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波编著的《荒漠化与防治教程(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主要包括荒漠化地区的自然环境、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蒸发盐渍荒漠化、石漠化和亚热带的红土退化、冻融荒漠化、生物动力荒漠化和荒漠化监测与评价,共十章内容。在各类荒漠化动力类型中,主要包括了荒漠化的分布、发生动力、条件、影响因素、形成的地表景观和物质组成类型、等级划分、治理技术与措施等。《荒漠化与防治教程(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吸收了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增加了生物动力荒漠化新类型,区分了荒漠化的动力和第二动力,内容全面系统。 本书为大专院校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教材,并可供地理、生态、水土保持、农牧业与环境科学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参考。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 丝路环境 研究专项的重要成果,《 一带一路 建设案例研究:包容性全球化的视角》的英文译本。本书是本系统且深入研究 一带一路 建设案例的著作,由数十位中外学者共同执笔完成。基于包容性全球化理论视角和大量海外实地调研,本书首先总结了 一带一路 建设的项目类型和建设模式,而后从东道国治理结构背景、发展历程、合作模式、社会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系统阐述了21个建设案例。这些案例项目分布在 一带一路 沿线19个国家,涵盖铁路、港口、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制造业、矿山开采及冶炼、清洁能源、物流合作等不同类型。案例分析力图揭示制度和文化因素对 一带一路 建设的影响,总结可供借鉴的经验和知识。本书图文并茂,从建设项目层面全景式展示了 一带一路 建设的真实状态,是读者深入了解 一带一路 建设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