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0-30元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检察官日记
    •   ( 2816 条评论 )
    • 刘喆 /2018-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从东部反贪一线的检察官的视角为读者呈送的原汁原味、热气腾腾的 法律大餐 。全书分体会篇和故事篇:体会篇是作者在多年的反贪污贿赂职务犯罪工作中,对于检察、反贪及相关的一些名词、现象的体会和感受,如 反贪局与纪委 隐性福利 刑讯逼供 等,在表达个人切身感受的同时,释明部分普通民众的误解,吐露基层反贪干警的心声,折射基层执法者对于当今反腐败工作的思考和忧虑;故事篇则是以*人称的口吻,讲述了日常反贪工作中亲身经历或者所知晓的20余个职务犯罪案件或故事,作者摒弃了刻板的说教、冠冕的辞藻,用简单直白又蕴含规则的话语,揭示涉案者和办案者不同的视物角度、行事方式以及不同选择下的迥然结果,反映出我国贪污贿赂者以及反贪污贿赂执法者不同的价值观。 本书作者是百万基层公务员、数万反贪干警中的普通一员,

    • ¥24.8 ¥36 折扣:6.9折
    • 法律与道德(汉译名著本17)
    •   ( 1944 条评论 )
    • [美]罗斯科·庞德陈林林 译 /2018-1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深刻地讨论了法律实践和法律理论中的一个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即法律与道德之关系的问题,涉及法律(学)是什么、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及其司法适用等问题;分析了回答这一问题的三种思考方式 历史的、分析的和哲学的视角 的由来和发展;并指出在法律领域,各门社会科学必须携手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与法学携手合作。

    • ¥21.1 ¥25 折扣:8.4折
    • 法官日记
    •   ( 1379 条评论 )
    • 郭彦明 /2017-12-08/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法官日记》是作者从近三年的审判实践中记录下来的真实办案手记里精选部分加工而成,是一名中部基层法官的真实的工作、生活缩影。内容既涉及现行司法体制下案多人少、缠讼闹访、司法干预、群体纠纷、社会矛盾多元解决机制、法院内部亟需改革等普遍性问题,也涉及婚姻家庭类、侵权类、合同类、劳动争议等反映社会现实的个性问题;既叙述人们正义、善良的共性品质,也不避讳人性自私、狭隘的个性弱点;既表现现阶段基层法官忙碌、辛苦、有时又有点无奈的生活实际,也折射他们睿智、勇敢、敢负责的内心担当,当然还包括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有益思考与探索。 法官和普通人一样,都要面临种种压力;但身为法官,却背负着法律的庄严,肩扛着法律的公正,触摸着常人难以触及的社会真实的一面,工作中面对的更多的是家长里短的纠纷。

    • ¥26.8 ¥39 折扣:6.9折
    • 要命的选择:霍尔姆斯杀人案、洞穴奇案和吉姆的困境
    •   ( 19289 条评论 )
    • (美)雨果·亚当·贝多 /2016-03-07/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要命的选择:霍尔姆斯杀人案、洞穴奇案和吉姆的困境》源自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雨果?亚当?贝多教授1995年春在塔夫茨大学开设的一系列讲座。贝多教授在讲座中选取了三个著名的案例 既有真实发生的 美国诉霍尔姆斯案 ,也有经典的虚构案例 洞穴奇案 和 吉姆的困境 试图让听众(以及读者)共同思考:当遭遇特殊情形,无论怎样选择都会导致有人丧生,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做出 要命的选择 ?通过这样的 头脑风暴 和 良心煎熬 ,贝多教授展示了 道德决疑法 这种已有千年历史的伦理分析方法在当代依然旺盛的生命力。

