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98.5%的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部以 法典 命名的法律,其意义注定非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即将在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在此背景下,《民法典与百姓生活100问》一书的推出,展示了《民法典》是如何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为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书稿依据《民法典》的篇章体例分为七篇,分别是总则编14问、物权编18问、合同编20问、人格权编10问、婚姻家庭编10问、继承编12问、侵权责任编16问,总共100问,共计9万余字。写作风格方面,书稿以案例故事加图文解说的趣味方式将《民法典》送到人民群众的身边,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主要单位,绝大多数人都是 家庭 中人,因此本书以一家人的生活场景为主线索,对百姓工作、生活中涉及的民法典知识用情景生活剧的方式进行解读、展现,以期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且熟悉的漫画场景中学习民法典法律知识。 与《民法典》相对应,本书共分为九章,分别对生活中涉及的财产保护、常见合同、婚姻家庭、继承、青少年权益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常见侵权行为等民法典法律常识进行介绍。本书每个章节分为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普及1-2个法律知识点,让读者3分钟就能读懂一个法律常识,遇到问题知道如何使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部以 法典 命名的法律,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多、体量*大、编章结构*复杂的一部法律。《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被誉为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但是数量庞大、内文繁多的《民法典》使广大读者望而却步。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学习使用《民法典》,结合法条内容及阅读和笔记习惯,我们全新设计了这本手账式民法典学习笔记,本学习笔记双色印刷,记录方便,让您赏心悦目地学习《民法典》。
带着问题学习法律,以法律解决实务问题。本书由以下内容组成:一是民法典合同编的文本,并对重点条文进行了注解;二是与该法相关的实用问答,立足生活实践,帮助读者更直观、通俗地了解法律规定,解答法律问题、处理法律事务;三是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司法解释及买卖、担保等具体与合同相关的司法解释;四是该领域常用的法律文书范本等实用工具。让读者既能看到最新的法律规定,又能更快地、直接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和处理法律事务的实用工具。
本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了注解,根据司法实践提炼了疑难问题并作出解答,并收录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的配套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编纂民法典的重大决策正当其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民法典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 百姓关心事,民法典草案都有回应 民法典对高利贷、校园性骚扰、隐私权、高空抛物坠物等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进一步作出回应,细化条款,可谓亮点纷呈。
本书分合同审核、诉讼仲裁、知识产权、公司治理、股权投资等五章,用平实易懂的语言讲述法务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业务的方方面面,既有法律层面的规矩,也有业务层面的准则,同时指出每个环节的关键问题并提供指引和工具。为讲明合同审查操作,作者直接给出带批注痕迹的合同全文;提及对诉讼、仲裁的处理,则给出 案情时间表 案件审理时间表 法律关系图 等实用工具。可以说,本书是法务工作的好帮手。
本书是“中国好书”《民法典与日常生活》的进阶版,将典型案例与法律热点相互印证,使生活解读与学术品味兼容并蓄。精心选取各地各级法院依据《民法典》审理的45个“ 案”或典型案例,进行不失学术品味的生活化解读,比如人脸识别 案、江歌案、录像遗嘱首案等。同时,对《民法典》实施过程中的39个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法理分析,比如老旧小区电梯加装问题、受到性骚扰如何维权、高空抛物致害中物业公司承担何种责任等。通过对这些案例和热点的解读与评析,旨在为读者提供 为“沉浸式”体验的机会,以便切实地观察法律人对法律问题的分析过程,直观地感受《民法典》所宣示的公平正义的实现过程,并向大众倡议“生活在民法典”中。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优秀法律文化,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典。学习、掌握和运用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不仅关系到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对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意义重大。本书按照民法典的体例结构,对民法典的形成过程、重大意义、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等进行通俗全面的讲解,特别针对党员干部学习宣传民法典相关工作要求和广大读者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法律问题和疑难问题给予清晰明确的解答和指导。
本书收录了新印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适用面宽泛,影响力广泛,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保全、合同的转让、合同的终止、违约责任等制度中诸多重大、复杂、疑难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为正确审理合同纠纷案件以及非因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规范指导。同时本书收录民法典全文及其他相关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全书内容丰富,版式设计新颖,框架清晰,方便广大读者学习领会民法典相关知识。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使用产生于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背景下。本书结合境内外诸多典型案例,围绕这些案例的司法判决,对其中的共性法律问题,如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应当遵循的原则、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使用费的确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使用中的专利劫持和反专利劫持、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中禁令救济规则的适用展开论述。
本书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民法典适用的司法解释的条文,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等司法解释,分别对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条文放到相关主法条之后,作为关联对照,方便专业人士使用查找,并后附上新旧司法解释条文的对照。对
本书德文原著于2012年由德国贝克出版社推出,是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诺伯特·霍斯特在古稀之年为普通大众读者撰写的一部通识小书。作品关注的主题 是刑罚的目的,换言之,惩罚的意义是什么?哪些行为应当受到惩罚?对于这些问题,作者检视了与之相关的、最为重要的立场。根据作者的分析,无论 是康德和黑格尔的报应主张还是功利主义者的预防论,都无法通过理性的审视。相反,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即一种以普通公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刑罚威慑理论。全书论述简明清晰,作者以一种普遍可理解的书写方式处理了一个哲学与法学之间颇具争议性与紧张关系的话题。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民法典与日常生活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 者 陈吉栋;彭诚信编著 出版时间 20200701 I S B N 9787208163386 定价 4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203 (千字) 页 数 122 读者范围 大众读者,法
在我国,反向混淆理论存在一些理论争议,对这类案件的司法处理缺乏统一规范和一致认识。本书从商标反向混淆的发展历程入手,探讨商标反向混淆的基本范畴,分析商标反向混淆的性质,研讨商标反向混淆的判定方法、法律责任及其制度构建,以期对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助益。