书所涉足的研究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有机食品、美容业、生态旅游、垃圾回收、建筑乃至金融业等不同行业,研究范围涵盖世界六大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同于传统企业家单纯逐利的本质,绿色企业家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需要保持企业的盈利性并不断地进行创新,这些企业家所付出的努力被当今国际社会及消费者高度认可。本书的结尾,作者对绿色企业家群体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使用了 疯狂 二字来形容他们的开拓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 由于愿意 疯狂 ,愿意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绿色企业家
《希腊古代经济史》是一部以希腊古代经济史为考察对象的专著,上编研究希腊城邦制度的兴起和解体,下编比较并研究三个希腊化王朝的建立和衰亡过程。本书认为,希腊城邦社会在世界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自由民中的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始终是城邦社会的基本矛盾。
本书作者遴选了100位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比如管仲、桑弘羊、王安石、托马斯 莫尔、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约翰 穆勒、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约翰 凯恩斯、王亚南、薛暮桥、彼得 德鲁克、罗伯特 蒙代尔、张五常等,全书按经济学家的生卒年排序,对他们的生平、经济思想以及主要贡献进行了概述,每位经济学家均配以由薛晓源先生创作的肖像画,并提炼出了各自重要的名言名句或核心经济观点。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人类历史上主要经济学家的思想以及相关经济理论和学派发展脉络,同时也能够欣赏到这些经济学家的风采。
本项目成果以新的观点和方法并在新的起点上对1937-1949年的中国经济作出精准描述和深入研究。本项目传承以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 为研究主线的思路,紧扣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扩张(在本期主要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和战后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经济制度的延续(在本期主要是封建性的土地与农业制度的延续)、中国资本主义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在本期主要表现为工农商交金融及财政等经济行业部门遭到破坏而出现停滞及不平衡发展)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几大主题,探索其在1937-1949年的发展和重大变局。 本项目按照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形势,最终成果分为三大部分:日伪占领下的战争经济和殖民掠夺经济;抗日后方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革命战争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新民主主
《企业史评论》是中国政法大学企业史研究所主编的学术集刊,涵盖企业史研究范式、企业发展和制度变革、管理理念和企业经营、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以及学术研究动态等内容,反映当前国内外企业史研究的成果,是企业史、经济史研究相关领域的重要参考书。本书是第2期和第3期的合集,内容包括 企业史学 理论与方法 企业发展 制度变革 经营方略 管理理念 企业家 企业家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史 学术研究动态 等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