    • ¥24.1 ¥35 折扣:6.9折
    • 思索死刑
    •   ( 3217 条评论 )
    • [法]加缪 /2018-03-27/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思索死刑》是作者对死刑的深入探讨,阐明死刑不是有效抑制犯罪的方法,并且比传统社会的以牙还牙还要残酷野蛮,因此,作者坚决地反对死刑,本书也成为反对死刑的经典之作。 死刑之存废在当今世界是一个意见非常对立的争议。在这个命题真正进入理性辩论时,加缪的这本书,可以对于尚未形成意见的读者提供一种思索的角度,甚至对于支持或反对废除死刑的人,也可以做为检视自己意见是否足够深思熟虑的参照。毕竟,认识死刑、思索死刑之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支持或反对死刑。

    • ¥22 ¥32 折扣:6.9折
    • 案卷里的唐朝法律故事(律镜)
    •   ( 311 条评论 )
    • 胡艺 /2022-01-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体验式的历史法律读物,通过讲述唐朝著名的法律案件,全景再现了盛世大唐与今不同的法律规定、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唐律疏议》是我国传世的部完整的法典,也是中华法系的瑰宝,我们现在的法律制度正是立足于过去的守正创新,其优秀的法律理念穿越时空,仍值得我们学习理解。 本书通过褚遂良买房案、高昌交通肇事案、章怀太子案、懿德太子案、永泰公主案、来俊臣诬陷谋反案、李白流放夜郎案、醉打金枝案、武元衡被刺案、元和逆案、鱼玄机杀婢案等案件,以轻松的笔调,结合历史和法律方面的研究成果,一一展现唐代生活的细节。

    • ¥27.4 ¥39.9 折扣:6.9折
    • 古律寻义——中国法律文化漫笔:修订3版(精装)
    •   ( 1326 条评论 )
    • 刘星 /2019-07-19/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法学小品文章生动有趣/历史掌故趣闻信手拈来 法科入门学子人手***/启蒙法律思想法制观念 本书以有趣的历史掌故、法律判决、民间传说、文学段子为引,阐发出为今日可借鉴之深意。本书是著名法律文化学者刘星所著《西窗法西》的姊妹篇。《西窗法西》是讲西方法律文化,《古律寻义》则是读中国法律文化。这股轻松的法学阅读之风定能使您开卷有益。

    • ¥27.4 ¥39.8 折扣:6.9折
    • 红楼梦的法律世界
    •   ( 635 条评论 )
    • 尹伊君 著 /2014-09-01/ 商务印书馆
    • 国内的《红楼梦》研究,多以文史学者为主,法律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很鲜见。 本书开起红学研究的新视野,从《红楼梦》中,精选三十二个主题线条,如家族、家法、规矩、户籍、继承、旗地、典当等,阐发其义理,以此窥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髓,尝试解读经典文学蕴含的法律,又以法律引伸文学意义。 本书语言通俗,没有繁琐的注释和法律术语,对于《红楼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27.4 ¥38 折扣:7.2折
    • 萨维尼从巴黎来的信
    •   ( 630 条评论 )
    • 林海 著 /2015-02-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是从“1805年春天,正在马堡法学院求学的雅各布格林收到了一封信。这是他的老师萨维尼从巴黎寄来的紧急求助信”为引子,通过故事性极强的不同人物的描写,来展现法律对人和人对法律的影响。本书并不着重描写那些法史上的著名法学家,还有那些曾学习法律,但在其他领域留下赫赫声名、取得耀眼成就的“遗珠”如卡夫卡、雨果、左拉等,他们都是从法学院走出来的,身上有法律打下的烙印。法律打下的烙印,终生不去。

    • ¥27.8 ¥38 折扣:7.3折
    • 法说水浒传
    •   ( 183 条评论 )
    • 余宗其 /2014-05-01/ 中国财富出版社
    • 该书稿根据我国封建社会的法制体系以及《宋刑统》中的具体规定,对《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涉法事件进行了分析、解读和评价,并根据《水浒传》中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主要人物在刑事案件中的所作所为,进一步剖析了人物性格和他们的内心诉求。

