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承载着祖国的未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底线要求,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促进我国未成年人预防犯罪和矫治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书由从事未成年人司法审判经验丰富的优秀法官主编创作,紧随《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改规定,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疑难及司法审判案例实践,从预防犯罪的教育、对不良行为的干预、对不良行为的矫治、对重新犯罪的预防等方面,作了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答疑和讲解,有助于进一步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为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法治保障。
2020年12月26日,《刑法修正案(十一)》通过。本次修正案对刑法有较多修改。为方便广大司法工作者学习、领会和贯彻修正案,并能及时掌握相关内容,*人民法院研究室根据历次刑法修正案,对刑法条文进行逐一比对和修正,对修正的部分进行注释,成为完整版本的刑法典。
胡铭编著的《错案是如何发生的--转型期中国式错案的程序逻辑》的研究是对于冤案这样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的理论思考,是从正当法律程序原理入手,进行刑事错案的类型化分析,解剖冤案与程序的内在逻辑关系。该研究将是对正当法律程序理论的一种升华,是将正当法律程序与司法实践相契合的一种尝试,以求助益于改善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
本书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同复旦大学法学院合作的出版项目,共收入11篇文章,内容主要涉及法制史和法律思想史:发现 湖北大学 时期的外国法制史教材《国家与法的通史讲义》的文本及其评析;晚清刑部官员的律学研习活动及其影响;法科先贤费青重庆岁月小考;民国私立重庆正阳学院建制研究;法律史的底稿:周枏、陈盛清亲笔自传考述;近代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实践催生现代法律教育体系;马锡五与延安大学法学教育;民国时期的法律教育和司法官培养;清末法律教育的地方实践:基于广州法政学堂的考察;凯尔森纯粹法理论的理论问题、思想渊源。
《商品房买卖纠纷处理规则与法律依据(实例解读版)》是《房屋买卖纠纷疑难案件裁判要点与依据》(专业版图书)的大众版,抽取百姓关注的问题,以更适合百姓阅读的体例编排。本书以商品房买卖相关的30个案例为出发点,通过对争议焦点、裁判要点的介绍,引出同类案件处理的规则与赔偿的标准,详细列明各个层次的法律依据和参考依据,并提炼同类案件处理要旨、相关案件实务要点、参考案例与参考观点索引等实用内容,内容丰富实用,对于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具有参考价值。
《刑法分则实务丛书·刑事案例诉辩审评(6):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通过其特有的体例安排,即基本情况、诉辩主张、法院认定事实和证据、判案理由、定案结论和法理解说六个部分的内容,完整地展示了从诉到判的全过程,从诉、辩、审、评四个角度全方位地解析了刑法分则的操作实务。供检察、司法人员在办案中适用法律、定罪量刑时借鉴比照,对刑法教学和科研也具有参考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级别管辖异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 *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中委托鉴定审查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人民法院关于诉讼代理人查阅民事案件材料的规定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
本书是《中国法院2019年度案例系列》(全23册)的一个分册。含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从各地2017年上报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全面涵盖该领域
1949年,美国法学家富勒在《哈佛法律评论》发表了他虚构的“洞穴奇案”。五名探险者受困于山洞,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因缺少食物,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获救之后,存活的四人被以杀人罪起诉,一审判处死刑,被告上诉至 法院。 富勒以一人分饰五角,虚拟了 法院5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词。50年后,1999年,《哈佛法律评论》编辑部邀请6位法官和学者再次审理该案、撰写判词,呈现对此案的重新思考与论战,并请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大卫·沙皮罗撰写评论。本书是对这11篇判词和1篇评论的完整汇集。
本书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对环境相关典型民事案例和刑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民事案例中,主要为环境侵权案件,如“环境污染责任纠纷”及其下所有的四级案由,以及公益诉讼、海上污染纠纷、证明责任、诉讼时效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