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为组长的“典型国家医疗保障立法经验研究”课题组成员集体完成的研究成果,由中国医疗保障法制建设研究报告、典型国家医疗保障立法与实践总报告、典型国家医疗保障立法与实践国别报告,以及相关国家医疗保障法律条文译稿等系列成果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因典型国家的医疗保障及相关立法篇幅浩繁,不可能全部翻译并汇编出版,本书只对典型国家主要医疗保障法律采取摘要翻译做法。其中,德国、韩国、英国为规范其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法律文本摘译,即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法》、韩国《国民健康保险法》、英国《国民健康服务法2022》;日本为分别规范其最重要的两项医保制度的日本《健康保险法》和《国民健康保险法》摘译;美国因其医疗保障法制呈现分散性特征,只翻译了规范三项主要制度
本书是关于行政诉讼法非常有特色的体系性专著。第二版根据2014年《行政诉讼法》的重大修改,以及法院发布的新司法解释,过去几年中各地法院产生的众多有新颖性和代表性的案例,法院发布的若干指导性案例,将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增删,数据做了更新。本书特点有三:问题全面:从行政诉讼透视行政法,其中占据篇幅多的是司法审查的标准。内容翔实:援引大量法律、法规以及数百个案例,几乎穷尽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编排清晰:本书从回应行政诉讼的现实问题出发编排,案例叙述重新归纳,力求明白、精炼,可读性强。
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规范行政许可设定和实施的重要法律,对于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历时一年的审议修改,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了行政许可法。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直接负责该法审议修改工作的同志,根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约请,依据立法原意,就行政许可法的条文逐条进行了解释。
我国在教育服务领域的立法与国际法上的义务是否有效衔接?中外合作办学监管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如何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立法和治理体系?这本《中外合作办学法律问题研究》由陈大立著,从国家法的角度切入,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工作的实际,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和法律问题,是本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法律问题的学术专著。《中外合作办学法律问题研究》不仅对充实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理论体系具有开创性意义,对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完善和理解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了提升一线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而特别梳理的相关法理依据和实践技巧,是法理与实务兼具的行政执法者的培训。全书分为三篇,分别是行政执法的基本原理、行政执法行为专论和行政执法的技巧三部分。行政执法的基本原理部分重点对行政执法的概念、行政执法权的来源、行政执法的主体与对象、行政执法的原则和要求、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认定与合理性裁量等基本环节进行法理分析;行政执法行为专论部分除了阐述行政执法的四种主要行为外,对实践中经常运用但行政法学研究较少的几种行政行为作了探索性的研究;行政执法技巧部分首先对我国行政法治的背景和现状进行了评估,并进而提出目前我国行政执法主要面临的制度缺失和理念滞后的突出问题,其中对合法性推理中三个缺失性制度做了开创性的研究。
《行政处罚证据原理研究》共分为六章。前两章为总论,阐述行政处罚证据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后四章分述行政处罚证据制度的四个组成部分。章“行政处罚证据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行政处罚证据与案卷排他性原则”。第三章“行政处罚证据制度(一):取证”。第四章“行政处罚证据制度(二):举证”。第五章“行政处罚证据制度(三):质证”。第六章“行政处罚证据制度(四):认证”。
从理论上讲,工伤行政确认是工伤保险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伤保险制度中颇具特色的一项制度,深化和丰富工伤行政确认的基本理论,有利于工伤保险和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从现实角度讲,反思现行的工伤行政确认制度,剖析现存制度存在的不足,在探寻和反思的过程中,找出解决工伤行政确认难点与热点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本书从保护工伤职工权益,稳定现行工伤保险体系的关系,保障工伤行政确认顺利进行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行政和司法实践,对工伤行政确认进行分析和探讨。
本书将论述行政法学的、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并被行政法学术界广泛关注但尚未达成共识的理论问题。在对行政法现象进行研究的诸分支学科中,行政法释义学具有基础性地位,构成了行政法学的核心部分。本书对行政法释义学的基本范畴、原则和制度进行了概念性与体系性的分析,涉及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的适用与解释、公务主体的法律形态、公务员法的基本制度、行政处理的性质、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等行政法领域中的重要议题。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推进中国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建构更加精细的中国行政法释义学作出贡献。
.
行政法学研究中的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行政法研究中资源的价值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个层次是行政法学研究中资源对行政法学研究者的价值。毫无疑问,对于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来讲,行政法学研究中的资源决定着其研究的成就的大小。第二个层次是行政法学研究中的资源对行政法作为一个学科的价值,即行政法学研究中本土资源对行政法学科体系的功能与意义。第三层次是行政法学研究中的资源对国家法治体系的价值。即一国法律体系中行政法学资源的意义。行政法学研究中的资源有决定行政法走向之特性和功能,换言之,行政法学研究中的资源与行政实在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些行政实在法的内容必须从行政法学资源中去探寻,此种特性决定了行政法学研究中的资源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既作为行政法学研究的素材又作为行政实在法
《钟赓言行政法讲义》系民国时期朝阳大学法律科讲义之一,系中国学者编写的部行政法教材,对于了解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含行政法总论、行政法各论和自治行政论三个部分,是一部体系完整、定位准确、思想先进的行政法学体系书,确立了行政法学区别于行政学的法学属性和区别于古代法的近代法属性,奠定了中国行政法学的骨架和品格,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法学的诞生。该书以日本行政法学为主要借鉴对象,对中华民国的早期行政法制展开分析,条理清晰,说理透彻,至今仍有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