    • ¥27.4 ¥39.8 折扣:6.9折
    • 思索死刑(精)
    •   ( 0 条评论 )
    • (法)加缪|译者:石武耕 /2018-05-01/ 北京大学
    • 本书是作者对死刑的深入探讨,阐明死刑不是有效抑制犯罪的方法,并且比传统社会的以牙还牙还要残酷野蛮,因此,作者坚决地反对死刑,本书也成为反对死刑的经典之作。死刑之存废在当今世界是一个意见 对立的争议。在这个命题真正进入理性辩论时,加缪的这本书,可以对于尚未形成意见的读者提供一种思索的角度,甚至对于支持或反对废除死刑的人,也可以做为检视自己意见是否足够深思熟虑的参照。毕竟,认识死刑、思索死刑之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支持或反对死刑。

    • ¥20.81 ¥32 折扣:6.5折
    • 已阅:光影中的法律与正义(电影里的法律文化)
    •   ( 71 条评论 )
    • 周成 /2020-12-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电影让我们可以成为 窥视者 ,端坐在黑暗之中,透过银幕观察着别人的生活。这样的上帝视角,给了我们一种超然的姿态,去静看电影里的百态人生和潮起潮落。而在与法律相关的那些电影中,我们则透过法庭这个小小的天地,看到了各种各样不断上演的 寻求正义之事 。 本书结合28部与法律相关的精彩电影,围绕法律与正义这条主线,带领大家去探寻影片中的真相并思考人生。在这些电影中,大家会看到普通人对信念与追求的坚持,法律人在人生与困境中的抉择,不同的人生演绎着不同的精彩。此外,作者还注意从律师的角度带领读者去看待和理解这些影片,帮助大家获得更多的思索与启发。

    • ¥27.4 ¥39.8 折扣:6.9折
    • 2021新书 批判性思维与写作 田洪鋆 批判性阅读 识别论证分析论证评价论证 思维导图 批判性写作如何构建论证 北京大学
    •   ( 29 条评论 )
    • 田洪鋆 /2021-04-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知识却依旧不会写论文?原因在于写作需要“思维”——用“思维”整合起我们头脑中的“知识”解决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本书想做的就是从思维角度呈现写作的过程。 首先,本书对复杂而综合的批判性思维的概念进行厘清,将批判性思维界定为能帮助人们做出理性决策的思维工具,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其组成部分和运行的过程。其次,本书着重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技术模块——论证及其在学习中的运用。再次,本书重点介绍了批判性阅读作为一个解构论证的过程是如何做到识别论证、分析论证和评价论证的。最后,本书详细介绍了批判性写作是如何构建论证的。 虽然论证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但是在行文过程中,本书也努力呈现出论证与批判性思维其他两个模块的互动,ZUI为重要的是

    • ¥20.8 ¥32 折扣:6.5折
    • 新知文库01·证据: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法医学案例(二版)
    •   ( 5691 条评论 )
    • [美] 埃文斯 著;毕小青 译 /2016-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证据:历史上*争议的法医学案例》介绍了:都灵的耶稣裹尸布、拿破仑 波拿巴的死亡、肯尼迪总统遇刺等一系列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著名疑案,对这些案件一直未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科学结论,其中一些至今仍然未能视为*终结案。作者列举了这些案件中各种相互矛盾的医学和科学证据,并揭示人们是如何使用或者错误使用这些证据并导致法院判决结果的。这些案件表朗,在疑难案件的侦破方面,即使是*效的刑事证据实验室和司法鉴定也可能无法做得使所有人完全满意。《证据:历史上*争议的法医学案例》就像一本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一样充满悬念,吸引读者不断作出各种猜测。

