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需要了解的14个经济指标(第3版)》作者有超过25年的华尔街从业经验,在书中向读者介绍的是来自华尔街的14个相当重要的经济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同步指数、就业形势、工业生产与产能利用率等。书中整合了作者作为商人、学者以及华尔街经济学家的多方面视角和观点,旨在用清晰、简练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些重要的指标究竟是用来衡量什么的,以及有哪些深层次的含义,以便于读者学习专业人士的分析方法,成功地对金融市场的经济走势做出准确的分析。
《人人需要了解的14个经济指标(第3版)》作者有超过25年的华尔街从业经验,在书中向读者介绍的是来自华尔街的14个相当重要的经济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同步指数、就业形势、工业生产与产能利用率等。书中整合了作者作为商人、学者以及华尔街经济学家的多方面视角和观点,旨在用清晰、简练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些重要的指标究竟是用来衡量什么的,以及有哪些深层次的含义,以便于读者学习专业人士的分析方法,成功地对金融市场的经济走势做出准确的分析。
本书以构建促进北京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机制为目标,从北京市绿色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需求出发,分析北京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融资困境及根源,剖析供应链金融克服农村中小企业(农户)融资困境的机理;紧密结合当前北京绿色农业供应链的实践,设计北京供应链金融模式,并提出北京绿色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建议。
《金融新服务开发--荷兰银行和保险公司实证研究》英文版原名为《金融服务业产品创新:银行和保险公司是如何组织产品创新过程的》,是作者Patrick A.M.Vermeulen(帕特里?韦尔默朗)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出版的。《金融新服务开发--荷兰银行和保险公司实证研究》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左右欧洲金融服务规制放松背景下,荷兰金融企业进行新服务开发在组织管理上的经验教训。作者调研了荷兰的14家银行和25家保险公司,并将其中3家作为本书的重点案例研究企业。主要基于“关键成功因素”研究范式,从新服务开发过程出发探究其独特性,得到金融新服务开发在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信息技术方面存在障碍的结论。本书对新服务开发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深刻地刻画了服务企业轻型项目小组开发模式情境,鉴于对此领域的研究长期被忽视的现实,该研究
本书探讨了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的新自由主义的优选化背景下所发生的2007—2010年的“大萧条”。这个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让包括资本家和金融高管在内的5%的很富裕的美国人更加富有,然而却让整个国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靠前制造业投资的不断萎缩、家庭债务的不可持续性、对于进口和资金不断增加的依赖性,以及因愈来愈脆弱而难以控制的优选金融结构,所有这一切都对美元实力构成了威胁。作者预测,除非这些趋势得以逆转,否则美国的经济将面临急剧下降。 本书汇总了大量令人烦恼的数据,揭示了近30年来美国制造业在国民生产 总值中所占比例已经从40%下降到了不及10%。由于美国经济是由消费驱动的,同时也由于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中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占了优选的比例,因此,不断增长的贸易赤字显然不可持续。 作者并没有将责任归咎于诸如格
该书邀请厉以宁、李扬等经济学名家畅谈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该书为第二辑。分为: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及前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转向供给管理调控、正确认识和对待债券投资的风险等方面主题。
《人身保险核保核赔》分为两篇:篇为核保篇。核保篇分为三个章节。章核保基础知识,主要介绍核保概述、核保流程与管理、核保的信息来源、核保的结论;第二章核保的因素,主要介绍健康因素、非健康因素;第三章核保实务,主要介绍个人寿险核保、个人意外险核保、个人健康险核保、团体险核保。第二篇为理赔篇。理赔篇分为四个章节。章理赔基础知识,主要介绍理赔概述、理赔流程与管理、理赔的结论;第二章理赔实务,主要介绍寿险理赔、意外险理赔、健康险理赔;第三章理赔调查,主要介绍理赔调查的基本原则、理赔调查的方法与途径、理赔调查的重点与步骤、理赔证据审查;第四章保险欺诈与防范等。
本书紧紧围绕物价决定与物价调控主旨,基于中国国情对开放经济下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靠前大宗商品价格冲击、货币政策博弈的物价溢出效应、货币财政政策的非对称效应、通货膨胀目标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存在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但汇率冲击对进口商品价格总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都是不接近的并且有的时滞;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大小与靠前通货膨胀环境密切相关,汇率波动对物价的传导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效应;靠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物价水平虽然具有正向影响和非对称性特征,但影响效果并不大,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中国物价水平都具有明显的惯性,受自身的影响更大;目前中美货币政策存在“美国领导、中国跟随”的博弈模式,中美货币政策博弈具有物价溢出效应;在不同区制状态下,中国货币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