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的国门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毒品重新成为我国社会的重大问题。三十多年间,我国禁毒刑事立法、刑事司法解释、刑事司法适用等方面经历了理想到现实、激情到理性、宏观到具体的变迁,围绕毒品问题的刑事规制,刑事政策、犯罪学、刑法教义学等多学科都尝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阐述。本书以刑事政策学入手讨论毒品刑事立法的正当性,以教义刑法学入手讨论禁毒刑事司法解释及司法适用的合理性,以犯罪学路径思考毒品合法化争议的理论基础,旨在以刑事规制为线索,勾勒我国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禁毒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刑事正义是一个国家的底线正义,而刑辩律师正是底线正义最有力的维护者,“为人辩冤白谤,是第一天理”,亦为刑辩律师之天职。近三十多年以来,我国法治建设事业全面推进,刑事辩护制度和刑辩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对于那些刚刚涉足刑事辩护的青年律师、实习律师甚至有志于从事刑事辩护的法科学生而言,他们急需打好刑法和刑诉法的基础,为今后的刑事辩护工作做好准备。相对于辩护技巧的那些“术”来说,刑法与刑诉法基础的这些“道”,对于初学刑辩者更加重要。但是,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针对初阶刑辩律师或有志于从事刑辩的法科学生的刑诉法基础图书。 有鉴于此,北京大学法学院与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作,由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对该所全国各地的刑事辩护律师进行问卷调查,从中挑选出他们心目中对于刑事辩护而言最
《犯罪论的基本问题》是张明楷教授的代表作和自选集。作者广具影响力的作品颇多,因而在代表作领域选取及文章筛选上颇费心思。考虑到犯罪论是我国刑法理论近年来争论优选之领域,而且为刑法研究领域支柱之一,故作者仅围绕该领域精心萃选,并兼顾犯罪论各个具体方面,如犯罪论体系、构成要件、客观归责理论、违法性、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罪过形式的确定、具体方法错误、期待可能性、中止犯、共同犯罪等,共十三篇。作者又撰万字序言,说明各篇文章写作的背景和内容、筛选的标准等,从而审视自身学术观点和研究进路。全书虽为各独立文章,却始终围绕作者的学术中心思想展开——以违法(不法)与责任为支柱构建犯罪论体系(即两阶层体系);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的解释,在违法性方面采取结果无价值论
本书为企业家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的年度报告。 主要内容为企业家犯罪的2013-2013年度分析报告、企业家犯罪成因透视、企业家犯罪现象、企业家犯罪中的罪与非罪的界限,同时还附有近年来企业家犯罪十大典型案例评析以及企业家刑事风险产生的原因、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对策。 企业家犯罪时近年来的突发现象,也是犯罪学领域及刑事司法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其中的预防犯罪的对策、罪与非罪的界限,时企业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书由北师大刑科院中国企业家协会预防犯罪中心编辑,并负责明年年初在企业家协会及相关领域负责推广。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电信诈骗的相关的语言学知识加以回顾和阐释;针对电信诈骗话语的特有的研究理论,尤其是内外结合进行研究,内是语言本身的结构语法,外是所在环境与交互过程中的情景分析等;把当前的
背诵是法硕考试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也是法硕考试中取得高分的最关键因素,本书内容基于考试大纲的要求,提炼主客观题需要背诵的核心内容,并区分标注出关键词和记忆要点。除此以外,在相应背诵内容的讲解中,口诀化、背诵提示、背诵逻辑的展示也为考生、读者提供快速背过知识点的便捷方案。本书由刑法丁辉老师创作,内容融合其多年授课经验,以授课的思路切入、以背诵的思路展开,搭配免费课件学习。当然,达到应试要求需要将本书和相应主观题技巧课程结合学习效果更佳。
在德国,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从一学期就开始学习解析案例的方法。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紧密相连。 n 本案例集可回溯到1993年,从2010年开始以三卷案例集(新生卷、进阶卷、司法考试备考卷)的形式在德国出版。书中详尽收录了在德国法学教育中富有讨论价值的刑法案例,展现了案例解析的结构,并为学生提供了练习的机会。这三卷案例集,可使读者独立掌握在法治国框架内解析刑法案例的方法。 n 作者希望可以通过这三卷案例集的翻译和出版,为中国的刑法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希望读者开卷有益!
本书是一本实务工作、研究教学、司考学习以及公民查阅,实用便利的工具书。上市连续十版都秉承内容和质量的原则,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本次新版重点突出: 1.根据《刑法修正案(九)》修订全文,根据罪名理论归纳了相关条文罪名 2.增补了本书第十版以来至2015年9月16日之前的所有刑法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司法指导性文件与指导性案例 3.吸收了法、检司法解释清理工作的成果。能够最全面最及时的反映当前刑法法规的全貌 4.新增读者售后服务,推出了公众号“刑法一本通”,读者将能在时间掌握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动态以及本书的修订再版情况。 本次新版结合刑法修正案九修订,体例创新,以刑法典为纲,将有关刑法的各种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相关立法以注释的形式进行系统整理,便于实务人员查阅、理解、引用相
目前,我国对人口贩运防治机制的建构主要集中于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以及对拐卖者的定罪量刑。现有制度存在关注面过窄、关注点末端化的问题,《中国治理人口贩运的法治化策略研究:以“受害人保护”为中心的防治机
本书选取中国古代社会对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有重大借鉴意义的刑事政策思想进行研究,发掘其现代意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法治梦想提供本土资源。其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中国传统刑事政策思想的理论渊源;(2)中国传统刑事政策思想的内容分层;(3)中国传统刑事政策思想的现代借鉴。
提高监狱的矫正功能是我国刑罚执行领域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监狱行刑理论与实务探索》以理论探讨、实务探索和经验交流的方式展现了在践行“首要标准”,实现监狱行刑工作侧重点转移的时代背景下,学者、司法工作人员、监狱警察对监狱行刑主题的研究,反映了在监狱工作中对改进监狱行刑矫正效果的路径探求,对服刑人员改造模式的分析和批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靠前刑事司法协助法》于2018年10月26日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第十三号主席令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为便于执法司法机关和广大群众学习掌握靠前刑事司法协助法,使本法能够在实践中得以严格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有关同志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靠前刑事司法协助法解读》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