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法学界关于司法公正的其他研究相比,王夏昊所著的《司法公正的技术标准及方法保障》以法律论证或商谈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司法公正的标准以及保障其实现的法学方法。根据该理论,法官作法律决定既要遵循诉讼程序规则,也要遵循法学方法,而且法律决定应该具有确定性与理性可接受性。无论是现实主义法学,还是法实证主义以及法律诠释学所提供的司法裁判理论都不能保证这两个标准的实现。虽然德沃金的理论试图同时保证这两个标准的实现,但是,它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法律论证或商谈理论可以弥补德沃金理论的缺陷。该理论将法律决定的证成区分为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前者保障法律决定的确定性,后者保障法律决定的理性可接受性。在外部证成中,法律命题的证成标;隹是融贯性,证成的理由是法的渊源、法律解释方法以及特殊法律
栾兆安著的《律师文书写作技能与范例(第4版)》不仅包含了律师诉讼业务文书、非诉讼业务文书,还包含了律师业务管理法律文书。在诉讼业务文书部分除了包含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传统律师业务文书外,还将律师参与海事诉讼和执行业务文书单列篇章;在非诉讼业务文书部分涵盖了民事调解、仲裁、行政复议、国家赔偿、房地产、企业设立与破产、法律咨询等律师业务文书。本书所涉及的文书包括三部分内容,即文书的基本知识、文书的内容及制作方法、文书格式与范例。本次在靠前版、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出版,根据新法对书中过时的内容进行更新,增加了实务中更具操作性的内容,使得全书的专业性、全面性、实用性大大增强,是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等法律专业人士推荐之工具书。
本书从审判实践中来,详述争点归纳位序性、变动性应对、释明以及协商技术,并贯穿运用审判全程,细致展现争点中心型的审判方法。全书围绕两位虚拟法律人的成长进阶,援引40余则实证案例,并将真实案件的庭审笔录、判决书做为附件参考,对于法官审案、律师办案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本套丛书的内容是上海法院基于多年来对司法前沿问题解决方案梳理形成的审判执行工作标准化的智慧成果,对全国各地统一类案裁判思路、裁判方法、执法尺度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汇总了作者熊红文在14年在刑事工作中所取得的调研成果、发表的公诉意见、讲授的经典课程以及法律博客的博文和媒体对他的采访。本书可以说,是熊红文多年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成果汇编,具有很高的出版价值和意义。
《反恐刑事特别程序研究》作者康海军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努力回答反恐刑事特别诉讼程序领域的关键理论问题,为反恐怖立法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司法实践提出了需要思考和解决相关特别问题的路径,完全适应社会之所需。此外,《反恐刑事特别程序研究》不仅具有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讲还具有填补刑事诉讼特别程序规则研究空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