    • ¥26.6 ¥38 折扣:7折
    • 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
    •   ( 210 条评论 )
    • 陈新宇 /2019-08-01/ 商务印书馆
    • 《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增订版)着眼于近代法律人群体,关注晚清民国时期章宗祥、董康、汪荣宝、瞿同祖、何炳棣、燕树棠、徐道隣、邵循恪、端木正、潘汉典、康有为等多位被人们遗忘的法律人,展示出他们多姿多彩、不为人知的一面。相对于制度变迁的冰冷无情,这些法律故事有血有肉,见证了法治中国的百年历程。

    • ¥27.4 ¥38 折扣:7.2折
    • 棕树下的正义(丹宁勋爵衡平司法解读1947-1957年)
    •   ( 4 条评论 )
    • 薛张敏敏 /2017-06-01/ 北京大学
    • 薛张敏敏著的《棕树下的正义(丹宁勋爵衡平司法解读1947-1957年)》是对丹宁勋爵早期十年间的司法判例研读的心得。 丹宁勋爵法律思想的迷人之处,在于他对法律倾注的热诚,让每一个经他手的案件及由此孕育的法律原则皆流润着清巧和深情。英国前上议院首席大法官宾汉勋爵(Lord Bingham)曾评价淹雅的丹宁勋爵:“法律于他,非冰冷规则之汇集,而是温暖的人间故事,每一篇故事均饱含寓意。”本书是对生发自这些人间故事的法律原则的探讨。 中国法律读者对衡平法既熟悉又不熟悉:熟悉的是历史中的衡平法,是它作为普通法的补充而存在的一种法律状态;不熟悉的是衡平法的具体思维方式与在具体判例中的轨躅,以及衡平法在何种程度上改变了或是一直在改变着普通法的发展。本书通过丹宁勋爵的衡平司法,意图解明法官施展衡平管辖权时的一招一式

    • ¥25.19 ¥39 折扣:6.5折
    • 要命的选择(霍尔姆斯杀人案洞穴奇案和吉姆的困境)(精)
    •   ( 14 条评论 )
    • (美)雨果·亚当·贝多|译者:常云云 /2016-01-01/ 北京大学
    • 《要命的选择:霍尔姆斯杀人案、洞穴奇案和吉姆的困境》源自美国当代 哲学家雨果?亚当?贝多教授1995年春在塔夫茨大学开设的一系列讲座。贝多教授在讲座中选取了三个知名的案例——既有真实发生的“美国诉霍尔姆斯案”,也有经典的虚构案例“洞穴奇案”和“吉姆的困境”——试图让听众(以及读者)共同思考:当遭遇特殊情形,无论怎样选择都会导致有人丧生,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做出“要命的选择”?通过这样的“头脑风暴”和“良心煎熬”,贝多教授展示了“道德决疑法”这种已有千年历史的伦理分析方法在当代依然旺盛的生命力。

    • ¥22.61 ¥35 折扣:6.5折
    • 检察官日记/法律实践研究丛书 真实记录一名法学毕业生成长为成熟精干的反贪执法者的心路历程和实践足迹
    •   ( 13 条评论 )
    • 刘喆|总主编:郝铁川 /2018-04-01/ 北京大学
    • 本书从东部反贪一线的检察官的视角为读者呈送的原汁原味、热气腾腾的“法律大餐”。对于自己多年反贪污贿赂职务犯罪工作中对于检察、反贪及相关的一些名词、现象的体会和感受,如“反贪局与纪委” “刑讯逼供”等,作者在表达个人切身感受的同时,也释明部分普通民众的误解,吐露基层反贪干警的心声,折射基层执法者对于当今反腐败工作的思考和忧虑。本书以 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作者亲身经历或接触的20余个职务犯罪案件或故事,用简单、直白又蕴含规则的话语,揭示涉案者和办案者不同的视物角度、行事方式以及不同选择下的迥然结果,反映出我国贪腐者及执法者的不同价值观。 本书作者是百万基层公务员、数万反贪干警中的普通一员,没有深厚的背景,也没有突出的智慧,但有朴实中的思考,平凡中的坚持——用心灵去感知民心民意,用热血去

    • ¥23.25 ¥36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