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2019年11月发布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规定的解读,纪要内容涵盖公司纠纷、合同纠纷、担保纠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证券纠纷、营业信托纠纷、财产保险合同纠纷、票据纠纷、破产纠纷、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和第三人撤销之诉纠纷案件的审理,《民法总则》适用的法律衔接问题,以及民刑交叉纠纷的处理方面诸多争议较大、亟待统一法律适用与裁判标准的问题。为准确适用纪要,由刘贵祥大法官主编,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起草纪要的法官编著该书,对纪要123个条文进行逐条解读,采取“条文主旨”“条取“条文主旨”“条文理解”“相关规定”的体例结构,既比较全面地展现了纪要规定的本意,又对相关疑难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和指引,为广大法官和其他法律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这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实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求,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紧紧围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实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速裁程序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刑事诉讼制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次重大修改。 为便于司法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学习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准确理解和把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精神和条文的具体含义,使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得以准确贯彻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从事刑事立法工作的同志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一书。
《人民法院公司案例指导与参考/人民法院案例指导与参考丛书》是《人民法院案例指导丛书》中公司案例分册。全书收录了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人民法院公报、中国审判指导丛书中人民法院发布近40个对公司纠纷化解进行指导的quan威性案例,按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股东资格确认纠纷、股东出资纠纷、股权确认纠纷等分类标准进行了分类梳理,并提炼了裁判要旨,方便读者快速查找、掌握案例的争议焦点与指导要点。该书以案例的形式对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律适用中难点问题的解决意见进行了实例阐释,对法律工作者化解公司纠纷、准确掌握法律适用标准具有指导价值。
《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增订版)》是对最近十年来不断发生的一些热点案例和涉件做出的学术回应,相关讨论追求理论上的突破,而不止于技术层面的案例分析。本书倡导用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分析)的方法来提升法学研究的学术品质,这可以被称作是一种与法律教义学对立的“社科法学”(更恰当的措辞是“法律科学”)的立场。当法律遇到疑难问题时,应遵从社会科学的指导,无需求助于道德哲学;要努力摆脱法律教义的束缚,回到问题本身,细致研究各种经验要素,通过权衡利弊来寻求恰当的法律决策。热点案例或涉件作为疑案法律问题恰好为检验不同学术进路或不同法律理论的功能提供了天然的竞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